周朝包括春秋战国有发生诸侯被降级的事情吗?

用户5547770233


有被降级的诸侯,徐国就是挑战周天子的权威被降级的。

根红苗正的徐国

徐国是伯益的后裔,想当初,伯益协助大禹治水有功,被伯益确立为继承人,明智的伯益知道自己不是夏启的对手,就主动让贤,拒绝接替大禹,夏启就封伯益的次子若木为徐国,徐国经历了夏商周,可谓骨灰级的封国。

到了周朝,徐国的徐驹王就在周成王元年参与商朝王子武庚的叛乱,自称驹王,曾经打到黄河边上,随着武庚的被平定,徐国又缩回东部去怼鲁国去。

鲁国自从和徐国做邻居真是苦恼的很,徐国经常和鲁国产生摩擦。

挑战天子的权威

到了徐偃王,国势强大,大到足以威逼周天子,周穆王无奈,只好封徐偃王为东方的方伯,管理东方的诸侯

徐国也在徐偃王手中达到鼎盛时刻,地方五百里,光来进贡的诸侯都有36国。豪气满满的徐偃王觉得有力量挑战周天子,毕竟他们徐国是老牌诸侯,太知道胜王败寇的道理。于是自称偃王,起兵伐周。

周穆王见徐偃王来势汹汹,连忙邀请楚国出兵,周楚联手,终于击败徐国,徐偃王也不知所踪,有说他投海了,有说他隐居了,总之徐国一下子衰落。

第一个被降级的方伯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周穆王还是不敢小瞧徐国,绵延了夏商两个王朝的封国,也不是那么好取消的,周穆王遂封徐偃王的次子宝宗为徐国君主,原先徐国是侯爵,还是方伯,现在一下子降级到子爵,以后就不是徐侯了,只能称徐子。

徐国进入春秋战国时的前512年,因为二公子事件被吴国消灭,就此亡国。

就是这样。

请大家多多支持猴格,觉得猴格写的还行的就赏个关注!点个赞吧!觉得猴格写的有误的也请不吝赐教!谢谢!


猴格大人


从文献记载上看,虽然有诸侯降级的事,但是很少,几乎是个位数的存在。放在周朝八百年历史中几百个诸侯中完全是小概率事件。但是鉴于周朝是个类似于今日英联邦的组织,内部成员国有着很大的独立性,加之年代久远,所以五等封爵实质是什么或究竟能起多大作用却仍旧诸说纷纭。

比如杞国就是个很好的例子。据《逸周书》记载宗周之时杞为公爵之国,应与宋同为二王后。平王东迁成周,又称为侯。至鲁庄公二十七年以后,又称伯。晋朝经学家杜预注《左传》时认为:“杞称伯者,盖为时王所黜。”也就是说当时杞国国君被周釐王或是周惠王给降级了。杞国作为夏朝的后代在文化上和诸夏邦国有些不一样。故《春秋》杞国三次被称为“子”(鲁僖公二十三年、二十七年、襄公二十九年),对此《左传》注明:“书曰子,杞夷也。(称杞国国君为杞子,是因为杞国是夷人一样的存在。)”又说;“杞.夏余也,而即东夷。(杞国是夏朝的后代,也就算东夷。)”《春秋》严夷夏之防,杞用夷礼,所以就视同夷狄之君而称子。考虑到《史记●匈奴列传》中关于匈奴和夏朝的关系,关于杞国在文化上倾向于夷想法可以说是一个合理的解释。但素有学海之称的东汉今文经学巨擘何休在《公羊传》注中认为杞本公爵,春秋时“微弱为徐、莒所胁,不能死位。《春秋》伯子男一也,辞无所贬。贬称子者,《春秋》黜杞不明.故以其一等贬之”。也就是说杞国是因为实力虚弱,生存空间被打压而屡次迁徙,所以被贬称为“子”。




杞国始封于今河南开封一带,屡经迁徙后至今山东潍坊。

这种情况和卫国就很类似了。据《史记●卫康叔世家》记载卫康叔到卫贞伯几代(好像四代,手头没书,记不住了)似乎一直是伯爵。之后卫顷侯:“顷侯厚赂周夷王,夷王命卫为侯”,也就是说升到侯国。此后卫武公,“佐周平戎,甚有功,周平王命武公为公”,而卫国在春秋初期应该是升为公爵。但《春秋》却始终称卫国国君为“卫侯”。至圣先师一生于卫寓居多年,不可能记错卫国国君的爵位。而作《春秋》其旨在于“《春秋》之义,尊天王攘夷狄,诛乱臣贼子,皆性也,皆天道也。”(顾宁人语)也不可能对于周天子升卫君为公或是日后又降为侯之类的视而不见。所以卫国的爵位变更问题也如杞国一般扑朔迷离。

至于战国后期为卫侯贬成曰君,则于天子无关,是诸侯间崇尚实力导致礼崩乐坏的典型。

卫国都城遗址 。卫君角(卫国最后一代国君)亡国后百年,汉武帝复以姬嘉(可能是卫国公族之后)为周子南君,后号卫公。卫国的名号又存在了四百多年。


陳大舍


整个周朝,诸侯的级别主要是根据国家的大小来决定。诸侯国按照大小一般分为三档,即所谓大国、次国、小国。次国的上卿相当于大国的次卿,小国的上卿只能相当于大国的下卿,以此类推。诸侯国初封之时,所控制的主要区域就是都城周边,随着时间的推移,筑城越多,圈地越大,才逐渐分出国家级别。后世儒家所理想化的“五等爵”制度,在周朝难以实行。

由于诸侯的级别主要靠领土决定,周代很难像后来汉朝那样搞削藩,靠削弱诸侯国的领土面积来搞变相降级,所以一般都是比较残酷的灭国战。比如说姞姓噩国(鄂国)、姬姓密国,都是被周天子发动重兵直接灭掉。不过在当时有一些比较特殊的情况,可以视作降级。比如说周天子册封南宫家族在汉水流域建立曾国,国君称曾侯,由于都城又名“随”,所以也称随国随侯。原本周天子打算让曾侯成为周王朝在汉水流域的代言人,但是到了春秋初期,曾国屡次被楚国打败,楚国最终逼迫曾侯当了自己的附属国,不再朝见周天子,这在某种程度上算是降级。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在《春秋》中,开始称为薛侯、杞侯、滕侯的诸侯国,到后来改称为薛伯、杞伯(或杞子)、滕子,这可能表明鲁国有意想把这些诸侯视作自己的附庸国或者比自己低一档,故意将他们的称号做了调整,这种行为可能是鲁国的私自行为,没有得到周王室的许可,姑且也算是一种降级吧。


大意觉迷


卫国爵位是侯,周公平定三监之乱后加封“方伯”。到春秋初自己主动去掉方伯封号,战国后期自己主动自贬称君。到最后一任国君史称“卫君角”。也许是因为有自知之明,卫君一直存在到秦二世时在彻底被贬为民。这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从方伯降级到侯,再从侯降级到封君,再降级到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