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在的晶片製作技術離美國韓國日本等已開發國家有多大差距?

青蛙飛行者


中國現在的芯片製作技術離美國韓國日本等發達國家有多大差距?我們的芯片製作技術距離美日韓來說,差距還挺大。不過臺積電的芯片製造技術可是獨步天下,為我們的芯片提供了一定的產能。當然

大陸目前的芯片製造技術隨著關鍵設備的到來,應該在比較短的時間內有很大的提升。

在芯片設計領域,我們與美日韓的差距也很大,應該在兩到三代的距離。當然在某些領域,還是有領先的,比如華為的海思麒麟。但在通用領域的差距就不是一星半點了,雖然我們的龍芯距離Intel、AMD在慢慢縮小差距,但短時間內要追趕上卻也是不容易的。而且在生態環境上,龍芯又遠遠跟不上Intel、AMD,這也對龍芯的發展帶來了一定的制約。可以說中高端芯片基本是美日韓所壟斷,我們對於部分終端及低端芯片可以做到自給自足。


然而要在商業應用上具有強大的競爭力,中低端明顯缺乏競爭力。所以我們每年在集成電路產業上的進口是相當巨大的,2017年就達到了2600億美元,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比如手機芯片,除了華為海思麒麟具有較強的競爭力之外,基本都會使用高通,部分使用聯發科、三星等。來看看國產集成電路國產芯片的佔有率,看著是相當令人洩氣的,當然這是在商用領域,如果是算上沒有競爭力可以自足使用的低端產品,佔有率相對會提高那麼一點兒。當然在工控領域,國產芯片還是普遍得到使用了。


從芯片製作來說,差距也是比較大的,差不多也是在兩到三代的距離,最主要的是設備的等級、製造技術的儲備、製造水平還欠缺。當然隨著最近幾年國家和企業的不斷重視,也慢慢有了起色。湧現了部分芯片製造、封測企業,比如:中芯國際、太極實業、華天科技、晶盛幾點、國民技術、晶方科技、紫光系等等。特別是中芯國際2019年即將迎來花費7.6億人民幣購買的ASML頂端的EUV極紫外光刻機,可用於生產7nm技術芯片。同時,長江存儲也會也會迎來4.5億人民幣的首臺光刻機,193nm浸沒式、20~14nm技術用於3D NAND閃存晶體。這都會大大提升國內芯片製造能力。

不管芯片設計、製造從商用上來說,都還是我們的短板,特別是在中高端領域。現在有大量的國家及民間資本進入,也許不久的將來芯片領域會迎來凱歌吧。


圖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更多分享請上部關注【東風高揚】。


東風高揚


前不久,中興公司坐了一次生死存亡的過山車:美國政府一度威脅要不賣芯片給它。不就是一個小小的芯片嗎,為什麼我們國家不能阻止人力、物力進行技術打公關?

其實,在芯片背後,有著美、韓、日等發達國家多年發展建設的技術基礎,這才是我們與世界上擁有先進技術差距的國家所存在的本質差距。

一、試圖發狠勁做芯片的不止中國政府

這個差距,不是我們下狠心不計成本投入研究,研發出自己的芯片就可以的。因為有領導人曾經就此事問過著名學者吳子寧博士。吳子寧博士,是曾經世界上最大的半導體公司之一的美滿電子的CTO。經過吳子寧博士的講解,主管領導果斷放棄了芯片研製計劃。

但其實在1999年的時候,可能由於不信邪,國家曾經真的集中幾乎全國的相關資源,啟動了方舟一號芯片的開發。但到了2011年就不得不結束了開發。為什麼?其實技術難度僅僅是一個方面,更關鍵的是沒有使用場景和相關配套的使用環境。

其實這樣的窘境,不僅是中國,就是IBM和英特爾等著芯片領域的巨頭,也曾經遇到過。

二、用Windows打一個比方

再複雜的芯片,本質上也是在一塊硅片上做盡可能高性能的集成電路,但芯片產業的本身的關鍵卻是製造一個產業網絡。這個網絡還要包括使用芯片的各種軟件。

就好比是Windows,它僅僅是一個操作系統,要讓它實現大規模的推廣,必須有很多人在這個操作系統之上,研發出很多新的電腦應用。

就算你發明出一個非常偉大的底層操作系統,一時之間並不可能產生大量向配套的應用軟件。Windows由於佔據了先發優勢,所以一定會繼續發揮馬太效應,聚集更多的用戶和軟件。而這樣的聚集效應,不僅要靠先發優勢,還要靠持續的時間積累。

三、差距,可能在於一個時代的工作量和運氣

所以,中國要自己研發芯片,可以拆解成這樣幾個任務。1、總結現有的芯片技術專利,打造自己的芯片

2、打造出基於芯片的軟件開發平臺和基本的樣板軟件

3、讓這樣平臺體系運作之後的水準,達到全世界芯片行業和軟件行現行水平

換句話說,就是把從英特爾到微軟等一系列大型芯片和軟件公司的工作,全部重新做一遍。這是要複製芯片發展的一整個時代!

但悲觀地說,成功概率太小。

四、關於差距的化解方案

網上有一個數字,全世界54%的芯片都出口到中國,每年有2000億美元的貿易額。所以芯片才是中國的第一大進口商品,超過石油等其他大宗商品。其實在貿易戰的背景下,美國也希望中國多多進口,而完全斷掉中國進口芯片,美國的芯片產能一時也無法獲得新的市場。這與美國的利益,完全背道而馳。

因此,中國最好的做法不是自建芯片,而把自己儘可能多第融入到世界經濟圈並從中受益。畢竟,對美國採取所謂的“鬥而不破”才是真正的中國式智慧。


鎂客網


如果按照各國的芯片製作技術先進程度來排序的話,大概會是這樣:

美國>日韓>中國,這是不得不承認的一個現實,也是一個迫切亟待解決的問題。

中國對集成電路的需求量佔到了全球總需求量的1/3,自給率不足10%,在上次的中興事件中,中興也宣佈了中興目前自研芯片僅能代替部分,並不能完全自給自足,由此我們也可以從中窺得中國芯片技術如何,用一個具體的例子就可以說明芯片製作技術處於何種階段。

中國的超算大家都知道,截止2017年,中國共建成6座超算中心,分別為國家超級計算天津中心、國家超級計算長沙中心、國家超級計算濟南中心、國家超級計算廣州中心、國家超級計算深圳中心、國家超級計算無錫中心,其中天津中心、長沙中心、濟南中心、廣州中心四家由國家科技部牽頭,深圳中心則由中國科學院牽頭;長沙中心的天河一號和廣州中心的天河二號在投用時均為世界最快的超級計算機。但是這些超算的“心臟”是不是一顆顆的中國芯呢?

著名的“天河二號”位於超級計算廣州中心,以峰值計算速度每秒5.49億億次、持續計算速度每秒3.39億億次雙精度浮點運算的優異性能位居榜首,成為全球第二快超級計算機。天河2號由16000個節點組成,每個節點有2顆基於Ivy Bridge-E Xeon E5 2692處理器和3個Xeon Phi,累計共有32000顆Ivy Bridge處理器和48000個Xeon Phi協處理器,總計有312萬個計算核心。

其實天河二號並不是完全依靠進口芯片,天河二號之中約有5%的處理器採用了中國國產的FT-1500型 16核芯片,數量僅為4000顆不足總數的5%,國產芯片所佔總芯片數的水平就相當於國產芯片目前處於的水平。不是國家超級計算機中心不支持國產芯片,而是國產芯片在速度與穩定性上都存在較大都差距,若是全部由國產芯片那麼在性能和功耗上則會出現很大的差距。(雖然全國產神威·太湖之光目前排名第二但是芯片的使用量上要比天河多出近1/3,由此也可以看出差距所在)

出了中美,另外還有日韓,日韓在半導體工業上起步較早,在技術和製作工藝上相對於中國都有較大的優勢,但是與美國比起來,只能說日韓也得靠邊站,半導體行業的霸主在未來十年看來都一定還是美國。十年之後說不定中國崛起,到時候再看市場佈局。

經濟全球化,中國想要實現所有物質的自給自足還不太可能,但是芯片技術關乎到國防安全問題,所以中國在未來七年不斷地想提升自己的芯片自給率,預計到2025年實現50%的自給率。50%的自給率已經非常足夠了,也就是說中國目前的芯片進口額會從2000億美元減少到1000億美元,中美貿易順差再次加劇,對中國來說會是一件好事兒。不過這只是夢想,要想夢想實現得靠自身努力才行,芯片作為投資高回報週期長的物質,必須每一個人都對中國國產芯片充滿信心,國產芯片才會有朝一日一飛沖天,獲得成功。


芯智訊


目前國產芯片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是有一定差距的,尤其是在芯片的設計、生產設備、製造材料、製造工藝等方面還有很大進步空間。雖然我國的電子產品製造業僅此於美國,但電子產品的核心芯片卻嚴重依賴進口。有資料顯示,2017年中國芯片的進口額高達2600億美元,超過原油位列進口產品第一,國產芯片僅佔國內市場份額10%左右。

目前而言,美日韓歐等企業在芯片市場佔據絕對的壟斷地位,英特爾(Intel)、AMD、英偉達、三星、IBM等佔據了絕對的優勢。另外芯片的設計離不開設計軟件即EDA,全球前三大的EDA廠商都是美國企業,有數據顯示,美國的設計公司在市場佔比高達69%。在半導體生產材料上,世界前兩名集成電路用硅片製造商是日本信越和SUMCO,佔全球60%以上,形成絕對壟斷和極高的技術壁壘。而在設備上,全球最重要的半導體設備光刻機是荷蘭生產的。

我國雖然能夠生產出芯片,但是在性能上和頂級廠商還有很大的差距。芯片行業是個投資回報比較長的週期,需要大量資金技術人才的投入,而我國技術積累的時間較短,且趨向於短時間多回報的民間資本較少流入,加上發達國家嚴密的技術封鎖,導致我們的芯片技術短時間內很難彎道超車。關鍵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中國要想製造先進的芯片,必須依靠自己研發,這是擺在我們眼前的問題。


天方燕談


整體而言,中國芯片在軍用上已經可以做到自給自足,所以國防安全那一塊不用太過擔心;但是在民用和商用領域還是相對落後的,眾所周知我們對芯片的依賴超過了石油,每年都要花超過2000億美元進口國外的芯片。


目前美國在集成電路產業上處於全方位領先,擁有眾多的專利和行業標準。日本、韓國、中國臺灣、部分歐洲國家等領先優勢也較為明顯,佔據了大部分的中高端市場。


食物鏈的頂端,基本上還是美國公司:英特爾的CPU,高通的手機芯片SoC,英偉達的GPU、博通的光通信、無線通訊芯片。在高端芯片領域,由於國內廠商還沒有形成規模效應與集群效應,所以主要還是以代工模式為主。


以芯片代工廠中芯國際為例,雖然全球排名第五,但其年收入僅為臺積電的十分之一;在技術上臺積電已經掌握了7nm工藝,而中芯國際還在苦苦提升28nm工藝的良率,距離突破14nm工藝還需要一些時間。


而在IC設計領域,華為的海思已經在國際上嶄露頭角。但從整體市場份額來看,2017年美國企業佔全球份額約53%,而中國大陸只有11%的份額,低於臺灣地區的16%,排名第三。



而我們能夠實現替代的國產芯片,大部分集中在電源,邏輯,存儲,MCU,半導體分立器件等中低端產品。除了海思麒麟以外,大部分國產芯片領域的自給率不到10%,尤其是一些技術含量很高的關鍵器件:高速光通信接口、大規模FPGA、高速高精度ADC/DAC等核心領域,還完全依賴美國供應商。


《中國製造2025》中提出到2020年中國芯片的自給率要達到40%,2025年要達到70%。從芯片自給率這個角度來看,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中興事件以後,整個中國芯片行業可以說已經完全清醒了。除了華為和龍芯以外,申威的CPU、展訊的處理器+基帶芯片,同創國芯的FPGA,長江存儲的Falsh,Vanchip的RF芯片,寒武紀的NPU等等眾多企業已經開始了各自在芯片領域中的自主研發。政府支持方面,除了產業“大基金”以外,廈門、合肥、南京、重慶、大連、武漢都在積極發展本地半導體工業。


雖然就像任正非所說的“芯片是急不來的”,但經過這次波折以後,中國芯片行業目前已經開始走在自給自足的路上了。



高挺觀點


芯片的製作技術不能拿時間來衡量,美國之所以能夠在芯片行業成為世界老大,源於現代電子工業體系是從美國開始的,他在芯片領域的優勢在於掌握了最初的先發優勢,這樣一來整個電子工業的發展繁榮都是在這個基礎上擴展和豐富起來的,以至於如今形成這種非常尷尬的局面!



以衛星導航為例,我們如今幾乎所有的應用都是基於美國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不管是高德地圖還是騰宇地圖,當然在我們的衛星導航系統可以達到同等水平並具備支持民用後,也很難在民用市場上進行全面應用,但並不能說我們的導航系統不行!如今芯片也面臨同等尷尬命運,我們如果下定決心做還是能做出這種芯片的,但問題是做出來是獨立的重新構建新的應用體系,還是融入現有的電子工業體系呢?從新構建新的體系無疑是將所有的電子工業體系推到重來,讓本國的電子工業與世界脫節,從而陷入閉門造車的窘境!與其那樣我們為什麼不繼續使用電子工業體系內的芯片呢?



有人說華為不就是獨立開發自己的芯片嗎?是的華為是在開發自己生產的芯片,但華為也是溶於現有的世界電子工業體系之中的,而不是獨立於於體系之外。


嘟嘟超


中高端芯片,基本屬於美帝壟斷行業,市場被控制,即使你有一樣水平的技術,也很難得到市場,計算機行業,或者說工業行業,產業鏈太長,太多,整體技術品質提升,但又無市場就是還是失敗 ,日本很多技術比美國先進,都被美國整垮了,巨大投資失敗了,對企業是致命的,直到日本再無競爭力。日本眾多的高科技公司都停滯垮臺了。

在自由市場條件下,西方科技技術有優勢,整體聯盟優勢,壟斷市場,培育消費者習慣,而且產業鏈很長,都是水到渠成產生的,而且國際技術標準委員會在美國,和市場結合,你的技術比他好,它就更改國際工業標準,對接美帝低技術產品,而日本很多高科技都被國際標準,專利,等擊垮。

中國芯片攤大,打破壟斷聯盟很難,拼技術未必就能贏,拼市場也未必能贏,拼整個工業體系更難。

所以走自己的節奏才是出路


北風p


國家實力哪裡來?民族精英的英明領導、民族的愛國精神(尤其是國家機關媒體全民宣傳教育)、改變應試教育為著眼民族將來的真正的素質教育、軍費充盈軍事強勢發展、民族企業資本積累及創新研發奮鬥,則國強!

不用我們上戰場,唯有國民團結儘量買國貨,從小的食用油瓶裝水飲料奶品不買外資合資的金龍魚、可樂、冰露、芬達、醒目、脈動、康師傅、統一、今麥郎、小茗同學、娃哈哈、蒙牛,

不買外資商店的貨或被洋人收購了的中華牙膏、蘇泊爾、南孚電池、沃爾瑪必勝客肯德基麥當勞屈臣氏的商品、可樂雪碧醒目芬達、康師傅統一今麥郎脈動、益達綠箭炫邁好麗友口香糠、三星、LG、現代、汰漬、奧妙、舒膚佳、玉蘭油、亞馬遜、施樂惠普打印機、閃迪U盤......就買怡寶、加多寶、王老吉、伊利、等純國貨開始,到大商品汽車買國產,手機就買我國最有實力超越蘋果的華為。支持優秀的民族企業從西方資本的包圍圈中全面突圍,做實做大,為強國添磚加瓦!支持我人民解放軍強大趕上強我4倍軍費武裝起來敢橫行霸道世界的美軍!

儘量買國貨和在中國旅遊是實實在在的愛國行動!愛國不僅僅是幹好自己的工作,也要有愛國的民族精神!


劉建平153668903


學士與博士的區別。我們已經是大學士,達到博士是有希望的,也是可能的。可是,學士達到博士,誰都知道,這一步是及其艱難的。看看社會就知道了,學士有多少?博士有幾何?


喜果2018


日韓離我們這麼近,怎麼就不稱為中日韓呢,以前大喊以鄰為伴,周圍這麼多國家,誰和我們為伴?我們和老美的科技沒什麼差別,只是老美能做我們做不出來而已。我們能吃飽飯就OK! 了。稱霸世界,當世界領袖對老百姓有啥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