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給孫子留下一人,完全能對付朱棣,爲何朱允炆棄而不用?

qzuser193985590


明太祖朱元璋在長子皇太子朱標去世後,沒有選擇其他兒子,把皇位直接傳給了皇太孫朱允炆,但他擔心位高權重的開國功臣們,通過“胡惟庸案”、“藍玉案”等,誅殺了數萬人。

不過,也有一些老將,幸運地活到了朱元璋之後,悅史君接下來通過盤點建文帝朱允炆和燕王朱棣之間的鬥爭過程,來給大家找找這個人。

明朝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建文帝朱允炆即位後,發現他在各地為王的叔叔們,才是自己真正的威脅,於是在太常卿黃子澄、兵部尚書齊泰、翰林院侍講方孝孺等人的支持下,一年左右就處理了周王朱橚、代王朱桂、湘王朱柏、齊王朱榑、岷王朱楩等5個藩王,燕王朱棣不甘坐以待斃,索性發動靖難之役,公開與建文帝爭天下。

朱棣來勢洶洶,建文帝決心要平叛,任命長興侯耿炳文為徵虜大將軍,統帥大軍討伐。

耿炳文在元朝至正十六年(1356年),父親管軍總管耿君用死後,就率軍跟隨朱元璋南征北戰,是被朱元璋列為一等的開國元勳。

耿炳文在前線作戰不利,選擇堅守不出,建文帝聽從黃子澄的建議,以岐陽武靖王李文忠的兒子曹國公李景隆為徵虜大將軍,代替耿炳文統率全軍。

但李景隆根本無法抵擋燕軍,多次失敗,建文帝不得不在明朝建文二年(1400年)十月,將他召回京師。

明朝開國名將武定侯郭英多次跟隨耿炳文、李景隆出征,但都無功而返。

此後,建文帝派歷城侯、平燕將軍盛庸,兵部尚書、山東布政使鐵鉉,魏國公、太子太傅徐輝祖等人抵抗朱棣,但都沒有扭轉局勢。

明朝建文四年(1402年),燕軍攻到京師金川門,李景隆與谷王朱橞投降,建文帝不知所終,朱棣登基稱帝。

由此可以看出,建文帝雖然錯用了李景隆,但朱元璋留下的兩員老將耿炳文和郭英,他也都派出去對付朱棣,只是因為沒有成效才召回的。

明成祖朱棣對靖難之役前後的歷史諱莫如深,加之後來的明朝皇帝都是他的子孫,那段歷史也就變得複雜而模糊起來。

悅史君認為,不存在朱元璋留下“完全能對付朱棣”的那個人,但如果建文帝減少一些戰略失誤,早點重用得力干將,結局就可能大不一樣了。


作者:悅史君(資深媒體人,文史專家,作家,多平臺簽約作者,觀止讀書會發起人,書評人,文學專欄主編 公眾號:歷史這樣說)

寫有趣的歷史,講真實的傳奇……

我是悅史君,2018我們一起努力!


歷史這樣說


很多人在讀《明史》時,對於燕王朱棣發動靖難之役時,皇帝朱允炆的一個舉動大惑不解:放著爺爺朱元璋留下的一人不用,卻無限信任“軍事白痴”、“逃跑將軍”李景隆。

朱元璋做皇帝后,跟他一起打天下的“老鐵”,都被送到地下睡覺了。等朱允炆上臺,舉頭四顧,是一堆叔叔輩的王爺。趕上朱允炆是急性子,上臺不久就削藩。燕王朱棣眼看刀架上脖子,於是以“靖難”之名起事。

1、耿炳文對決朱棣,誰勝?

史載:起事初,北平周邊將領多為朱棣舊部,多數人望風而降。通州、薊州、懷柔等地盡屬燕王。此時,朱元璋留下來的開國大將還有兩位:耿炳文、郭英。朱允炆也是按著套路出牌,派耿炳文率軍去迎擊朱棣。

耿炳文對決朱棣,誰勝?後人說法不一,很多人認為耿炳文和朱棣不是一個量級的選手,必敗無疑。但是更多的人認為,兩個人實屬“矛”與“盾”的較量,如果不是朱允炆打了一手爛牌,鹿死誰手,尚未可知。為什麼有人看好耿炳文呢?

2、朱棣善攻,耿炳文善守

朱棣的軍事才能,在就藩北平後表現突出。他與寧王、晉王、肅王、秦王等人,被朱元璋沿長城一線授封,防範蒙古,為天子守邊。1390年,朱棣出奇兵深入大漠,出其不意的輕取北元丞相咬住、平章乃兒不花的軍隊,作戰風格一如漢武時代的霍去病。

如果說朱棣善攻如“利矛”,那麼耿炳文就善守如“堅盾”,他成名於長興城。長興城地處太湖口,是江浙門戶。朱元璋與張士誠爭天下時,命耿炳文率兵鎮守。

張士誠先是派左丞相潘元明、元帥嚴再興攻城,被耿炳文擊退。張士誠又派司徒李伯升以10萬大軍從水、陸兩路殺來。耿炳文率兵7000堅守1個多月,直到常遇春的援兵來到。張士誠又派出他弟弟張士信來打,耿炳文以先守後攻策略打敗張士信。

耿炳文長興守城達10年,《明史》說他擅長“以寡敵眾,大小十幾次戰爭,戰無不勝”,使張士誠始終無法攻破城池。明朝立國封侯時,耿炳文獲封“長興侯”,爵名與城名相同,是因為他守長興功勞最大。朱元璋為功臣排座次,耿炳文和徐達同列一等。

3、守城之將,中途被換

開國功臣都處理掉,朱元璋獨留耿炳文,或許看中了他特殊才能——將來有變時,耿炳文至少能成為朱允炆的守城之將。事情最初發展也是向這個方向發展的。

為迎擊朱棣,朱允炆命65歲耿炳文領軍,在真定安營迎戰。先是被燕軍突襲,損失9000人,後再次被偷襲潰敗,耿炳文只好率10萬人退守城內。燕軍圍城3天后主動撤走。史載:燕王知道耿炳文是擅長守城的老將,想攻下他守的城池很難。

如果劇情按正常思維發展,朱棣拿下真定城的可能基本為零。以耿炳文的守城能力,不要說再次守上10年,就是守住1年,就把朱棣的“閃電戰”變成了“持久戰”。但朱允炆打出了一張爛牌:把耿炳文中途換下,而換上的李景隆後人多認為是朱棣的“臥底”。

4、朱耿對決,沒有上演

也許,朱允炆沒有看過耿炳文的軍事生涯簡歷。也許,他沒弄懂爺爺為啥留下個擅長守城的開國之將。總之,他聽說耿炳文敗退入城後,覺得很沒面子。當初攛掇他削藩的黃子澄,就推薦李景隆去取代耿炳文。

耿炳文火線被換下,李景隆統率全軍。結果李景隆除了會打敗仗、逃跑之外,實在沒什麼其他表現。等他退回皇城,朱允炆仍然沒有起用耿炳文。結果,擔負守城任務的李景隆,直接打開大門納燕王入城。

如果,朱允炆能在李景隆斷崖式的一敗再敗後,聽取大臣建議斬殺李景隆,重新起用耿炳文,朱耿對決,好戲還在後頭。如果,朱允炆能在朱棣兵臨城下時,想想爺爺留下的人才,明白耿炳文是對付朱棣的不二人選,朱耿對決,好戲才剛開始。

當然,歷史沒有“如果”。朱允炆最終在一把大火裡是死了?是逃出生天?是出家當和尚?是跑到南洋當逍遙公了……就這樣給歷史留下諸多謎團。

交代下耿炳文的結局:在朱棣稱帝的次年,耿炳文因為被彈劾衣服、器皿上有龍鳳圖飾、大逆不道而自殺。

李景隆呢?他被周王朱橚、刑部尚書鄭賜、成國公朱能、吏部尚書蹇義、六科給事中張信、禮部尚書李至剛等人輪番彈劾,最終被朱棣削去功臣勳號、爵位、還被軟禁,最終於永樂末年去世。別說,還挺經摺騰。


指動濟南


正好目前正在讀明史,在這裡和大家分享一下個人觀點。

題主說太祖朱元璋給朱允文留了一個人說的應該是長興候耿炳文吧。如果說他能擋住燕王就對耿炳文太看重了。朱元璋大家都知道,對開國的功臣的方式只能用殘酷來形容。這也是不得已而為之,這個問題也很深因為偏離主題這裡不在提。而每一個能留下的人,都必然有他能活下來的深刻原因。比如湯和,朱元璋造反是他引薦。朱元璋是小兵的時候他是千戶但一直對朱元璋尊重有加,更是甘願跟在小兵朱元璋的後面任憑調遣。這樣的人一直都是朱元璋的心腹,朱元璋不會殺。還有徐達,也是朱元璋的發小不僅是心腹還戰功卓著。這樣的人朱元璋也不會殺。還有的就是耿炳文這樣的了。耿炳文之所以被封長興候,是因為他在朱元璋與陳友諒對峙的時候,駐守長興十年,抵禦張士誠的進攻,城池固若金湯一直沒被攻破,極大牽制了張士誠的力量。他是一個善守之人,但是能力比徐達常遇春等人相差很遠。正是因為他能力低,威脅小才能活命。不然朱元璋怎麼會留他。再說,不是沒用耿炳文。而是燕王從小跟隨徐達等在軍中深得真傳,耿炳文完全不是對手。

首先燕王親自帶兵輕鬆攻破耿炳文部署的第一道城防雄縣。耿炳文所謂的互相支持互為照應的防線,被燕王用閃電戰打了一個時間差輕鬆解決。後來的滿清正是用燕王同樣的戰術對明軍各個擊破,讓明軍痛失整個遼東的。可見,明朝的人並沒有學會燕王的戰術。至此燕王得以繼續南下進攻,在真定地區和耿炳文決戰。當時耿炳文帶了三十萬大軍,燕王更是親任先鋒,率領幾千騎兵攻擊耿炳文軍的側翼和後背。結果就是耿炳文幾十萬大軍幾乎一觸即潰。更有有一個插曲是,燕王大將朱能率領幾十人追趕耿炳文的幾萬殘軍。耿炳文一看,也太窩囊了,幾萬人被幾十人追。於是命令停止撤退,列陣與朱能打一場。結果,朱能毫不猶豫,直接率領幾十人發動進攻。耿炳文的部隊本是驚弓之鳥,那裡能抵擋。就這樣被朱能創造了奇蹟,居然沖垮了耿炳文的幾萬大軍,被俘的有三千人。耿炳文再不敢戰,退守真定。所以說,不是沒用耿炳文,實在是耿炳文不堪一擊。說耿炳文能攔住燕王,是痴人說夢對歷史不負責任。耿炳文不行,後來換了李景隆更是一隻豬。本來燕王以中國的一域對抗朱允文全國之力是不會贏的。但是朱允文也是豬,身邊的謀士更是虛偽的豬,一個又一個錯誤把燕王送上帝位。正是朱允文本人的愚蠢和身邊謀士的愚蠢加上任命的將領的愚蠢葬送了朱允文的帝業。也難怪,物以類聚,愚蠢的人怎麼可能看到別人的愚蠢。

其實即使他們愚蠢,燕王也還是不能直搗龍庭的。燕王最後能贏,也是朱允文失了民心。為什麼朱允文失了民心,我來看事實。歷朝歷代削番都有過。但是哪怕是漢武帝削番也講究方式方法。比如你確實有罪了,比如你死了推恩。但是朱允文就不。剛一登基,就大規模削番。第一個就是燕王的同母兄弟周王,貶為庶民發配雲南。然後是代王,貶為庶民發配蜀地。三是岷王,貶為庶民。第四個是湘王朱柏,這個最震撼人心全家在王宮自焚而死,第五是齊王,貶為庶民。不是說不該削番只是朱允文做的太過。漢景帝時,雖也削番但那些藩王和景帝只是遠親了。對他的親弟弟梁王不僅不削還在加強。也正是梁王抵擋藩王的長期進攻,才給周亞夫時間去解決周邊,迎接最後的決戰。後來梁王更是派刺客,殺了一大批大臣。朝堂沸騰,後來梁王還是自己病死的。景帝始終沒動梁王一根手指頭。朱允文尼,他抓的殺的,雖不是兄弟但都是親叔叔。而且是在短期內,搞掉了那麼多。平民面對威脅,也會有拼死之心,何況是身經百戰的藩王手中並不是沒有資本。大清的孝莊太后曾說過,削什麼藩。我就給他耗著,耗到他死。只要他沒造反,我就不逼他。他一死,藩王就解決了一半了。所以說於情於理朱允文做的都不合適。太過激動,激則生變。於人情上說,親叔叔並沒有太大錯就連續幹掉五個。讓人心裡難以接受。這五個只是建文帝的開始,當然他沒有機會去幹掉第六個。因為第六個是目標是燕王。燕王與前五個王爺不同,他是邊疆鎮守的王爺他有比前五個人多得多的軍隊,而且還是身經百戰的。建文帝不是沒防燕王,甚至派兵圍了燕王府,眼看燕王就要結束。也怪派去的將領和建文帝等一樣蠢到家了,被人騙進府中殺了。燕王也發表了自己的造反的怒氣,對被派去包圍燕王府的張昺,謝貴說;連平常老百姓也講究兄弟宗族的情誼,我身為天子的叔叔,卻還有擔心自己的性命,朝廷這樣對我,天下的事就沒有什麼不能幹的了。

後來建文帝增兵給李景隆讓他進攻北平。燕王兵少不得以想去拉寧王。最重要的是拉寧王手下的朵顏三衛。結果是燕王已去,寧王就接待了。這說明各藩王一定是不和建文帝一心的,如果一心看到燕王就應該立即抓起來送給建文帝才是。這是建文帝失了人心。後來燕王收買朵顏三衛,脅迫寧王一起靖難。一舉打敗李景隆對北平的進攻,並接連打敗李景隆開始南下。在野戰上,建文帝的人沒一個是燕王的對手。但是燕王真要打到南京就遇到了問題了。每個城池都很難打,特別是在濟南被打的大敗了一次。照這樣打城池,只怕燕王到死也近不了南京。後來聽說南京空虛,燕王親帶騎兵,放棄沿途城池不管,直奔南京。歷經險阻終於到達南京城下。燕王到達南京,曾和慶成郡主說,我這次起兵,只是為父皇報仇,誅滅奸臣,如果不答應我的要求,我攻破城池之日。希望諸位兄弟姐妹馬上搬家,去父親的陵墓暫住,我怕驚嚇到各位。燕王最後到達南京金川門,守門的是谷王朱橞。他見燕王大兵一到,當即開門迎接。而朱允文至此退出歷史舞臺。燕王造反成功。

很多人同情朱允文,同情方孝孺等人。說燕王不正義,方孝孺正義等。其實戰爭有什麼正義不正義的。對老百姓來說,誰當皇帝都要交稅。朱允文和方孝孺採取極端方式削藩,激起兵變,又沒能力控制全局。才是最大的罪過,一場兵禍不知道又枉死了多少人。這都是朱允文等人的私心造成的。他們敗的一點都不冤枉。最可惡,本來是削藩的。偏偏關鍵時刻你又用了同是藩王的谷王守城,不敗何待。對谷王來說,誰當皇帝人都是王爺。建文帝當,還可能被幹掉。迎接燕王,還有大功一件。在感情上肯定是兄弟之間更能溝通。所以說,中國總是書生誤國。要學漢景帝漢武帝,也要有人家的本事才行。誇誇其談,實際沒有能力。害天下蒼生遭受兵禍。方孝孺更是過分了。

自己是敗軍之人,沒什麼能耐。唯一的能耐就是拉著自己的十族親友一起死。後來的書生為了虛名,還不停誇讚其志。真是中國做學問的人的悲哀。做學問就好好做學問,但求務實不要求虛才是國家之福。


淨化a木子


建文帝之所以失敗,一是氣數,二是朱元璋太多的庇護,三是決斷的能力不夠。

並非棄而不用,而是用人錯誤,決策錯誤,認知錯誤

建文帝是一個好人,但不是一個好皇帝!

太祖朱元璋不傻,他知道手底下名臣良將太多,自己兩個驍勇善戰的兒子(寧王朱權,燕王朱棣)不會就這麼甘心當藩王。

什麼名臣名將,該殺的殺掉就好了,唯獨這兩個兒子。他不放心

所以,他做了三件事,本以為高枕無憂,可以安心將皇位傳給朱允炆!

1.殺名臣(空印案,胡惟庸案,藍玉案,明初三大案)自此,名臣名將一掃而空

2.藩王守邊疆,平衡燕寧二王,朱棣雄才大略,善於用兵。但他的老弟朱權更是打仗的好手。朱元璋大筆一揮,讓此二人鎮守邊疆,遠離京城,同時互相牽制。

3.留後路,萬一兒子反孫子,兩個關鍵人物,方孝孺是天下讀書種子,有他在,就有忠臣!耿炳文,防守名將;有他在,南京城就守得住!(沈萬三出錢修的南京城,那可是座超級堅城!)

然而,結果就是如此的富有戲劇性。

1.朱棣騙取寧王朱權的信任,帶著寧王最強的兵,出征!

2.朱允炆智囊團空有忠孝,不懂進退;用人失誤,損失大量精兵強將,未能在朱棣未成氣候之前將其擊敗。

3.無名將可用,耿炳文作為碩果僅存的防守型天才(曾在太祖打天下時,守城抗拒張士誠勢力十餘年的攻堅),被下旨出擊迎戰朱棣,最終失敗,不,是慘敗!


朱允炆失敗了,不知所蹤;方孝孺忠烈,卻被滅十族;寧王善戰,遠謫江西。

不是棄而不用,我覺得,是氣數;是朱允炆的氣數和魄力,以及他決斷的能力。

一步錯步步錯,建文帝的智囊團,評分:0分

朱棣的運氣程度:80分!


置身黑白的精彩


朱元璋為了朱允炆的江山穩固,不但下令自己去世的時候藩王不得入京祭奠,還在生前的時候以各種罪名把跟隨他打天下老臣差不多都殺了乾淨,本以為朱允炆應該可以安安心心的當皇帝了,結果朱元璋忘了還有自己的兒子。


英勇善戰的朱棣就是朱允炆最大的威脅。朱允炆從繼位的那一天起,就知道朱棣的威脅,所以時時刻刻都想著要削藩。很多朝代都有皇帝想著要削藩,有很多成功了,也有很多失敗了。按照明朝當時的情況來說,削藩難度不是很大,因為藩王兵馬都不是很多,兵馬最多的藩王也就是朱棣了,也不過只有幾萬人馬,怎麼能和駐守京城的三大營幾十萬精銳之師相提並論?

朱允炆削藩之所以失敗,很大程度上是選錯了時機以及自己的優柔寡斷,朱允炆一邊想著要削藩卻又念及叔侄情義,實在是讓人捉摸不透。朱允炆最大的失敗就是怕讓廢材將軍李景隆統軍,這傢伙除了打敗仗然後逃跑別的啥都不會。



其實朱元璋給了朱允炆留下了一個能帶兵打仗的將軍,那就是耿炳文將軍,朱元璋建國之後,耿炳文被封為長興侯,地位甚至能和徐達相比肩。耿炳文最大的能耐就是防守,特別是以寡敵眾,當年只用一萬人馬便抵擋了張士誠的十萬大軍。這也是朱元璋殺了這麼多功臣,卻偏偏留下耿炳文的原因。


而朱允炆偏偏就是不懂,朱允炆讓耿炳文抵禦朱棣。耿炳文在真定安營紮寨,面對來勢洶洶的朱棣,他採取了自己十分擅長的戰術,那就是讓十萬大軍撤回城裡防守,從而拖垮朱棣。但是朱允炆不明白耿炳文的用意,以為耿炳文怕了朱棣,十分惱怒的換下了耿炳文,依舊是用廢材將軍李景隆,我也是搞不懂李景隆一敗再敗為什麼朱允炆還是一直用他統軍。

試想一下,如果朱允炆能夠一直讓耿炳文統軍,朱棣還能一句勢如破竹嗎?我認為是不能的,要打敗擁有十萬大軍防守的耿炳文,朱棣沒有五十萬絕對不能破城,很顯然朱棣沒有。只要戰況一僵持,朱棣就是因為物資匱乏而兵敗,很可惜,朱允炆並沒有清楚的明白這一點。


一個看歷史的小矮人


樓主想說的此人恐怕是指耿炳文吧。

朱元璋開國後無數次的血洗開國功臣,無論文臣還是武將,所以當朱允炆繼任後,留給他的政治資源真的不多。

剩下的,都是些老實聽話,但卻沒有什麼主斷,同時也沒有什麼經驗的大臣。

朱允炆的二位輔政重臣齊泰黃子澄,都是洪武十八年才進的士,齊泰政治生涯前期是典型的不作為不犯錯代表(作為的都被殺了),朱元璋死前才從兵部侍郎升為尚書。根本沒有獨擋一面主持大局的能力。

黃子澄呢,成為首輔前,主要工作是陪太子讀書,到是滿腹經綸,但論治國,也是大姑娘上橋頭一回。

所以年輕的皇帝加“年輕”的首輔,做出了衝動的事,削藩,逼反了朱棣。

接著說耿炳文,在開國武將中他資歷低,人老實,低調,故而躲過了朱元璋的血洗,打仗以守見長,但朱棣起事之後,迅速的攻克薊州、居庸關、懷來、遵化、密雲,控制了北平地區,穩定了根據地。

南京方面給耿炳文的任務是平叛,而不是守一城一池這麼簡單,老將耿炳文的軍事生涯中也從來沒有擔任過軍團級主帥,承擔起如此重要的角色。

而朱棣,一個爹不疼舅不愛的主,在長期邊塞作戰中,已經成長為帝國第一流的軍事將領。

耿炳文對朱棣,並不佔據優勢,儘管他在兵力糧草方面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耿炳文的十三萬平叛大軍到達了真定,初期與朱棣交鋒,果然不敵朱棣鋒芒,耿炳文也不愧是久經沙場的老將,略作交鋒,他感覺到了朱棣的銳氣與戰鬥力,收兵固守真定。因為守城才是他的特長,朱棣是以攻為守,他要以守為攻。

但朱棣也是不毛孩子,一看耿炳文守真定,也不真攻,晃一圈回北平。

二人正如兩個拳擊臺上的拳手來回試探,南京方面坐不做了,換帥,用富二代李景隆換耿炳文,從而導致了戰局的急轉直下,最終朱棣完成逆襲。

那如果當初要是齊黃內閣不犯昏招,不換耿炳文,是否能改變戰局,影響歷史走向呢?

答案是不能,如若耿炳文繼續擔任主帥,守一城尚可,但挽戰局,恐怕就勉為其難了。畢竟雙方的爭鬥,不在一城一池,而是整個大明天下。換耿炳文,不過是朱棣與朱允炆下的這盤棋中走錯的一步(後面也一樣是昏招連連)。

就像一個圍棋菜鳥對一個十段高手,就算允許菜鳥悔棋,結局又有什麼不同呢?

答疑人:今日頭條年度歷史自媒《夜狼文史工作室》主編夜狼嘯西風


夜狼文史工作室


歷史不能彩排,更不能重演。朱允炆的失敗是自己的造就和歷史的定格,是“天意”非人力所能為,更不是某一個人能逆勢的。細數史況,來以饗友邀!一是明太祖朱元璋“隔代傳位”埋下禍根。朱元璋作為一代開國明君,他開創了中國歷史上的若干個第一――從平民到皇帝,從南打到北“一統中國”,驅逐韃虜恢復中華,諸王戍邊,建立夢想“陪都”,皇位傳孫不傳子……尤其是“皇位傳孫不傳子”的理由是對故太子朱標的一種深愛的補償。試想,朱元璋眾多皇子都是十多歲從軍與老朱一起打天下的,文武全才者比比皆是,用“皇太孫”接皇位,是很難讓諸皇子臣服。況且,朱元璋在位時已大肆分封諸王,讓其列藩。讓一個無寸功寸德寸仁寸恩寸威的朱允炆來領導其父輩們的確是“免為其難,難以服眾”,應該說,禍從老朱起。

二是分封諸王自成一體。在絞滅蒙古鐵騎驅趕漠北之後,朱元璋的諸王子沿長城一線,一路擺開分封為王。可以說權力極大,就是一個個只聽命於老朱一人的“小王國”。朱允炆若“安逸一下”有可能他的諸叔王,看在太祖份上和其已故皇長兄份上,能讓他多幹幾年。三是削藩起禍。龍椅還沒坐熱,朱允炆也擔心他的叔輩們勢力過大,他的皇權會旁落,急忙向他的叔輩們揮起了“削藩”屠刀。一個無德無能無為的愣頭青,一下子誘發了“靖王之亂”。四是無應對之策和抗衡大將領。面對諸王靖難清君側,朱允炆是無計可施的,命耿炳文率軍迎戰是一個權宜之計。面對以朱棣為首的速戰諸王,朱允炆也想快速解圍解難。於是棄用以守著名的耿炳文(有分析,耿炳文可能是朱元璋給朱允炆留的一步暗棋,無奈朱允炆不識其棋意真諦。),實行一快對快,結果是朱允炆被朱棣一快到了皇城南京。是一場宮火,熄滅了朱允炆的皇權。並留下了後世難解的千古之謎。可以說是一個亂招――削藩,一個亂著――速戰速決,一個庸能――走馬燈換將,種下一個結局――亡權亡命天涯路。


張慶東字恕鳴


說得應該是耿炳文吧!

其實,耿炳文只能算是一名老將,卻並非名將,與朱棣手下的將帥相比,就勝在經驗而已。

耿炳文作為一員穩重的老將,善於守城卻不善野戰。靖難之役中,他率軍與朱棣交戰,在雄縣和莫州慘敗後,又被朱棣突襲,潰敗退入真定,其部隊擁擠在城門相互踐踏,死傷不計其數。


從這一戰可見,耿炳文不是什麼名將,根本不是朱棣的對手。

所以,也有個說法是,當初朱元璋不殺他,是深知他老成持重,但沒進攻能力,對朱允文沒威脅,才留著他給自己的孫子看門口的。


但是,堂堂大明朝,不見得沒人比得上朱棣。其實朱允文身邊並非都是李景隆這類無能之輩,還是有能征善戰之人的。盛庸和平安就是難得的將才。

尤其是盛庸,多次打敗朱棣,在東昌之戰,盛庸擊敗燕軍,致使朱棣精銳盡失,連大將張玉都戰死陣中。


之後又在夾河力戰燕軍主力,如果不是突然颳風,飛塵蔽日,給了燕軍可趁之機,朱棣此役必敗無疑。此戰,盛庸斬殺燕軍大將譚淵。

可見,朱允文陣中不缺將才與帥才,但還是丟江山,著真的是他自己無能,怨不得別人。


這些歷史要讀


題主說的應該是耿炳文吧,那我們來看看耿炳文到底是怎麼樣的一個人,朱允文有沒有用耿炳文,是不是真的如題主所說的完全能夠對付朱棣。

耿炳文是隨著他的父親耿君用追隨朱元璋征戰的,公元1356年,耿君用增援宜興,與張士誠的部隊交戰,耿君用戰死,耿炳文就繼承了耿君用的職位管軍總管。公元1357年,耿炳文率軍攻打長興,打敗了張士誠的大將趙打虎,並且繳獲了戰船三百餘艘,最終將長興攻克。

長興在太湖口,是江浙的門戶,朱元璋得到長興之後,十分高興,將長興改名為長安州,並設立永興翼元帥府,讓耿炳文擔任總後都元帥,鎮守長安州。張士誠的部將潘元明,嚴再興率軍攻打長安州,耿炳文大敗敵軍。

張士誠再派李伯升率十萬兵,兵分水陸兩路殺向長安州,耿炳文固守,李伯升打了一個多月還是打不下來,最後常遇春率軍增援長安州,李伯升撤軍而走,耿炳文率軍追擊,殺敵五千餘人。

公元1358年,張士誠派他的弟弟張士信率軍來攻打永興,又被耿炳文打敗,而且還俘虜了大將宋興祖,永興對於張士誠來說是必爭之地,張士誠前前後後攻打了十幾次,而耿炳文在永興堅守了十年,張士誠每次都戰敗而歸,所以耿炳文是一個厲害的守將。

洪武末年,明初封的公侯都基本不在,只剩下耿炳文與郭英兩人。建文元年七月,公元1399年,燕王朱棣起兵,建文帝任命耿炳文為徵虜大將軍,率十三萬大軍,號稱三十萬迎戰燕軍。

耿炳文大軍到達真定後,在滹沱河的兩岸安營紮寨,因為剛好是中秋,所以沒有多少防備,燕軍突然襲擊,駐紮在雄縣的先鋒九千人全部被殺,潘忠楊松率軍來增援,又遭到了伏擊,最終被俘殺死,莫州失守,耿炳文的部將張保向朱棣投降。

朱棣把張保向放回去,讓他把這邊的情況告訴耿炳文,耿炳文就率軍渡河,準備迎戰燕軍,正當部隊要轉移的時候,燕軍突然殺至,耿炳文大敗。建文帝就在黃子澄的建議下讓李景隆取代了耿炳文,成為新的大將軍。

其實,我們可以看得出來,耿炳文也完全不是朱棣的對手,所以遭此大敗,否則建文帝也不需要用李景隆換下了耿炳文,畢竟耿炳文這個時候都六十八歲了。


歷史簡單說



你說的是總兵都元帥、長興侯耿炳文。這個人過去打仗的確是有“兩刷子”,所以深受朱元璋的特別器重。朱元璋為了後代,掃清“障礙”,把那些能打仗的開國元勳都給殺光,就留下他輔佐孫子朱允炆。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七月,燕王朱棣起兵,皇帝朱允炆出兵鎮壓,時年65歲的耿炳文理所當然地被首推為第一人選,朱允炆給了他30萬大軍,而朱棣只有10萬,3比1的實力,結果首戰就大敗;令朝廷上下震驚。朱允炆惱怒之下,立馬換人,換的是表兄曹國公李景隆。李景隆是朱棣的表侄,時齡30歲,比朱棣小10歲。都是親戚一家人“弄兵”,首先朱允炆這個人就太講仁義而又太大意,小看了自己的叔父,自以為自己擁有全國的兵力,認為剿滅叔父朱棣的叛亂是輕易而舉;所以他明令:“莫傷害朕之叔父”。可是,叔父朱棣是什麼人?裝瘋賣傻,心狠手辣之輩。他早就覬覦侄兒的皇位,在朱允炆即位時,就開始秘密地積蓄軍事力量,秘密地籌劃。在朱允炆開始“削藩”時,為了矇蔽他,在大街上將人家吃著的東西搶過來就吃,還睡在街上;大熱天的,竟穿著棉衣烤火。戲演的真,順利“過關”,沒被“削藩”。一旦時機成熟,立馬露出“崢嶸”,說朝廷有奸佞,要去為皇帝清除;於是打著“清君側”的旗號,起兵直搗皇城南京。耿炳文首戰敗後,哪知換上的李景隆更不是朱棣的對手,連戰連敗,最後被朱棣打到南京城下。按道理這時的朱允炆應該清醒,應該重新啟用耿炳文;因為守城是耿炳文最拿手的好戲,當年固守長興,一守成名。可是朱允炆年輕氣盛,脾氣太犟,認死理;他認為耿炳文太老,早就對他失去信心,就是再找一個,也不會再用他。朱允炆仍然堅持用李景隆守城,結果李景隆開城門投降,朱允炆自焚滅亡。朱棣登上皇位,為清除乾淨侄兒的黨羽,他不但“滅九族”,還加了一族:“殺十族”,就是其朋友也要被株連處死。可見奪取政權者,是多麼地無情無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