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季,別把心梗和中暑混淆!

與炎熱有關的疾病通常是可以預防的,但每年仍有許多人因極端高溫天氣患病甚至死亡。老年人、兒童以及精神疾病和慢性病患者的風險最高;即使是年輕健康的人,如果在炎熱的天氣裡參加劇烈的體育活動,也可能被炎熱的天氣打敗。

心臟是我們身體中最“忙”的器官,更需要我們細心呵護。

進入七月,高溫、悶熱已經成為天氣關鍵詞。這時是心臟病的高發期,心梗發作的人群並不在少數,因為夏季心臟有“三怕”——一怕高溫、二怕缺水、三怕潮溼。這究竟是為什麼?高溫會加速人體的排汗,這樣心臟打出來的血液不僅要供應身體日常的需求,還要多出一部分血液進行排汗,加重心臟的負擔;而夏季因為排汗很多,補水不及時就很容易導致血液的粘稠,這樣都與本來心血管就不好的老年人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悶熱潮溼的低氣壓則會令人心情鬱悶,導致腎上腺激素分泌增加,從而增加心率和血壓。

然而,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必要的戶外活動或運動還是需要的。那麼該怎麼做才能保護我們自己,保護心臟呢?

一般健康人群戶外活動提示

時間:中午到下午3點太陽光通常最強烈,溫度也最高,這段時間最好避免戶外活動。

鞋子:炎熱的天氣裡,應選擇通風良好的鞋子以及能夠排汗的襪子。

穿著:穿輕便、淺色的衣服,選擇透氣的面料,如棉或排汗的合成纖維。戴上帽子和(或)太陽鏡。

防曬:開始活動之前,使用SPF 15以上的防水防曬霜,並每兩小時重新塗抹一次。

飲水:補水在全年都非常重要,但是在夏天要特別注意。保持身體水分能幫助心臟更容易地將血液通過血管泵送到全身。如果你體內的水分充足,你的心臟就不必那麼費力了。所以,在運動前、運動中和運動後喝幾杯水,保持水分。避免含咖啡因或含酒精的飲料。

休息:找一些陰涼處或涼爽的地方,休息幾分鐘再繼續活動。

曾發生過心臟事件或中風的人群怎麼做

有些人在心臟病發作後害怕運動。但定期進行體育鍛煉有助於減少再次發生心臟病的機會。

AHA在2014年發表聲明,醫生應該對卒中患者開具運動處方,因為有充分證據表明,中風後的體育鍛煉和運動可以改善心血管健康、行走能力和上臂力量。

如果您有心臟病發作或中風,請在開始任何運動前諮詢醫生,以確保進行安全、有效的身體活動。


注意

心梗來臨前可能會出現面色蒼白、四肢無力、大汗淋漓、手部發抖、胸口憋悶等症狀;而中暑早期會出現頭痛、頭暈、胸悶、氣短、大汗等症狀,千萬不要混淆了。


這兩個心梗前兆容易混淆

出汗

夏季天氣炎熱,出一身汗是家常便飯!出汗也是夏季心梗最容易被忽略的前兆!中暑出的汗是因為天熱,出汗部位常在前胸後背、額頭、脖子、腋下等,而且出汗的同時,皮膚的溫度也隨之升高。

心梗發作時,因心輸出量下降,血壓下降,血管收縮,出汗部位在脖子、額頭、手心、腳心等部位,出汗時皮膚溫度相對較低,即俗稱的“冷汗直冒”。

忽然一身冷汗是心梗正在發病的信號!應當及時撥打急救電話,爭取黃金救治時間。

胸悶氣短

高溫天氣,如果長時間坐在室內,只要通風稍微差一點,人們就會感覺到胸悶氣短。如果夏季出現頭暈、出汗,且感覺喘不上氣,像一個大石頭壓在胸口上,有時還會伴有胸痛,呼吸頻率加快,頻率大於20次/分鐘,就有可能是心梗。

高溫中暑的類型與緊急處理措施

根據症狀的輕重,高溫中暑可分為輕症中暑和重症中暑。

輕症中暑可表現為頭暈、頭疼、面色潮紅、口渴、大量出汗、全身乏力、心悸、脈搏快速、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等。

重症中暑包括熱痙攣、熱衰竭和熱射病。重症中暑可以表現為這三種類型的混合型。中暑可以導致死亡。

熱痙攣

熱痙攣通常發生在人進行劇烈運動且大量出汗時,使人身體中的鹽分和水分隨汗液一同流失。肌肉中的含鹽量低可能是造成熱痙攣的原因。此外,熱痙攣也可能是熱衰竭的一種表現。

怎樣處理

如果情況還沒嚴重到需要就醫的地步,至少做到以下幾點:

(1)停止一切活動,靜坐在涼爽的地方休息

(2)飲用稀釋、清爽的果汁或運動飲料

(3)即使痙攣得到緩解,之後的幾小時內也不要再進行重體力勞動或劇烈的運動,那樣只會進一步透支能量導致熱衰竭甚至熱射病

(4)如果病人有心臟病史、低鹽飲食、或1小時後熱痙攣的狀況還沒有消退,要尋求專業的醫療處理

熱衰竭

熱衰竭是一種高溫引起的相對溫和的健康問題。它可以是高溫暴露,體液補給不足,或身體水、鹽、礦物質不平衡,經由幾天的連續積累發展而來。這是身體對因大量出汗而過度流失水分和鹽分做出的響應。老年人、高血壓患者、在高溫環境中進行重體力勞動或長跑等劇烈體育運動的人更易發生熱衰竭。

怎樣處理

如果情況還沒嚴重到需要就醫的地步,至少做到以下幾點:

(1)涼爽且不含酒精的飲料

(2)休息

(3)涼水澡或擦拭身體

(4)開空調

(5)換上輕便的衣服

熱射病

當身體無法調節自身的體溫時,會發生熱射病。高溫導致體溫調節中樞功能障礙,使身體溫度溫迅速升高。在10~15分鐘內,體溫可達到40攝氏度以上。如果不接受緊急救護,熱射病可導致死亡或殘疾。

怎樣處理

如果看到任何症狀跡象,說明此時的情況很有可能足以威脅病人生命安全。在試圖給病人降溫的同時,周圍其他人應幫忙撥打急救電話。

(1)將病人移到陰涼的地方

(2)不論使用何種方法,迅速給病人降溫。比如:將病人浸泡在浴缸的涼水裡;將病人放在涼水淋浴下;用澆花的涼水噴灑在病人身上;用涼水擦拭病人的身體;涼溼毛巾或冰袋冷敷頭部、腋下及大腿根部;或天氣乾燥時,將病人裹在涼水浸溼的單子或衣物裡用風扇猛吹

(3)監測病人的體溫,堅持努力幫助病人降溫直到體溫降到38攝氏度

(4)如果急救人員未能及時趕到,請繼續撥打120、110等尋求更多的指導與幫助

(5)不要給病人喝水

(6)儘快得到專業的醫療救助

有時,病人的肌肉會因熱射病發生不自主的抽搐。發生這種情況時,要阻止病人傷害到自己。不要在病人的嘴裡放任何東西,不要試圖喂液體給他/她補充水分。如果發生嘔吐,請翻轉病人的身體使其側躺,以確保其呼吸道通暢。


特別應注意的是,以上自救措施並不能真正替代醫療救治的作用,它們可以幫助人們自我識別身體的預警信號並及時做出反應,防止中暑的狀況進一步惡化。抵禦中暑最好的措施就是預防——保持涼爽。炎熱的天氣裡,在飲水、行為活動、及服裝方面做些簡單的改變,就可以很好地預防中暑,保持健康。

根據AHA網站、北京電視臺BTV科教頻道養生堂網站、中國CDC網站、搜狐健康相關內容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