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一位文盲皇帝,一生只寫了一首詩,只有23字,卻流傳千古!

漢朝是一個十分強盛的時代,國力雄厚,幅員遼闊,更是將歷朝歷代十分頭疼的匈奴等外族趕了出去,不可謂不強勝。可就是這麼一個強盛的帝國,他的開國皇帝在歷史上卻很有爭議,有人說他是一個非常厲害的天才,可又有人覺得他不過是一個流氓。是啊,每個人對於事物的看法而都是不盡相同的,劉邦這個形象在人們心中也是有不同的看法。

中國的一位文盲皇帝,一生只寫了一首詩,只有23字,卻流傳千古!

劉邦

但是歷史上的劉邦卻真的是個文盲,因為家庭原因,他從小就在家務農,也沒上過什麼私塾,頂多認識幾個字,根本談不上有什麼文化,更談不上什麼吟詩作對。

漢朝王英謀反,勢力龐大,一路就打到了首都,眼看著就要到自己眼皮子底下了,劉邦也只好帶人御駕親征,自己親自上前線。皇上在前線戰鬥,戰場上的士兵們也得到了極大的鼓舞,於是幾場戰鬥下來,劉邦終於消滅了王英集團。

回京城的路上剛好經過了老家沛縣,劉邦心情大好,又想到以前的件件事情,於是就叫上小時候的玩伴們一起來慶祝。劉邦走過了全國各地,現在還當上了皇帝,卻還是覺得老家最美吧。即使劉邦從來沒有讀過書,但是此情此景,感慨萬千,竟然也即興賦詩一首——《大風歌》。

中國的一位文盲皇帝,一生只寫了一首詩,只有23字,卻流傳千古!

《大風歌》

在大風歌裡,劉邦的政治抱負和理想全都顯露了出來,同時,詩中透露的情感也展現劉邦憂國憂民的情懷。就這樣一首即興詩,因為胸懷天下的內涵和壯闊的氣勢,傳遍了各地,也流傳了下來。

《大風歌》不但氣勢磅礴,它的用詞也是很大氣。詩的第一句有天象表達,同時風起雲湧也是劉邦一生的寫照。

第二句就是表達劉邦志向的,劉邦從一介草民一路走到皇帝,衣錦還鄉,春風得意,離開故鄉時,還只是一個農民,如今回來了的身份卻變成了俯視眾生的皇上,那種心情自是十分開心,而劉邦只用一句話就形象生動的表達出來了,實在是高明。

中國的一位文盲皇帝,一生只寫了一首詩,只有23字,卻流傳千古!

劉邦

第三句則是一種感悟,一方面感悟自己一生四處飄搖,可是現在真的當上了皇帝,天下都已經安定,民生安定、四海昇平,可惜當年和自己一起打天下的兄弟卻一個都不在了,死去的死去,背叛的背叛,自己即使已經登上頂峰,卻沒人和自己共享這喜悅,天下都是自己的,可還是覺得孤獨;另一方面感慨江山之大卻壓在自己一個人身上,打下江山難,可一個人守住這個江山卻是更難。

這首詩僅僅三句,卻包含了劉邦所有的情感,這就是短小精悍吧。詩的字數不在於多,在於精。每個字每句話都是一代帝王的感慨。所以,這首詩歌史上最短的名作終究得以傳世。

中國的一位文盲皇帝,一生只寫了一首詩,只有23字,卻流傳千古!

劉邦從沒讀過書,卻可以作出傳世的名作;劉邦一個農民卻當上了皇上。那麼你們認為劉邦究竟是一個天才還是一個流氓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