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lking——出國快速融入當地生活的唯一途徑

一直以來,有一個問題深深的困擾著出國留學的孩子們--怎樣才能更快的融入當地的生活和文化?

其實不管是學生出國上高中,還是出國上本科,讀研究生還是讀博,面對的狀況其實沒有差別,唯一的差別就是年齡的差別,心智的差別。學生到了一個陌生的地方,前兩週都是好奇的,熱情的,但是兩週過後,熱情過去了,好奇過去了,心態穩定了,考慮的就是在陌生的環境持續生活的問題。每個人對於安全感都是有不同定義的,因為年齡的差異,安全感這個詞就會隨著心智的成熟度放大或縮小。年齡大的孩子通常比年齡小的孩子更迅速的調整自己,更大膽的去嘗試身邊的陌生的事物和狀態。但是,更小的孩子會有一個比較明顯的過渡期。但是不能快速的融入一個陌生的國家和環境,對學生自己來說就是沒有安全感的,迷茫的,不知所措的。

Talking——出國快速融入當地生活的唯一途徑

我們常說國外的人"一根筋",確實如此。外國人沒有那麼多的彎彎道道,都是直來直去的。在任何時候,外國人的相處之道就是喜歡什麼和不喜歡什麼,想要什麼和不想要什麼,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他們會有一個明確的標線,並且這些標線會明確的告訴對方的意圖和想法,不管是正義的還是邪惡的。外國人的詞典裡沒有'委婉表達'這個詞彙,自己的思想和觀念或者行為方式會赤裸裸的表達和表現出來。然而,文化的積澱讓我們每一箇中國人表現的都比較內斂,委婉。喜歡的不好意思表達,不喜歡的不好意思指責。所以國人在相處的時候會有一種很折中的相處之道--面子。為了怕出錯丟了面子,怕指責傷了別人的面子,怕做錯有損國家面子,所以不說,不做,不表達或者委婉表達。但是外國人是不懂這些的。按照自己的習慣去做事情別人不懂的時候自然也不理解,不理解就無法融入。

Talking——出國快速融入當地生活的唯一途徑

所以孩子們在出國之後,還沒有轉變一種很直接的方式和行為習慣,看到對方很熱情的時候,自己反而變得侷促和不適應。外國人看你不說話,潛意識會覺得你並沒有聽懂他的話,反而會給你說的更多,這樣就越來越僵化。實際上外國人是需要你回饋的,交流的,不管錯與對,直面的說你的想法和看法,你的需求和不滿,對方是很樂於接受的。但是,你越不說,害怕語言上造成傷害,反而這種無聲的反饋會讓對方覺得你是很難以靠近的,不好溝通的,並且他會覺得你並不喜歡他,這個就是文化差異造就的不同。所以,對於出國的留學生而言,大膽的交流是你更快融入這個國家和生活的唯一的方式,只有你大膽的嘗試,才會瞭解更多,在國外的生活和學習才會更加順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