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丨郭麒麟:說我不專業的人,一定沒看過我的表演

文 │ 骨朵星番

跟郭麒麟的採訪約在了一個攝影工作室,剛剛結束時尚大片拍攝工作的他身穿西裝,收拾得利落挺拔,打過招呼之後端端正正在沙發上落座,開始接受採訪,態度非常認真,但氣氛相當輕鬆活躍。

专访丨郭麒麟:说我不专业的人,一定没看过我的表演

這種輕鬆不是因為郭麒麟特別能逗,或者回答問題時抖各種包袱,恰恰相反,臺下的他風格要內斂得多,會讓人覺得風趣幽默,又絕不沾所謂“臭貧”的邊,尺度拿捏精準。

這種尺度感其實是很難的一件事,而舞臺表演經驗豐富的郭麒麟做到了應付自如,也正是由於這個原因,《給我一個十八歲》中純情專一且極具喜感的秋水才被他演繹得那麼接地氣又活靈活現。

专访丨郭麒麟:说我不专业的人,一定没看过我的表演

對於喜劇表演來說他是專業的,對於影視表演來說他又是一個新人,在這個圈子裡辛苦跋涉多年,其實拋開“說相聲的”“郭德綱的兒子”“德雲社少班主”這些標籤,郭麒麟最熱愛的始終還是表演本身。

“非典型性青春劇”

這幾年青春題材影視劇可以說扎堆亮相,吸引了大量關注的同時,觀眾對於劇情的吐槽也越來越多,而且基本集中在“故事虛假,脫離現實”上。沒想到《給我一個十八歲》竟然被自己的男主角郭麒麟吐槽了一把,理由是“太寫實了,跟紀錄片似的”。

這部改編自作家馮唐小說《十八歲給我一個姑娘》的劇集,以秋水和他的發小劉京偉、張國棟三兄弟為主線,講述他們身上發生的關於友誼、愛情的故事。

在劇中,一切都按照生活最真實的樣子在發生,有慈父嚴母、筒子樓裡的家長裡短,有學校裡做不完的功課、惡作劇被老師抓住,當然還有讓秋水魂牽夢縈卻不敢表白的姑娘。

专访丨郭麒麟:说我不专业的人,一定没看过我的表演

“它不按套路出牌,是一個非典型性的青春劇。”說到戲,郭麒麟的興致明顯高了起來,“都說青春應該如何如何,現在拍的種類如此繁多,其實大體相像。很少有像這個戲拍的這麼真實,因為那個年代的人就是這樣的。”

而“真實”這個關鍵詞,也同樣體現在郭麒麟飾演秋水的過程中。除了惟妙惟肖地演繹出了秋水身上“北京小爺”的氣質和又皮又悶的青澀感,郭麒麟也用自己深入的理解讓這個經典角色有了新突破。

“秋水的叛逆就是社會認為好孩子應該是什麼樣的,他就叛逆著這個認知去做。”對於劇中秋水的“皮”,郭麒麟先是笑了,大概覺得和自己挺不一樣,然後開始解釋起自己的看法,非常認真地。

“都是正常青春期的衝動,就是因為荷爾蒙分泌太旺盛了,雄性激素的刺激導致他約束不了自己,但他也沒幹過什麼傷天害理的事兒。”

對於秋水來說,整蠱的戲碼也無外乎在課堂上扔張國棟的鞋、在樓梯上蹲守潑水誤淋英語老師、往茅房裡扔鞭炮誤傷教導主任,還基本上跑不掉,總在受罰。

专访丨郭麒麟:说我不专业的人,一定没看过我的表演

這仍然是每個人在青春期或多或少體驗過的真實經歷,包括秋水逐漸萌芽的青澀感情,也沒有被加上種種校園題材中的主角光環。

“我就是看中感情戲才接的這個戲,就是因為它是最真實的、無疾而終的暗戀。”郭麒麟在初中也同樣體驗過充滿小清新,然後、就沒有然後了的感情,顯然對秋水和朱裳之間那種朦朧青澀的小曖昧感同身受。

“但我就覺得我們這個戲這一點也好也不好,因為影視作品就是讓人們做夢用的,讓你覺得說不定某個平行世界真的發生過這樣的故事。我們這個就太寫實,跟紀錄片似的。”

可正是因為真實,《給我一個十八歲》這部劇才能引起這麼多觀眾的情感共鳴,郭麒麟飾演的秋水也讓網友紛紛回憶起了自己的十八歲,能夠演好一個現實生活中隨處可見的人物,才是對演技最大的證明。

“說相聲是滿足我表演慾望的工具”

接拍《給我一個十八歲》對郭麒麟來說是全新的嘗試,他更為大家熟知的身份還是相聲演員,同時這也是某些觀眾對他最深的刻板印象。

专访丨郭麒麟:说我不专业的人,一定没看过我的表演

“有些人就是覺得我演什麼戲都是說相聲,一看老感覺要出戏什麼的,放心,說這種話的人肯定沒看過我說相聲。”淡淡的無奈一閃而過,對此他更多的是坦然,“其他的都無所謂,星二代什麼的,都還能接受。”

郭麒麟今年22歲,距離正式在德雲社登臺卻已經有7年,對於當年選擇從學校退學的決定,他從來沒有懷疑過自己,“我認為這是殊途同歸,無論我學的什麼,那我還是想表演,還是想演出。”

“我那會兒選擇退學說相聲並不是因為我多愛相聲,是因為我愛表演,或者說我表演的時候還能把人逗樂了那我會更高興。”郭麒麟的這個答案倒是有些出乎意料,但在他心目中,他的表演從來不拘泥於相聲這一種形式。

“我三四歲的時候我爸在家裡留了一本笑話書,我就看,看完了之後到學前班給同學們講,那會兒就很享受站在人前表演的過程”。

“相聲是滿足我表演慾望的一個工具。”郭麒麟這樣給自己目前的主業下定義,口氣堅定眼神認真,“也由於小時候接觸這些東西特別多,我很熟悉它,也很喜歡它,而且關鍵是家傳,這個很重要對吧?我爸要是導演可能我也就不說相聲了。”

专访丨郭麒麟:说我不专业的人,一定没看过我的表演

從小就泡在相聲園子里耳濡目染,又確實熱愛表演,郭麒麟走上這條路可以說順理成章。但很多時候父母往往不希望子女再從事跟自己一樣的行業,受同樣的苦,但郭德綱是希望兒子說相聲的,郭麒麟反而是跟父親較勁的那一個,“我要是不叛逆,10歲就退學說相聲了。”

“他希望我幹這行,但因為我叛逆,我就告訴他我肯定不會幹的。但是叛逆了四年我突然覺得我這是跟我自己較勁,何必呢?我10歲的時候就想幹這個,正好他也讓我幹這個。”

但郭麒麟從來沒把自己就此歸類為相聲演員,他一直在尋找表演上新的形式和機遇,“你要單說相聲有點枯燥,因為畢竟相聲節目就那麼點兒,從過去到現在傳統節目一百多段,再創作的話一年能創作出一個優秀的節目,這就算一個非常非常高產的演員了。”

現在他也開始涉獵綜藝、電影、電視劇等等多元化的領域,進行各種嘗試,而不可避免地,他似乎始終難以擺脫“說相聲的”這個固有標籤。

专访丨郭麒麟:说我不专业的人,一定没看过我的表演

其實相聲作為一種傳統藝術,不管是從基本功上還是表演技能方面,都對藝人有著比普通影視演員更加嚴格的要求,遠不像部分觀眾認為的那樣站在臺上說段子就行。

然而這麼多年,想要轉變廣大觀眾心中留下的深刻印象實在不是一時半刻之功。

“我現在最希望的是大夥兒能看,不需要你認可我的辛苦,也不需要你認可我的勞動成果。”郭麒麟自嘲地笑了笑,心態倒似乎是一片平和,“我最怕的就是你不看就給我下了結論了。”

“我不覺得有多成熟,我只是不幼稚”

從為了表演而選擇相聲,到相聲、影視、綜藝多棲,事業發展得有聲有色,現在郭麒麟面對的最多的問題就是未來。年少成名、平臺堅實、前途無限,大家都好奇接下來他打算怎麼走。

专访丨郭麒麟:说我不专业的人,一定没看过我的表演

而郭麒麟的回答,可以用“不爭即是爭”來形容。對於自己熱愛的表演,他不拒絕任何可能性,剛演過單純調皮的秋水,又在古裝劇《慶餘年》中體驗一把豪門爭鬥,歷史題材、懸疑題材、關注弱勢群體的題材,如果有機會他都想試試。

“我對未來其實沒有太多規劃,就是儘量順從自己的意願,水瓶座嘛。”郭麒麟很接地氣地提起星座,揮揮手說得很隨性,“拍拍這年齡段能拍的戲就挺好,接戲也不能盲目地接,還是得接適合自己的。”

看似雲淡風輕,實際上郭麒麟給人的感覺遠不止於此。在演藝圈摸爬滾打多年,聽得多看得多的經歷給了他可圈可點的業績,也讓他比同齡人更顯沉穩,在採訪中更是金句頻頻。

“一個人的性格在他18歲和48歲基本沒有什麼區別,他18歲是那樣的人,到48歲心性上也還是那樣的人。”

“其實不是懷念老師同學,是懷念當時那個無憂無慮的生活,人們懷念青春、懷念學校就是因為在學校裡最純粹、最單純。”

专访丨郭麒麟:说我不专业的人,一定没看过我的表演

這些話細想頗有那麼幾分洞察世情的意思,可郭麒麟並不覺得這是老練的象徵,“成熟?我不覺得我有多成熟,我只是不幼稚。”

“你要說咱思維多縝密,各方各面想的多老道,沒有。人生經驗在這兒呢,你不可能說提前能夠止損,能夠預料到自己的這些事。”他搖了搖頭,臉上的笑容少年氣十足,“我只能做到不做傻事兒,不做幼稚的事兒。”

對於自己未來的路,郭麒麟沒有給自己劃下一個定規,卻很清楚該朝哪個方向走。

专访丨郭麒麟:说我不专业的人,一定没看过我的表演
专访丨郭麒麟:说我不专业的人,一定没看过我的表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