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公务员备考:资料分析最容易陷入的坑

2018公务员备考:资料分析最容易陷入的坑

在公务员考试备考的过程中,大多数考生对于数量关系都是头疼不已,也有好多考生因此也对资料分析产生了误解。在公考中资料分析一直占行测重要比重,资料分析也是备考过程中最有套路可寻的,掌握好每年资料分析中常考的公式学会灵活运用,对于拿高分是都有益处。但往往就是因为有公式可以套用,在考试的过程中考生经常会误入考官设下的陷阱,对题目中的资料信息分辨不清,一些公式术语混淆导致正确率下降,今天小编帮助大家整理了一些资料分析中经常会被大家混淆的术语。

2018公务员备考:资料分析最容易陷入的坑

同比与环比

同比:与历史同期相比较。

环比:环比实际上即指“与紧紧相邻的上个统计周期相比较”,包括日环比、周环比、月环比、年环比等。

百分数与百分点

百分数是用一百做分母的分数,在数学中用“%”来表示,在文章中一般都写作“百分之多少”。

百分点是指不同时期以百分数形式表示的相对指标(如:增速、指数、构成等)的变动幅度。

顺差、逆差

顺差:在一个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商品额大于进口商品额,叫做对外贸易顺差(又称净出口额、出超)。

逆差:在一个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商品额小于进口商品额,叫做对外贸易逆差(又称净进口额、入超)。

2018公务员备考:资料分析最容易陷入的坑

增幅、降幅、变化幅度

增长幅度即增幅:指的是增长率;

降低幅度即降幅:等同于“减少率”,本质是一种未带负号的“增长率”

变化幅度(涨跌幅):在题目中问到变化幅度/涨跌幅,最大/最小的时候,需要把增长率取绝对值进行比较。

2018公务员备考:资料分析最容易陷入的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