擎起“太原第一大桥”

擎起“太原第一大桥”

———北京城建道桥建设集团唐绪胆项目团队山西太原中环太行路互通立交桥工程建设回眸

本文记者 沈 健 王宏华

擎起“太原第一大桥”

褪去了2013、2014年北京城建道桥建设集团山西太原市场日夜抢工的硝烟,如今的北京城建道桥建设集团山西太原市场,同样没有半点的沉寂。

进入太原市场五年来,北京城建道桥建设集团山西太原市场市政道路工程先后承建了10多个项目,累计产值超过25亿元。2013年,首进太原承建南中环快速化改造工程二标项目,如今,这一标段的太行路互通立交桥部分,建成后仍然是太原的“最亮点,被称为“太原第一大桥”。

记者曾经只身赶赴太原,目睹了高铁站太原西站前,北京城建道桥建设集团唐绪胆项目团队承建的这座规模宏大、结构复杂的大型互通立交桥的英姿及其了解了它建设背后的故事。

擎起“太原第一大桥”

擎起“太原第一大桥”

擎起“太原第一大桥”

八个亿与一座桥

太原市,山西省省会城市,近年来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2013年,道路改造建设项目投入规模空前,围绕建设快速化城市环线道路的目标,开建了南中环、西中环、北中环等快速化道路改造工程。集团把握住太原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带来的 市场机遇,参与了南中环路2标等多项重大市政道路工程的建设。

南中环2标工程位于城市繁华地区,属于太原城市环线快速化改造项目,全长8.5公里、合同标价10.6亿元。工程不同于常规的项目,被分割为两个施工段,一个施工段产值大约占到6个亿,是跨线桥项目,一个施工段是互通立交桥项目,也叫南中环太行路互通立交桥,产值大约5个亿。两个施工段实际上是两个单体工程项目。且两个施工段不相接,中间隔了一个其他施工单位负责的3标段。

由于工程规模、位置、施工拆迁等原因,业主对2个施工段的工期等各项要求不一样。集团中标该工程后,组建了2个项目团队,分别承担两个施工段的建设任务。

跨线桥施工段,由叶昌任经理、王宾任项目执行经理,业主要求在当年10月建成投入施工。工程于2013年4月开工后,鉴于工期十分紧迫的情况,集团调集10多支队伍300多管理人员云集太原打增援,实现了10月份完工的目标,创出了不逊色于同台竞技的两家“中字头”央企的施工业绩,在太原市场一鸣惊人,迎来好评如潮。

互通立交桥施工段,工程全称为“南中环太行路互通立交桥”工程,集团组建了以唐绪胆为经理的项目团队,承担施工任务。工程于2013年7月开工后,因为拆迁不到位,迟迟没有施工进展,到2014年春节,才完成了1个亿产值的任务量。施工以来,拆迁一直是“拦路虎”,以施工促拆迁,且工程因太原市领导几经设计变更,发生了较大的增量,也增加了施工的难度,施工段原来大约占到5亿元的合同价,实际增加到了近8亿元。

一座桥,8个亿。使太原市南中环太行路互通立交桥,成为太原市到目前为止造价最高的桥梁工程项目,也成了山西省范围内造价最高的互通立交桥项目,同时,也是我道桥集团有史以来承建的最大产值量的单体互通立交桥工程项目。

擎起“太原第一大桥”

擎起“太原第一大桥”

上下五层四通八达

南中环太行路互通立交工程,采用全互通设计,到目前为止,在太原市在建互通同立交桥工程中,不仅是造价最高的项目,也是结构最为复杂、施工难度最大、涵盖市政工程内容最多的项目。

该互通立交桥的功能是把南中环和太行路连接起来,同时使南中环和东中环互通,东延至东环高速路,南延至龙城大街,另外,与太原高铁南站东广场相接。 工程施工内容多,任务量大,包括:道路工程、雨污水工程、涵洞、桥梁工程、电力工程、土方外运工程。其中,道路工程面积达7万平方米;主桥,长1.7公里,其钢箱梁4联、现浇混凝土箱梁37联;8条匝道,总长3.2公里;涵洞3条,累计长0.12公里,形成了上、中、下五层结构的立体互通交通。

其桥梁部分,桩基673棵、承台133座,墩柱143棵、箱梁41联。道路部分,路基、水稳、沥青分别铺设49779平方米,人行步道砖铺设10650平方米,路缘石铺设12600平方米,防撞墙、防撞护栏分别铺设1895平方米,中央隔离带、中央护栏分别铺设455平方米。污水管线铺设2140米,雨水管线铺设3062米,电力管线铺设1890米,电力隧道铺设1540米。外运土方量近50万方立方米。

为使桥梁交通达到最佳互通效果,太原市领导、太原市政府和业主单位太原市市政公用设施建设中心,多次研究并决策,对该桥梁的原设计几次进行了变更,在新增了一条长为800米、18跨的南沿高价桥的基础上,再次增加了分别长200多米、300多米的2条匝道。 使得该互通立交桥的造价由原来的近5亿元增加到约8亿元。本来就很大规模的该互通立交桥,建成后更加气势恢弘,成为名副其实的“太原第一桥”。

擎起“太原第一大桥”

最大桥梁桩基加墩柱总长达百米

如此大规模的互通立交桥工程,对应的一个个的施工新考验、新挑战。

五层互通桥梁,虎踞龙盘,曲折环绕,高高低低,从下往上到最上面一层,有10多层楼房高。对应的是梁施工中实为罕见的深基础、高墩柱施工。桥梁地上部分的墩柱最高达27.5米,地下部分的桩基最深达70米,地上地下墩柱和桩基总长近100米。且为大直径桩基,桩基直径达2.5米,仅一棵桩基的混凝土浇筑方量最多 达到320立方米,相当于16方的大方量混凝土搅拌车要拉20多车。

高墩柱施工,必须搭设高排架,最高排架高度达28米、宽9.5米。对原设计进行变更、优化后新增的 2条匝道,其中一条下穿了已经建成的最上面的一层桥梁,可在下穿施工中,受上层已经建成的现况桥面和桥区其他现况桥梁限制,施工场地十分狭小,可在这一区域有60棵墩柱,需要对应施工的桩基也有60多棵,其中2.5米直径的桩基6棵桩基,处于第五层现况桥下,从地面到第五层桥的高度为17米,满足不了30米高钻机的施工空间要求,钻机无法站位,项目部就在840米长的区位上,先下挖4米的土方,使第五层桥的桥下高度空间从27米增加到31米的办法,解决了空间不足的难题。

两个匝道的两联钢箱梁,共重1300多吨,分别下穿已经建成的第五层桥梁,施工难度更大,钢梁吊装施工时,钢箱梁吊装高度超过35米,由于场地有限,租用了两台600吨吨位的汽车吊进场,成功进行了施工。

擎起“太原第一大桥”

擎起“太原第一大桥”

汗水与智慧擎起“太原第一桥

品牌决定市场,实力和服务成就品牌。

承担太原南中环太行路互通立交桥工程施工的道桥集团唐绪胆项目团队,在施工中,敢于挑战,善于创新,越是困难越向前,越是艰险越有突破。

针对大直径桩基针对施工技术难点,项目团队的技术人员与桩基施工队、混凝土搅拌站和监理单位共同研究,采取 相应措施确保施工质量。在所浇筑的桩基混凝土中,加入缓凝剂,延长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为保证混凝土供应的连续性,千方百计压缩混凝土灌注的时间,使混凝土浇筑时间控制在6小时内。并对混凝土封底采用D300皮球内胆封底。做到增大存料斗尺寸,使之不小于2立方米,让2辆大方量混凝土罐车同时卸料,保证料斗内混凝土高度。结果,施工的桩基经检测,均达到了一类桩的质量标准。

太行路南延段桥面设计高度为太原高铁南站东广场地面的高度,整体桥梁结构均在现况地面以下,项目团队“挖路造桥”,最大挖深7.5米,红线宽度为50米(不包含放坡上口线),仅南延段挖方量近30万立方米。太行路南延段下部结构施工中,面对湿陷性黄土地质条件,所有结构下方均采用80cm厚的三七灰土,强化下步结构的安全。施工中,项目团队大胆探索和应用新工艺,在新增设的西向北匝道与老桥相接的施工中,采用T型钢板+GD弹性沥青混凝土柔性拼接装置,开创了太原地区新老桥相接施工工艺的先河。

由于施工范围狭小、交叉作业面多,桥梁、道路、热力管线、自来水管线、燃气管线以及绿化等专业施工管线施工,交叉进行,针对施工带来的工序问题、节点问题,协调配合好,他们科学组织,有序开展。拆迁一直制约施工,目前,由于灯泡厂和化学农药厂迟迟未拆迁,导致施工无法进行,他们见缝插针,主动协调促进拆迁工作的推进。尤其是面对资金困难,集团公司急工程所急,给于资金的增援,仅银龙混凝土公司在该项工程中垫付资金达2200多万元。项目经理唐绪胆、银龙公司现场搅拌站站长李杰等主要管理人员还从家中分别拿出10多万元用于工程急用。

擎起“太原第一大桥”

太原城市环线快速化改造项目太行路互通立交桥工程

擎起“太原第一大桥”

太原城市环线快速化改造项目太行路互通立交桥工程项目经理唐绪胆

记得当年,记者冒雨来到太原,亲眼见证了唐绪胆项目团队一年多来,在太原大地上树起的这座创造太原“桥梁工程规模第一”和道桥集团“桥梁工程规模第一”的丰碑。

该项目团队现有管理人员42人,统领着桩基、土方、管线、桥梁结构4支外施作业队,共有500多施工人员。到目前,总计完成工程量为桩基247棵、承台45座、墩柱50棵、现浇箱梁12联、钢箱梁2联、侧防撞墩2677米、侧防撞护栏3140米、中央防撞基础547米、中央防撞护栏755米、桥面铺装1904米、雨水管线1179米、污水管线994米、电力管线674米、电力隧道835米。另有三联箱梁正进行防撞墩、腹板梁钢筋等施工,南中环主线桥NP11-18轴两侧辅路正进行路缘石施工,A匝道AP04轴正进行桩基施工。总体形象进度完成产值量约5亿元。

在整个太原市场,集团除了南中环太行路互通立交桥工程正进行剩余工程的施工外,还有3.6亿的太榆路工程、1.3亿的南中环东沿工程、3000万的西渠路西干渠覆盖工程、1300万的热力工程,在太原市场的工程总量超10亿元,集团在太原市场的管理人员达到200多人。

记者分别采访了道桥集团副总裁兼太原工程总指挥陈瑞峰及其唐绪胆项目团队部分管理人员。他们表示,南中环太行路立交桥是太原市场规模最大、难度最大、资金压力最大的项目,承建该桥梁工程是挑战更是机遇,集团指挥部在集团的领导下,将率领项目团队勇于担当,迎难而上,攻克一个个施工难关,在集团去年取得辉煌施工业绩的基础上,为集团品牌增光添彩,交一份满意的施工答卷。

时间已经过去五年,南中环太行路立交桥早已建成通车。她采用全互通设计,上下五层,四通八达,把南中环和太行路连接起来,同时使南中环和东中环互通,东延至东环高速路,南延至龙城大街,另外,与太原高铁南站东广场相接。结构之复杂、施工难度之大、涵盖市政工程内容之多,项目造价之高,在太原市互通同立交桥工程第一次遇到,是名副其实的太原第一桥。如期建成后成为太原桥梁工程的一个最亮点。

唐绪胆项目团队为之作出了不小的贡献。

这之后,以唐续胆为经理的项目团队,在太原市场又先后在 西曲路、太行路南延等工程施工中,连战连捷,目前,新接了北营北路马练营路等项目,完成和在手的项目产值超过10亿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