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看衰地產的我,要唱多三四線?

因為我傻唄。

傻的人,都是一根筋,看到了一個跡象,就不顧其他內容。

我看到了啥跡象?先賣個關子。

而房地產,又一直都是“多空互搏、撲朔迷離”。

於是乎,預測房價成了一門玄學。

除了任志強,沒幾個人有底氣,敢說自己預測對了,過去十幾年的房價。

為什麼看衰地產的我,要唱多三四線?

但是,就算是傻子,也能看出來,過去一段時間,以及,接下來一段時間,很多三四線城市的房價,在上漲,以及還在繼續上漲。

我舉一個跟我最最最相關的例子:我的家鄉,18線小城市,旅順。

為什麼看衰地產的我,要唱多三四線?

前段時間辭職回家,畢竟是做房地產的,過一段時間不去售樓處就感覺渾身難受,小地方的售樓處,也是售樓處,於是就去了解了下旅順的房地產市場。

閒著沒事兒,截了個圖,寫了個知乎關於“2018年三四線城市房價還會漲麼?”的回答,目前有1.8K的贊同。

為什麼看衰地產的我,要唱多三四線?

後來,班級同學知道我回旅順了,就讓我幫他們列一個“旅順什麼值得買(房產版)”,2個月後,我再次打開了上面那個熟悉的頁面,結果,房價發生了有趣的變化:

為什麼看衰地產的我,要唱多三四線?

為什麼看衰地產的我,要唱多三四線?

為什麼看衰地產的我,要唱多三四線?

除了合生江山帝景,從待售時不靠譜的“周邊均價”,變為了在售的均價“4500”外,華潤的幸福裡漲了,灣德里華府清盤了,也漲了。

值得一提的,是華潤這個盤,剛好是我那個從小玩到大,最後考到大連市理科狀元,從清華土木畢業的好基友“攛掇”華潤的老闆拍下的地。

我問他:你讓老闆拍這個地,是為了造福旅順百姓呢?還是為了拉高旅順房價呢?

他:呸呸呸,我可不會那麼沒節操,拿著一塊地,單純是因為我在大連看了一圈之後,發現旅順的地還算便宜而已。其他的地方,地價都太高了。

劃重點:“其他的地方,地價都太高了。”


這讓我想到了之前在上海,我和另一個房企投資部的朋友的一段聊天:

他:羊總,最近這段時間我不看地,改看天了。

我:別總在天台上晃悠,小心腳上打滑。

他:你知道北京是最早開始限房價,競地價的吧?這個事情一出,全國都爭相效仿,也都是限制住了新房的入市價格,有的城市更狠,開發商先拍下的地,之後政府才出的限價政策,於是有的開發商直接就傻眼了,因為按照以前的成本,蓋出來都是賠的。北京還好,因為是首都,很多開發商為了品牌,所以即便是不賺錢,也會把控質量,但三四線,為了利潤率,那個成本就真的是一降再降了。然後蓋出來的房子質量差、沒人買,又都是我們這群投資狗背鍋。”

看到他二十七多歲的臉上流露出了七十二歲的愁容,我覺得自己太對不起他。正想安慰他時,他繼續說道:“所以這段時間我們都不怎麼看地了,直接去併購那些地方的、小的、有土地儲備的房企,這可輕鬆多了,之前瘋狂的時候一個月看十幾塊地,現在就需要談一兩家企業,嘿嘿。”

壞了,白替他操心了,還準備在他被亂刀砍死時照顧他妻兒呢,看這架勢,估計過段時間他都可以養我了。

“但是,地主家的餘糧也不多了。小企業的土地儲備越來越少,未來的房地產真的越來越難,運營跟不上,硬是降成本,只能犧牲質量,最近我是真的不敢買房子了。”

劃重點:普遍地價高,一二線城市又限價。

我之所以認為未來一段時間三四線房價一定會繼續漲下去,是因為:

一二線城市限購限貸限售,投資需求外溢,這是“求”的變化;

一二線城市房價限價,房企拿地困難,獲取利潤更困難,拿地需求外溢,這是“供”的變化。

供和求都變了,而三四線的地方gov還沒吃飽,自然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所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