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有多难搞?中国下马歼-13,从国际黑市上引进两台R-27

一直以来,发动机都是中国航空工业难以攻克的高峰。全世界,能够制造高性能航空发动机的国家,亦是屈指可数。要想真正摘取航空工业上这颗最璀璨的珍珠,没有数十年的技术积累,还真不是轻易能够解决的。在航空发动机的研制过程中,中国一路披荆斩棘,其中之艰难困苦,只有中国航空军工人,最深有体会。

发动机有多难搞?中国下马歼-13,从国际黑市上引进两台R-27

在1978年,中苏关系恶劣,中国发动机难以得到苏联的技术支持。因此,中国另辟蹊跷,从埃及曲线引进一架米格-23MS战斗机,同时获得了两台弱化出口版的苏联图曼斯基R-27F2M-300发动机(原版R-29-300)。这也是中国首次接触到大推力歼击机发动机。当即,中国便定了涡喷-15发动机研制项目,对R-27F2M-300发动机进行仿制。

发动机有多难搞?中国下马歼-13,从国际黑市上引进两台R-27

米格-23MS

可苏联为了防止技术泄密,专门对R-27发动机进行了特殊设计,这给中国仿制造成了不小困难。尽管如此,涡喷-15发动机的仿制工作还是进行了很顺利。当时,国内拥有的成熟发动机不多,经过对比后发现,如果用涡喷-15发动机装配歼-13战斗机,歼-13战斗机的性能将得到显著提升。于是,涡喷-15成为了歼-13战斗机的核心配套项目。值得一提的是,歼-13战斗机的外形酷似美国F-16战斗机。如果歼-13研制成功,后面也就没歼-10什么事了。

发动机有多难搞?中国下马歼-13,从国际黑市上引进两台R-27

歼-13战斗机

但很快,经济建设被提到了第一顺位,军事为经济让步,歼-13被迫下马。作为配套研发项目的涡喷-15发动机也被终止研发,半途腰斩。到1983年,涡喷-15发动机因技术简单,稳定可靠,推力大的特点,被选入歼-10战斗机的动力装置。可这时,中美进入蜜月期,中国对涡扇发动机产生了更深刻的理解,希望研制先进的涡扇发动机。

发动机有多难搞?中国下马歼-13,从国际黑市上引进两台R-27

R-29发动机

当时的现实是,涡喷-15发动机尚停止在图纸上,还没有完全成型。歼-10战斗机也是刚刚开始设计,远没有到达制造原型机的地步。既然都要重新开始,那又何必拘泥于旧技术?于是,中国立足于长远,在1987年,立项WS-10发动机,不再一味仿制苏制R-27发动机。同时,为了上个双保险,中国在1990年,通过欧洲特殊渠道,又引进两台原装全新R-29发动机。

发动机有多难搞?中国下马歼-13,从国际黑市上引进两台R-27

首架歼-10原型机

这个过程就比较离奇了。由于苏联处于崩溃的边缘,内部已经千疮百孔,但中苏关系尚未完全修复。中国通过一家“国际掮客”私人公司,以280万美元的价格,引进两台R-29发动机。这家由一个奥地利人控制的私人公司爆发出了惊人的能量!中方派遣了四人专家组,经苏黎世转机抵达维也纳,在现场验货后,确认交易。随后,该公司直接从波兰空军租用一架安-12运输机,经过苏联国境,最终成功降落到中国沈阳!当中方人员回国在沈阳下飞机时,那架安-12运输机早已停在沈阳机场。

发动机有多难搞?中国下马歼-13,从国际黑市上引进两台R-27

安-12运输机

一家“国际掮客”公司,直接使用军方运输机,走私两台苏联航空发动机,还明目张胆地飞过苏联领空,这其中,得打通多少条渠道?这充分证明了苏联内部已松垮不堪,摇摇欲坠。不过,国产WS-10发动机研制顺利。苏联解体后,中俄关系的改善,也让中国成功引进数量充足的AL-31F发动机。原本计划作为过渡的两台R-29发动机失去了价值,被存进仓库蒙灰。

发动机有多难搞?中国下马歼-13,从国际黑市上引进两台R-27

通过这个小故事,我们也能感受到,中国的航空发动机之路,走的是有多么艰难。网上不少喷子总喜欢拿中国发动机来说事,殊不知,没有千锤百炼的技术积累,又怎能徒得宝器?中国军工人上无愧于祖国,下无愧于百姓!如今,WS-10B的研制成功,让中国拥有了首台国产矢量推进航空发动机。相信不久以后,中国最高级别的WS-15矢量发动机也将横空出世,助力中国航空工业迈入全新的台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