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財務報表上識別應收帳款真僞

保理全稱保付代理,是指賣方將其現在或將來的基於其與買方訂立的貨物銷售或服務合同所產生的應收賬款轉讓給保理商,由保理商向其提供資金融通、買方資信評估、銷售賬戶管理、信用風險擔保、賬款催收等一系列服務的綜合金融服務方式。

從財務報表上識別應收賬款真偽

我國保理業務起步較晚,也與國際保理業務存在一定的差異。目前市場上主要存在兩大保理主體即銀行保理和市場上的商業保理。商業保理業務性較強,但是我國目前的銀行保理重點仍是在傳統風險管控上。但是無論是商業保理還是銀行保理,其業務核本質都是商業貿易中以託收、賒賬方式結算貨款時,賣方為了強化應收賬款管理、增強流動性而採用的一種委託第三者(保理商)管理應收賬款的做法。

因為銀行保理業務的審核較為側重於傳統風控,在識別客戶企業的應收賬款質量風險上是可以以財務報表的數據作為依據。我們就來看一下財務報表在保理業務中是如何暴露出企業的真實信息的。

其一,但愜意的財務報表上銀行融資大幅增加時,非銀行融資的其他長期借款餘額也在同步增長。這說明該企業在向銀行申請融資的渠道可能出現了問題,而且很有可能同時在向民間舉債借貸。

從財務報表上識別應收賬款真偽

這對於側重於傳統風控的銀行保理業務而言存在風險的。

其二,企業的“應收賬款”額度佔到了銷售收入的一半以上!應收佔款佔據企業銷售收入佔比過高已經造成了嚴重的財務風險。表示該企業的應收賬款賬期過長,加劇了應收賬款逾期的風險。

其三,報表中“無形資產”的價值認定問題。是指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沒有實物形態的可辨認非貨幣性資產。但是能夠作為融資標的的無形資產必須具備能夠從企業中分離或者劃分出來,並能夠單獨或者與相關合同、資產或負債一起,用於出售、轉移、授予許可、租賃或者交換的屬性。如果報表中的無形資產不具備上述條件,則可以認定無形資產的價值無效。

從財務報表上識別應收賬款真偽

其四,財務報表數據顯示,企業的總資產增長,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無形資產和長期投資也都在增長,現金反而是減少的,而銀行借款是增加的。由此可見,表面上看該企業的業務是在增長,但是企業應收賬款的質量並不理想,所以這家企業不適合做保理業務。

當然,保理業務僅靠企業提供的財務報表進行書面審查是不夠的,銀行客戶經理還必須對企業進行實地調查核保。如果無法瞭解到企業融資的真實需求,那麼其應收賬款的可靠性也將大打折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