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全球贸易战真的爆发,应该买入哪些资产避险?

ELF12


中美的贸论述还是比较温和的,只是蹭个皮,没有到伤筋动骨的地步,因为中国和美国都是大国,TNT当量都比较大。

但是对于其他小国,美国是根本不会客气的,当下,土耳其就是一个例子。前几天美国表示,对土耳其更大规模的限制正在路上,由此引发土耳其本国货币-里拉崩盘式暴跌。

2018年以来美国和土耳其相互对不上眼,瓜葛不断,里拉跌幅近40%,这意味曾经的中东第一经济大国,接近一半的GDP忽然就蒸发了,具体的说就是成千上万的土耳其家庭的财富蒸发了。由此可见,在一切还未发生前,做一些风险规避性的投资还是非常必要的。

那么投资哪些资产才能真正的有避险作用呢?首先肯定不能是里拉或者以里拉为基础的金融产品。因为里拉的信用度已经开始下降了,不再具有名义价值。

黄金和美元是一个很好的方向,不过普通人要想将里拉换成黄金和美元也是不太容易的,因为这两样东西也是解决目前土耳其经济的关键,属于稀缺管制产品。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也频频呼吁人民将手中的黄金美元换成里拉,如果这两样东西没用,土耳其也不会急切的想要把他们集中起来。

然后就是投资固定资产,比如优质的地产资源,购买土地,收藏品、艺术品等保值、增值能力强,其价值不受里拉波动影响的产品。股市肯定是不行的,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海没有因经济困难而让全民收益的股市。

土耳其国内的股市不行,但国外的股市是可行的,这种理念类似于持有土美之外的第三方货币,因为即使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第三方货币的保值能力肯定要比当事方强,其原理就是风险转嫁,由第三方对不可预见的风险买单,类似于我们的保险。

不过这也是很有难度的,因为不管转换哪种外币,投资哪种股市,目前都绕不开美元,你有风险意识,别人也有风险评估,做冤大头的事,除非是感情深或者特别需要。

总之,规避风险的投资方法是有不少,不过都是天花板,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静静的等待财富蒸发是唯一能做的,这就是本质。






徐徐成翔


这一次美国总统特朗普似乎有点过于激进了,一边想与中国大打贸易战,另一边又与自己的盟友在贸易问题上有纠葛。可能特朗普对自己的盟友只是要求其减少对输美商品的过大的顺差,而对于中国来说,特朗普团队是不希望看到中国高端制造业拥有强劲崛起的实力。

不过,现在说全球贸易战难以避免,恐怕还为时过早,因为对于特朗普来说,能通过棒喝贸易战的手法,来要求对手在谈判桌上做出更大让步,这恐怕要比大打贸易战要划算得多。所以大家现在还可以静观时变,不用太紧张。我们还要看看中国政府在开出一系列应对反制措施后,特朗普的态度是否有所软化?

如果全球真的爆发贸易大战,或者发生全球性经济危机,我们该咋办?目前房地产市场价格存在泡沫,肯定是不能再投资了。股票市场我劝大家也莫投,因为目前A股指数的底部还没有探完,你要说拿着人民币避险,也可以,不过下半年人民币小幅贬值的概率是非常大的。所以,我建议还是分散投资,互相支持的投资策略为好,投资者既可以买入一部分美元,同时也购入相对规模的欧元,当然,你还可以买点1300美元/盎司以下的黄金,此时的黄金风险也不是太大了。

为什么要开出这样的方案呢?美元好,欧元就会不好,这两种货币是翘翘板的效应,恶劣的全球经济危机时,摸不清形势的情况下,一部分买美元,一部分买欧元,这样不管谁好,都是可以对冲风险的。现金为王没有错,那要看你持有什么现金了。剩有就是购买一些黄金,因为国际金价从2011年1900多美元/盎司跌到现在1300美元/盎司以下,你就算买入,现在也不会亏死掉,那肯定比叫你炒A股更靠谱,正所谓危机时刻买黄金避险。


不执著财经


随着特朗普政府一而再,再而三,四处出击,最终宣布对中国出口商品征收关税,道指大跌,港股,A股大跌。

贸易战看来真的越来越近,第一个呈现的特点就是股市动荡。

这其实就是国家层面的价格战了,公司之间打价格战从来都没有赢家,国家之间打价格战,多次历史证明是一种自损行为,同样不可能有赢家。

资产如何避险?

首要原则一定是:投资组合多样化。

既要有股票,也要有黄金、债权。现在是股权新时代,不会说三五年一阵分吹走,那么,参与到新创公司的一些投资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买股票的话,一般而言,科技受关税的影响较小,投资高科技小盘股是一个选项。

投资国内市场足够支撑的公司股票,比如中医药股等。

在贸易战的乌云笼罩之下,在中美两极对撞风险下,在这种互相充满敌意的环境中,黄金的表现会比较安全。即便现在区块链当道,各新创公司用发币来拓展各自的想象空间,但即使会加速进入加密货币时代,贵金属仍被视为是一种安全的价值储存手段。

需要提醒的是,这次美国针主动发难中国,提高关税是一方面,限制对中国出口高科技产品是严厉且更将长久施行,是更关键的一面。美对华高科技产品的出口限制是中美赤字的重要根源。

我们能看到国家层面的应对战略,中国的出口市场将发生转移,从欧美为主转向一带一路、丝绸之路以及亚太地区。

毫无疑问的是,美欧等当今发达的一些国家掀起了逆全球化风潮,但它们不能逆全球出口复苏、尤其新兴市场需求回暖的向好格局。

这是资产的另一个重要出处:一带一路,印度、巴西、埃及等新兴国家。

最后需要提醒,没有一个大国的崛起能轻轻松松、不经历斗争而所能成就了。

主动躲避美国发起的贸易战,全盘迎合,是不可能打造出自己的竞争力和优势的。

当下,中国处于绝好的升腾之势,化各种限制为良机:再次更加紧迫地完成质量的升级、创造的升级、管理的升级,再创造出一个改革开放40年的黄金期来。


财经作家邱恒明


先稍微回应一下:

1、 持有人民币?

因为汇率本质是货币的价格信号,如果这个信号出现扭曲,对全球的投资行为都会出现扭曲。而特别在贸易战中,以汇率贬值来应对更是不可行的。我还是维持之前的判断,在未来一段时间之内,中国央行将会维持人民币汇率的相对稳定,会有上下波动,但不会出现大幅贬值也不会大幅升值;

2、 美元?

由于美国巨大的债务问题、政府天文数字般的赤字问题,尽管最近一段日子,美元指数走强,但从长期来看,美元指数是在不断下跌的(只要回顾一下前5、60 年的美元指数历史走势就知道了)。

近来由于美联储进入货币紧缩周期(加息+缩表),使得利息上升,但同时,债务负担就会更加加重,因此,美元指数走强只是短期的,而不是长期的趋势;

3、 黄金?

长久关注我的网友都知道,我从五年前就开始反复警示黄金将在漫漫熊市之中,尽管,黄金和美元有负相关的关联,但这个因素的比例太低了,美元指数再弱也无法支撑黄金价格。最多买入少许作为避险之用,指望增值、甚至哪怕保值都别想了;

4、 正好在之前回答《现在拿100万做投资,有什么好项目吗?》(https://www.wukong.com/answer/6577270601331769608/)中提及,“此一时、彼一时,已然时过境迁,切勿刻舟求剑。正因为前几十年货币的超高速发行,使得各类资产(房价、大宗商品等)的价格处于高位,而在当前全球货币政策进入紧缩周期的大背景下,钱存银行(特别是大额高息定存)、或是凭证式国债,恰恰不错的理财选项……”

最后,再次强调,当下“现金为王”。

篇幅有限,点到为止。

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更好的意见吗?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陈思进


首先,贸易战能不能爆发,现在还不好说。一方面,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要对进口的钢和铝征收高关税,这让包括欧洲盟友在内的美国贸易伙伴一开始大为光火,当然也包括中国在内,不过中国向美出口的钢、铝数量并不大。另一方面,特朗普又玩弄“两面派”做法,对一些“求饶”的国家进行豁免。可以说,特朗普这种既打又拉的做法将其商人总统的特质表现得淋漓尽致,也可以说是一种手法和技巧。

在接下来的几周时间内,特朗普可能要公布有关“301调查”的结果。“301调查”主要是针对中国的贸易行为,包括中国在技术转让等知识产权领域的做法。

外界普遍预测中国接下来将采取的举措,有人预计这将引发中美之间的贸易战。但是,长期跟踪美国经济政策的【小哥哥】认为,鉴于目前中美经贸关系的紧密程度,中美之间爆发贸易战的可能性不大,且贸易战也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做法,中国也可能采取反制措施。

再来回答第二个问题,如果真爆发贸易战,甚至是深度贸易战,从金属到能源可能都会受到影响,工业大宗商品也将遭受负面冲击。

因此,【小哥哥】建议,应尽量避开商品生产企业的有关股票,可酌情选择包括服务业在内的其他行业股票。与此同时,要减持对国际供应链依赖程度较高的行业板块,例如汽车及零部件等。

但对于作为避险资产的黄金和白银等贵金属而言,其作为贵金属的避险属性可能会因此凸显。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择机加仓,可能不失为一个明智选择。


摩羯财经


全球贸易战雏形已然成形,美国一系列关税政策,令全球爆发贸易战的预期升温。

美国实行贸易保护主义,而且与世界上主要经济体都开始实行关税惩罚,其实就是世界性贸易战的前兆。如果完全爆发,显然经济危机不可避免。

所谓覆巢之下岂有完卵,在贸易战爆发之后,世界上没有安全地带。要实现资产避险,是一个很有讲究的问题。

首先是购入黄金,是一个不错的避险策略。黄金向来作为一个避险工具,是最受欢迎的。大家都奔向黄金,黄金价格自然坚挺。

其次是买入国债。

在经济上升期,国债不是高收益的品种,但在经济危机的时候,国债还是具备不错的避险功能。

第三是消费、军工类股票。

设若经济危机爆发,那么股票基本要跌得惨,但不是所有的股票都没有价值。

中国经济核心就是三驾马车:投资、出口、消费。在目前阶段,投资已经过剩,这方面要谨慎处理;贸易战冲击的就是出口,那么要保持国内经济健康发展,只能提高内需,消费类股票在危机爆发之时,必然会受牵连暴跌,但这类股票值得拥有,因为内需率先有益于消费类股票价值增长。然后是军工类企业股票,这是国家安全的保障,也会在危机爆发时得到追捧。


波士财经


悟空,说实在的,最近真得让人紧张,是不是全球贸易战要爆发,看从哪个角度来观察,如果这个世界上两个体量最大的经济体爆发贸易战了,算不算全球贸易战爆发,我想是的。

从特朗普这次的动静来看,美国对多国尤其是中国的贸易战才刚刚开始,而不是结束。有很多人分析特朗普只是为了中期选举,只要中国能帮他减少1000亿美元贸易逆差,这次风波很快会过去的。是这样吗?估计够呛。

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一直试图对中国的发展进行遏制,此事因2001年的911事件而中止,美国进而想利用WTO来打垮中国的产业,结果没成想中国顺势成为世界工厂,成为全球化最大的赢家。所以这才有了这两年的去全球化,才有了美国退出TPP,因为它不想看到也不愿意接受中国继续从全球化中受益。

这次贸易战的大背景是近十年的货币宽松,现在各国都开始着手收缩流动性,全球的资产价格都将面临重估的问题,贸易战无疑会进一步加剧重估风险,因为它会导致一批上市公司的业绩发生重大变化。可以这么说,如果更多经济体宣布加入贸易战,接下来将没有多少安全的资产,毕竟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有分析认为,当前全球范围内出现的强人政治,经济面临的问题,与一战二战爆发前很相似,贸易战容易蔓延成局部的战争冲突。如果真是如此,比较好的避险资产应该是黄金了,军工、能源类的股票应该也有一定的获利机会。


富凯财经


看哪些资产能避险甚至逆势上扬,还是要先看看双方贸易战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

我们先对事件进行一下回顾:

美国于4月3日公布的301征税清单,其中建议扩大对中国的进口征税范围主要涉及航空航天、机器人和机械、信息和通信技术等行业,包含约1300个独立关税项目,总规模约为500亿美元。相对于从 3 月 23 日起,特朗普对从中国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加征的关税,本份清单所针对的产业显然更加敏感。一般认为美国本轮关税所针对的,正是中国政府的中国制造2025规划,从而维持其在经贸、科技等领域的绝对地位。4月5日,特朗普又发出再增加对1000亿美元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的恫吓。

中国于4月4日发布对美国的关税反制措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的征税清单中包括对原产于美国的大豆、化工品、汽车等14类106项商品加征25%的关税,涉及金额约为500亿美元。实施日期则尚待公布。对于新增1000亿美元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的消息,商务部和外交部也透露出更大反击的决心。

所以,从双方较量的内容上来看,受影响较大的主要是农业、钢铁、机械、交运、高科技等领域。可想而知,中国所增加进口关税的行业,国内相关企业更可能受益,如农业、大飞机等,此外,黄金作为避险资产,军工作为国家安全保障,这些行业也将受益;美国蓄意增加关税的行业,如中国制造2025相关的高科技行业以及中国对美出口比例较大的行业,则有可能收到冲击。

自贸易战成为热点以来,虽然尚未正式打响,但市场实际上已经发生了剧烈反应。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天相关行业的市场变化情况来预测,一旦两国未能谈判成功,贸易战果真到来,这些行业将会发生怎样变化。


农业相关:

国防军工:


国际金价:

以上三个板块在最近均表现出上扬态势,其变化其实也比较合理,容易理解。在农业方面,中国打出“大豆牌”,一方面是因为中国市场是美国大豆第一大出口市场,美国大豆的出口总量约有62%是销往中国市场,对其征税无疑更有分量。另一方面则是考虑到美国对中国整体上是贸易逆差,但在农产品上却是顺差,对进口大豆的征税对国内农产品无疑是利好机会。军工板块比较特殊,似乎任何国际形势有混乱趋势的时候,军工板块都有上升的潜力。贵金属作为避险资产,早有乱世买黄金之美誉。在以后贸易战进行中,若无其他变化,这三个领域的上扬趋势有望继续保持。

汽车行业:

钢铁行业:

汽车与钢铁板块行情到目前为止一直不乐观,特朗普从3月即开始对钢铁的征税想必造成一定影响。至于高科技行业,美国加征关税虽然会可能对中国造成一定冲击,但由于国内中国制造2025等相关扶持政策的影响,其未来发展态势尚未可知。事实上,高新技术的众多细分子行业这几日的市场走势也上上下下,并未趋同。乱世之下,千年之机,此次美国发动“贸易战”,或许反而会成为国家大力支持科技企业,往中高端方向发展走的好时机。若能加紧完成产业升级,再创造出40年发展的黄金年代,也是可期之事。

话说回来,股市一向不乏风险,尤其是贸易战的冲击下,投资股票资产更是冒险行为。未来短期内形势不明朗的行业自然应该避而远之,即使是可预测的行业,在乱世之下,其变数也会大大增加。特朗普的“任性”人所共知,指不定哪天脑筋转个弯,谁知道又会玩出来什么花样呢?所以小编个人认为,黄金等贵金属还是最好的避险资产,军工企业相关的也可以入手,至少看不出有大跌的趋势。其他的,还是慎之再慎为好。


愉见财经


如果世界两大经济体之间开打贸易战,无异于爆发一场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来临时,最基本的投资策略是,将投资目标转向避险资产。

避险资产就是股市、汇市等风险资产以外的资产。 避险资产指的是随着市场变化,价格不会波动太大的一类较为稳定的资产。常见的避险资产有美元、黄金以及经常会被忽略的国债等。

经济危机爆发时,一般这个时候资金会离开股市,离开汇市里的非美货币,也会离开商品市场,而去买美元,去买国债以期获得保本的固定收益。 即使碰到美国金融危机,市场还是倾向于持有美元,毕竟它还是全球结算货币,是硬通货。

避险资产的主要魅力在于避险,所谓"乱世买黄金"。这只是保值和容易变现而言,覆巢之下,指望增值,不可能。



看上图,08年金融危机黄金价格也是下跌的。

………………………………………………………………

关注“史晨昱”,换个姿势聊财经。


史晨昱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高盛称,市场正在经历重大变革,黄金美债一样在劫难逃!


昨夜,特朗普突然解雇美国前国务卿蒂勒森,为市场投下一枚重磅炸弹。道指收跌170点,美元一度跌破89.60,创五日来新低。与此同时,黄金借机反弹,隔夜金价在10点左右拉升超15美元。


面对市场的动荡,美债、黄金以及日元、瑞士法郎等避险货币通常都将迅速“上位”,成为人们的可靠后路。但高盛却在3月12日的一份报告中警告道:这种方法以后再也行不通了,交易员们已无处可藏。


高盛指出,自今年年初开始,美债与其他避险资产的表现开始背道而驰。而就在2017年,他们还步伐一致。彭博社分析称,尽管债券通常会为股票投资者提供缓冲的机会,但随着全球央行逐渐减少QE并加息,美国政府还在大举借贷,因此选择债券或许不会十分奏效。

彭博社还指出,受日本央行继续采取货币刺激政策影响,日元或许也不太可靠;而在今年1月初2月末美股抛售波及全球的情况下,黄金早已一败涂地。


在报告中,包括Ian Wright在内的高盛策略师警告道:


近来,没有任何避险资产,也没有任何其他资产或股票门类与恐慌指数VIX呈正向的波动关系,与10年期收益率呈正向波动关系的资产也十分稀少,这令分散化投资感到绝望。

另外,高盛还表示:

随着利率上升,在现金领域寻找有效对冲将继续变得困难重重;非通胀性增长的“金发女孩”经济逐渐消失;通过衍生品交易进行的主动风险管理对于投资组合而言将变得更为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