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干預,牛爸如何將自閉兒培養成三好學生和數學狀元

牛爸是一位在深圳工作、生活的工程師,牛牛2010年9月出生,2012年10月確診為典型自閉症,牛爸於2012年底開始學習和實踐自閉症干預,於2013年3月翻譯了早期丹佛模式的專業人員用書和家長用書,把其中的精華部分做成電子文件在全國分享,幫助眾多的家長。

從2013年3月到2015年4月,牛爸和牛牛一起完成了所有早期丹佛能力列表中的目標,牛牛於2014年9月上幼兒園,2017年9月上小學,而且成績優秀,一年級上學期獲得“三好學生”及“數學小狀元”等稱號;同時有自己的朋友圈,和小夥伴們維持良好的關係。

六年干預,牛爸如何將自閉兒培養成三好學生和數學狀元

牛爸從2017年初開始,在早期丹佛模式創始人ROGERS教授所在的Mind Institute,UC Davis Health 報名早期丹佛認證課程,已經完成了兩期課程,現在正在學習最後一期,預計2018年年底可以拿到早期丹佛認證。

牛爸在美國學習期間,ROGERS教授聽牛爸介紹了自己的情況,對牛爸的努力和成果表示讚賞和肯定,鼓勵他幫助更多的孩子和家長。

在五年多的干預過程中,牛爸舉辦了多次早期丹佛模式講座,在線上和線下為很多家長答疑,提出干預方面建議,為推廣早期丹佛等科學干預方法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今天,牛爸也將自己在這幾年與自閉兒共同成長和鍛鍊中積累的經驗通過孤獨症網微信公眾號分享給更多的星兒家長,希望和大家互相交流,提高干預能力,一起創造美好生活。

本期開始,我們編髮牛爸在陪伴牛牛六年干預歷程中的經驗之談第一期。他也非常感謝孤獨症網給他提供這樣一個分享自己干預歷程心得的機會,對過去將近六年的干預過程做一個小結,希望能給家長們一些啟發和幫助。

不要悲傷,立刻開始干預就會有驚喜

牛牛是我唯一的孩子,出生於2010年9月,2012年10月在深圳婦幼保健院確診為典型孤獨症,後來萬國斌博士判斷是中度,確診後萬博士給我們講了一堂課。掃盲自閉症知識,指導家長怎麼幹預,其中我印象最深的一句是:我所見過成功的家長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刻苦學習、勤於干預、善於思考。

這句話一直激勵著我,我也想把這句話分享給大家。

我們在震驚、悲傷的之餘,立刻開始學習和干預,也在機構報名排隊。我們在這個階段,就是儘量地逗牛牛玩,包括各種肢體遊戲、有玩具的遊戲,而且強度很大,基本上是覆蓋了牛牛所有清醒的時間,牛牛很快就有了變化,我記得他每個星期都會和之前不一樣,到了一個月的時候,我們已經隱隱約約感覺到牛牛是可以帶出來的。

我一邊干預,一邊看書、聽講座,尋找最好的干預方法。

六年干預,牛爸如何將自閉兒培養成三好學生和數學狀元

2013年2月,我想起了萬博士在新家長培訓課上提到有一個比較新的早期丹佛模式,在美國被評為自閉症研究當年十大突破之一。

當時還沒有中文版的書,我把英文原版的兩本書買回來,先看專業人員用書,一邊看,一邊讚歎,我非常認同早期丹佛的理念,就是既要強調情感和關係,又要有計劃有目標的進行干預,我決定自己以早期丹佛作為主要的干預方法。

我邊翻譯邊開始使用早期丹佛進行干預。

到五月初,專業人員用書看完了,我把其中的精華部分寫成電子文檔,在網上共享,這是國內第一份中文版的早期丹佛資料,雖然因為各種原因,那時候認識和認可早期丹佛的家長比例還不大,但還是有很多家長因為這份文檔學習和使用了早期丹佛模式。

牛牛初期的干預時間的構成基本上是這樣的:每週去機構10到15個小時,上課形式包括個訓、感統、地板時光、小組課、RDI遊戲課,其他時間主要由我做干預,干預的方法就是早期丹佛模式.

我每十二週做一次能力評估,根據評估結果做接下來十二週的干預計劃,把這份計劃打印出來貼在牆上,隨時干預、隨時記錄。我的計劃比教材上要求的內容要多,但到了每個十二週結束的時候,基本上都能完成,剩餘幾個就放到下一個週期計劃裡去。

質的飛躍,牛牛可以進入普通幼兒園

這樣做了幾個週期,牛牛已經有了質的飛躍,他在不同領域都有穩定的進步,三歲時,我們送他去一個早教機構上課,開始他很抗拒,慢慢地可以讓我們陪著他上課,後來就能自己上課了。四歲的時候,牛牛已經快完成第七個十二週計劃了,這時候,他能力接近四歲的普通孩子,我們預計他上幼兒園應該沒有問題了。

送去幼兒園的時候,我們沒有告訴老師牛牛的問題,只說因為剛上學,不適應,暫時上半天。牛牛除了剛開始的幾天有跑出來的情況,後面適應得都很好,老師反應除了比較內向,沒有別的什麼問題。

四歲半時,牛牛完成了八個週期的十二週計劃,把早期丹佛模式裡所有的能力都掌握了。我們請梅知老師做入戶指導,他和牛牛共處了三天以後告訴我們,牛牛是他二十多年教學裡看到的干預痕跡最少的孩子,建議我們可以全天上幼兒園,我們按梅知老師的建議做了。

尋找玩伴,開啟新的融合之路

一段時間後,我們覺得是時候給牛牛發展玩伴了。

經過努力,我們找到一個合適的人選,是牛牛媽媽同事的兒子一一,他比牛牛小11個月,在一一四歲生日會上,我們正式開始了牛牛的融合之路。

一一是一個性格開朗、語言能力很好的孩子,牛牛和他經過磨合,慢慢都喜歡和對方在一起玩了。後來一一他們還搬家到我們小區,牛牛和一一共處的時間就更多了,到現在他們已經成為好朋友,每週末都會在一起玩。

六年干預,牛爸如何將自閉兒培養成三好學生和數學狀元

一一成為牛牛的固定玩伴,對於牛牛的融合起到了最關鍵的作用。

牛牛七歲時上了我們小區裡的一所公立小學,我們同樣沒有跟老師說明牛牛的情況,牛牛上學以後表現不錯,遵守紀律、尊敬老師、和同學和睦相處,讓我驚喜的是他成績也很好,三門成績總是能名列前茅,一年級的兩個學期都獲得了三好學生的稱號。

上小學以後,我們也設法幫他發展同學裡的玩伴,林林成了最好的人選。他也是牛牛媽媽同事的兒子,比牛牛小半歲,他的性格更加溫和,對人也更和善,牛牛很快喜歡上了他,這樣,林林就成為了牛牛的第二個固定玩伴,牛牛在班上最喜歡的男生一直是林林,而最喜歡的女生是琪琪。

琪琪是個熱情的女孩子,牛牛放學以後經常會和她還有其他同學在校門口玩一會兒,慢慢地她也成為了牛牛的固定玩伴,每週末都會和牛牛一起玩。

尋找興趣,建立孩子良好的世界觀和快樂感

牛牛的能力提高以後,我們開始給他報適合的興趣班,他上過一年多足球班,因為不太喜歡沒有繼續,而鋼琴、跆拳道、圍棋、桌面遊戲這幾種興趣班,他都一直堅持下來了,這些興趣班對於提高牛牛各方面的能力、提升他的自信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到現在為止,牛牛的學業良好,社交也在穩定進步,各種興趣愛好也在發展中,已經進入了一個普通孩子的正常生活軌跡,我們也有了苦盡甘來的感覺。

現在我們干預的重點是和玩伴交朋友,以及通過閱讀、聊天、角色扮演等方法提高孩子的情商、幫助他建立良好的世界觀。

遵循三部曲,這些忠告值得家長學習珍藏

回顧這幾年的干預歷程,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六年干預,牛爸如何將自閉兒培養成三好學生和數學狀元

1、家長們在孩子確診以後首先要保重自己和家人,建設好心理,為接下來的持久戰做好準備。

2、拒絕鴕鳥心態和僥倖心理,有的家長寄希望於誤診、孩子自我發展。有的家長求助於各種沒有實證的療法,這些都會耽誤孩子的干預,只有儘快接受現實,走科學的干預之路,才是正道。

3、要明白父母才是孩子康復路上最關鍵的人。很多家長寄希望於機構、老師,其實最重要的人是父母,只有父母努力學習、成為干預高手,才能隨時發現機會、抓住機會、創造機會來干預孩子,這樣的干預才是效果最好的。

4、建議在干預中遵循“情感、樂趣、能力”的三部曲,這是我的一個總結,首先要和孩子建立深厚、穩定的情感,讓他對你有依戀,和你在一起有足夠的安全感,然後要在干預中帶給孩子樂趣,這是干預能夠持續有效的一個要點,在這個基礎上,才能加入變化,提高孩子各方面的能力。

5、干預中要重視溝通和互動,不要糾結於語言、知識、特定技能,這些都不是自閉症孩子的核心缺陷,如果死磕某些技能,而忽視了最關鍵的人和人之間的互動,往往會進步很慢甚至更差。

6、不要過早地給孩子設定上限,自閉症的孩子搶救價值最大,也就是說他們的潛力最大。剛開始的時候表現可能都不好,但是如果有很好的干預,他們可能進步很快。我見過很多家長說,干預也沒有多大用處,最後還是一個廢人。我非常反對這種說法,好的干預會極大地改變一個孩子,如果抱著再幹預也沒用的心態,很難做好乾預。

7、要充分利用周圍的資源。現在自閉症相關的環境已經有很大的改善,無論是社會的重視程度、干預方法的資訊、機構的數量和質量,都比前些年好了很多,家長們要充分利用起來,互相團結,尋求支持和幫助。

案例分析,如何和自閉症孩子玩遊戲

小勇,男孩,在兩歲時被診斷為疑似自閉症,如今兩歲半,媽媽帶他來向我求助。我請小勇媽媽先用早期丹佛能力清單對小勇現在的能力做一個評估,然後我通過互動也做一個評估,結果發現小勇媽媽的評估結果明顯過於樂觀,這是多數家長容易出現的一個問題,對孩子能力評估過高,導致干預目標和方法出現偏差。

我請小勇媽媽陪小勇玩一會兒,儘量做出互動,小勇在玩積木,媽媽坐到他對面,對小勇提出各種建議,小勇聽不懂也沒有反應,媽媽就上手輔助小勇完成她的建議。另外媽媽在互動的過程中,加入了一些認知類的語句,比如:“這裡有幾塊積木啊?“,然後自問自答:“有3塊。“ 過程中小勇沒有什麼回應。媽媽又提出玩皮球,小勇沒有興趣,勉強看了一下媽媽推過來的皮球,又去玩積木了,媽媽顯得有些不知所措。

我指出小勇媽媽的一些失誤:提出的建議超出小勇的理解水平;急於輔助;重視認知、忽視溝通;提出新遊戲的建議不是小勇興趣所在。小勇媽媽認同,說平時也經常是這樣,不知道要怎麼加入孩子的活動。

我請小勇媽媽在旁邊觀看,我坐到小勇對面,離他大概半米遠,看他堆積木,一邊看,一邊解說他的活動,“小勇找到了一塊綠色的積木,”“哇,小勇把積木堆得好高!“…… 小勇沒有抗拒我的接近和解說,但也沒有看我。

接著我開始為小勇提供幫助,遞一塊積木給他、他堆上去有困難的時候幫他扶一下,他也沒有拒絕我的幫助,這樣持續一段時間以後,有一次他從我手裡拿積木的時候,我捏緊積木,他拉了幾下沒有拉動,就看了我一眼,我哈哈一笑,放手給他了。又過了一會兒,他要從我手裡拿積木時,我快速地拿開,嘴裡還發出”咻“的聲音,他又看了我一眼,我把積木遞給了他。

在小勇越來越接受我的存在以後,我開始加大我在他活動裡的參與程度,先模仿他,和他輪流搭積木,他搭一塊我搭一塊。

過了一會兒,我開始嘗試讓他模仿我,我把積木搭高,我搭一塊,遞一塊給他,示意他也搭上去,搭高以後,我把它推倒,他覺得很好玩。我們這樣重複搭了好幾次,我鼓勵他去推倒,他也做到了。

我建議小勇媽媽按照我剛才的方法(接近、解說、提供幫助、模仿他、綜合運用以上幾點)再來和小勇互動,小勇媽媽試了一下,效果也不錯,小勇接受了她的互動,小勇媽媽甚至變化出了一種新玩法:把積木當保齡球樁子,扔皮球去撞它們。

接下來我請小勇媽媽和小勇玩一些肢體遊戲,小勇媽媽和他玩了舉高高,小勇興趣不大,而且媽媽體力也支持不了多久。我告訴小勇媽媽,需要開發出幾個小勇喜歡玩的肢體遊戲,這是拉動孩子對人關注最直接的辦法。我試著和小勇玩“坐飛機“、”跳桌子我接住你“、“螞蟻上樹”,他對“坐飛機“和”跳桌子我接住你“,特別是“”跳桌子我接住你“,因為害怕掉下來,他很緊張地看著我的眼睛,跳到我的懷裡以後又很開心,期待著再跳一次,在多次的重複過程裡,我和他練成了輪流發出“123”的口令,發口令以後再跳。

我給小勇媽媽總結,建議她回去用我剛才做的評估結果做一份小勇的十二週干預計劃,接下來十二週就按照這份計劃來做干預。第一步要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有了孩子的注意力,才能做後續的互動和教學。

吸引孩子注意力的兩個重要方法就是我剛才示範的兩種:孩子在玩玩具時怎樣加入他、肢體遊戲,這兩個方面都有突破以後,再做輪流、非口語溝通、模仿、共同關注、遊戲、假扮遊戲、語言訓練等等。

小勇媽媽說,知道了以前自己干預上不恰當的地方,回去以後會按我的建議調整自己的干預方向和方法。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我陸續收到小勇媽媽傳來的好消息,看到小勇的能力逐步提高,小勇媽媽越來越有信心。

我由衷地為他們感到高興,也祝願小勇將來有很好的發展。

寫在最後:

牛爸從2014年起,在網上持續記錄了自己的干預歷程,後來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他也通過公號保持每天能夠記錄牛牛的成長經歷,講座,後續也開展主題為“牛爸早期丹佛模式及後續干預方法”的音頻課程分享。祝福所有星兒家長在干預路上收穫滿滿,和孩子一起成就幸福人生!

【本文系頭條號孤獨症網。頭條號:孤獨症網。國內最權威的自閉症(孤獨症)譜系及腦癱、智力殘疾等特殊群體服務平臺。發佈最新最全的自閉症資訊及康復訓練技巧,為星兒成長,我們一直在努力。本文為孤獨症網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