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瑞:摩拜7月日均频次不及ofo一半 ofo第一品牌效应凸显

最近一周,央视三大栏目《对话》、《东方时空》、《焦点访谈》先后邀请ofo参加,均称ofo为中国的“新四大发明”之一,在节目中集体为小黄车点赞。在社会舆论看来,作为共享单车的原创者和领骑者,ofo小黄车俨然也成为了共享单车的代名词。

ofo遥遥领先的行业龙头地位,更是得到了多家第三方权威数据机构的佐证。知名权威第三方调研机构艾瑞咨询7月最新4周(7月3日-7月30日)的多项数据表明,ofo已将主要竞争对手摩拜远远甩在身后,稳居行业第一,其行业第一品牌效应正日益凸显。

艾瑞数据显示,ofo7月的周度日均活跃用户数增至865.85万,稳居共享单车第一;摩拜周度日均活跃用户数为850.83万,且每周的周度日均活跃用户均落后于ofo排名第二位。

艾瑞:摩拜7月日均频次不及ofo一半 ofo第一品牌效应凸显

另外,ofo用户7月周度日均使用总次数为5461.23万,排名第一;ofo周度人均总使用次数为12.81次,同样排名第一。 再对比摩拜,尽管排名第二,但用户7月周度日均使用总次数为2571.33万,日均使用总次数均不足ofo的一半,ofo用户使用更高频。

艾瑞:摩拜7月日均频次不及ofo一半 ofo第一品牌效应凸显

艾瑞数据机构分析,虽然ofo、摩拜同样在共享单车第一梯队,但在双方活跃用户规模没有形成巨大差距的情况下,ofo在用户使用频次等多方面远超摩拜,这意味着ofo的用户粘性更强、使用频次更高,也即用户更加忠实,后续发展有更多的用户基础。

从国内到国外,ofo都受到了用户们的广泛赞誉。如今,街头每骑行的10辆共享单车中,就会7辆是ofo小黄车的景象,更是对此的验证。在市场对多项用户体验调查中,都一边倒地对ofo称赞,尤其是对其舒适的骑行体验,对其科技、时尚、年轻活力的用户形象高度认可。

相反,摩拜却时常因为一代产品车型较重、用户体验较差被用户诟病。车身笨重,女性骑行者常常感觉吃力;摩拜轮胎在雨天较容易打滑,骑行者容易摔倒;挡泥板设计过短,甩泥严重;还有近日出现的智能锁大面积瘫痪、开锁失灵等问题也都给用户带来了不少麻烦。

ofo和摩拜,尽管同为共享单车的第一梯队选手,但发展态势却相差甚远。摩拜各项用户指标持续下跌,发展后者的颓势显现。而ofo的第一品牌效应正在不断显现,不断完善创新产品,收获市场和资本方面的多重青睐。ofo不管在国内或者国外,都是一路高歌猛进。

ofo目前已连接超过800万辆单车,在全球超170座城市上亿用户提供超30亿次出行服务,并在美国、英国、新加坡、哈萨克斯坦、泰国、马来西亚、日本7个海外国家开展业务。据最新消息,ofo与软银旗下公司的软银商业和服务公司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从9月份开始,将在日本东京和大阪提供服务。

ofo在发展自身的同时,也在不断彰显企业责任,助力城市发展。ofo正在积极与市民和政府一道,协同优化共享单车出行解决方案,让城市更美好。ofo与成都市政府联手打造的“成都模式”受到了关注,通过线下网格化管理模式运营、依靠科技手段和大数据分析、强化用户信用培养等形式,打开了共享单车城市管理的新思路,对国内其他城市的单车管理起到了重要的示范意义。

显然,无论是从数据还是街头表现上看,ofo都已成为规模最大、用户最多、估值最高的共享单车平台,遥遥领先其它品牌,其行业第一的位置很难被撼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