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元一隻的烤鴨,你敢吃嗎?

18元一隻的烤鴨,你敢吃嗎?

盛夏來臨~\(≧▽≦)/~啦啦啦,喝著啤酒撕烤鴨,荷葉餅捲上小蔥花~

說著道著的,八月份就要到來,沒有什麼是一杯扎啤、一盤涼菜、一碟鴨肉解決不了的!(養生知識哦~鴨肉涼性,吃了不上火)

夏天到了,小編周圍許多小夥伴大吃二喝之後,衛生間超負荷運載,他們的身體也因為胡吃海塞而終於“苗條”。天氣熱,加上人們喜涼,腸胃自然要搞“投訴”。但是排除人們的飲食習慣、季節變化、天氣因素,食品本身的質量夠“真”嗎?

6、7月份兒,幾乎是隨著《藥神》的熱度提升,同一時刻一個食品安全領域的問題也逐漸升溫,沒有引發軒然大波,但同樣引發了社會各界的重視,被各大媒體轉載——18元烤鴨大調查!

What?!18元一隻?!沒錯,你沒有聽錯,18元你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一杯扎啤,一隻大鴨,爽到不能呼吸!……小編是在沒有勇氣再編下去了。我們來看看這個事兒到底是neng啥。

【事件還原】

有這麼一個“細思極恐”的小標題:合肥街頭現18元烤鴨 網民:“18元烤鴨”是監管“紙老虎”養出來的

在安徽合肥,活鴨二十多元一斤,烤鴨價格普遍是20元左右一隻,有的甚至18元一隻,為何烤鴨的價格比活鴨還便宜?原來,烤鴨多來源於凍鴨子,而凍鴨子來源於哪裡呢?答案不言而喻了。凍鴨子來源於養殖戶。據養殖戶所說,養鴨差不多僅需30天左右,不讓鴨子毛長全即可出售,在養鴨過程中,為了跟上鴨子的生長速度,會給鴨子藥補。而且,自己也從來不吃自己養的那些鴨子。(7月23日澎湃新聞)

小編震驚之餘,按耐不住即幾的一腔熱血!然後…瞪起了眼接著往下看……

如今大街小巷開了不少烤鴨店,且價格低廉。記者暗訪發現,合肥市面上的烤鴨價格普遍是18元左右一隻,但活鴨20多元一斤。對於低價烤鴨出處,有商戶道出:是用了價格低廉的冷凍鴨。在合肥周谷堆和中菜市的冷凍批發市場,記者看到,冷凍鴨每箱10只,價格90左右。隨後記者來到養殖場。據養殖戶所說,養鴨差不多僅需30天左右,不讓鴨子毛長全即可出售,而且,自己也從來不吃自己養的那些鴨子。

【各方發聲】

@四川在線:不管是以前的“飼料雞”,還是今天的“藥補鴨”,這都反映出了一個社會問題,無良商家為了賺錢沒有道德底線。

網民“仲尼”:18元一隻烤鴨,便宜本身未必是問題,便宜的背後有沒有違規違法生產經營情節,是不是潛藏著有損健康的風險隱患,無疑是公眾最迫切想知道的。

@四川在線:首先,政府部門應該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嚴懲這些不良商販,消協部門也應該加大監管力度,一旦查出問題來,及時制止商家的行為並上報給上級部門。其次,商家應該提高自身素質,堅決不做害己害人的事情,以誠信經營自己的生意,還老百姓一個健康的生活環境。最後,消費者也要擦亮眼睛,提高警惕,儘可能是去正規地方購買食品,切莫貪圖便宜。

【編者有話】

最近,疫苗事件讓我們觸目驚心,國人關注,輿論熱議,各級重視。小編堅信,經過這次上下努力,齊抓共管,一定會讓中國的疫苗工作上升到一個新的臺階。但是,這個事件是因為出事了,形成了對監管者的一種倒逼,為什麼我們的監管者就不能主動出擊,把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呢?

食藥安全重如泰山,強化監管是我們一直強調的,為何到了基層,到了具體問題上就出現問題呢?“18元烤鴨”還只是現象,還沒有出大事,小編期盼,能夠引起監管者的關注,順藤摸瓜,抓出背後的畸形產業鏈條,把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別等著“18元烤鴨”成了“殺人兇手”,引起輿論關注了,再重視,再嚴查,再嚴懲。亡羊補牢,但是,已經有羊的損失了,我們應該努力避免這樣的現象,每條“羊”都是人民的利益,不能有損失。

由此,小編還想為監管部門建議,就是作為食藥監管部門,必須每天主動出擊,必須處處主動出擊,尤其是要注意那些關係普通百姓利益的那些不正規的地方,因為正規的有自我約束力,不正規的沒有自我約束力,但是,有百姓市場需求,因此,必須更加加強監管。必須把監管工作放到日常,放到工作細節中,因為食藥是消費者天天接觸的,時刻需要的,必須全程全面全天候監管。監管要動腦,要善於發現,要勇於刨根究底。只有這樣,監管才能監出問題,才能管出效果。否則,說好的監管就會變成了“紙老虎”,醜陋惡狼就會猖狂。

“18元烤鴨”是監管“紙老虎”養出來的,監管不是“真老虎”,“18元烤鴨”就猖狂。

小編髮現,早在2012年的過考試卷中,就曾涉及到過食品安全的問題,這裡給818(扒一扒)

2012年國考副省級申論 材料3(節選)

發達國家並非生來就是“世界上食品供應最安全的國家”。類似的“食毒時代”,他們也經歷過。1906年2月,美國長篇小說《屠場》面世,揭露肉聯廠工人非人道的勞動狀況,“本想打動公眾的心,不料卻擊中了他們的胃”。

從醃肉車間裡取出的豬肉常常發酸,就搓上蘇打粉,去掉酸臭味,經過化學處理,需要什麼顏色、什麼香味、什麼味道就能有什麼顏色、什麼香味、什麼味道,然後賣到自助午餐櫃檯上去。”“凡是已經腐爛得再也不能派任何用場的臭肉,連同地面剷起的渣滓一道,用來製成罐頭,或者剁碎製成香腸。已經生黴發白沒人買又運回來的食品,用硼砂和甘油處理之後,又作為原料重新制成正品。”據說,當時的美國總統羅斯福在白宮邊吃早點邊讀這本小說。看到這令人作嘔的描述,總統大叫一聲,跳起來,把口中尚未嚼完的食物吐出來,又把盤中剩下的一截香腸用力拋出窗外。《屠場》導致美國肉類食品消費和出口急劇下降,瞬間引發人們對食品安全和衛生的強烈關注。在輿論壓力下,美國國會當年6月通過了《純淨食品和藥品法》《肉類製品監督法》,由此逐步進入了食品安全管理法制化的時代。

【中公視角】

站在2018年,瞻望2019年國考省考,新的起點;站在2018年,回首2012年國考,記憶猶新,雖然當年主題並非食品安全,但近幾年隨著奶粉、蔬菜、大米、肉類、疫苗等事件的頻頻“扎心”,國家在食品藥品安全領域的重視將會提到一個高度,伴隨已經提出的“健康中國”,國人的“吃”定會大有文章,那麼2019年的考試中,食品藥品領域的問題應該如何備考,如何把握呢,還有哪些熱點和解題技巧?快隨小編一起學起來吧!還有更多免費備考資料等你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