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7月客車業最新排行榜出爐!宇通、比亞迪實力上榜!

隨著今年6月12日新能源客車補貼“過渡期”滿,客車業便呈現出一片“涼涼”之景。最新出爐的7月份數據顯示,行業走出困境仍然需要時間。

整體:宇通歐輝位居行業前兩位

中車電動環比增幅最高,銀隆同比增幅最高

在中國客車統計信息網重點關注的34家客車企業中,2018年7月份,5米以上客車銷量為13453輛,同比下降25.09%,環比下降19.80%(剔除掉了銀隆銷量);2018年1—7月份,5米以上客車累計銷量為104933輛,同比增長7.35%。

2018年7月份5米以上客車銷量排行榜 (單位:輛)

「重磅」7月客車業最新排行榜出爐!宇通、比亞迪實力上榜!

說明:1、由於報送的原因,銀隆的數據是7月份才被納入今年的統計範圍,所以在做行業環比核算時,剔除了銀隆的7月份數據,以保證數據的一致性和相對準確性。

2、在統計行業數據時,剔除了今年前7月和去年前7月累計銷量雙雙均低於100輛的企業。如果連續兩年的前7月累計銷量均低於100輛,說明該企業已經處於行業邊緣地位,對行業統計的影響可以忽略。這樣可以更直觀地反映行業主流企業的銷量情況,更具指導意義。

具體到企業,5米以上客車市場,7月份,宇通和福田歐輝分別位居第一、第二位。同比增幅中,銀隆最高,同比增幅高達2725.00%。環比增幅中,中車電動最高,環比增幅高達925.81%。

前7月累計銷量中,宇通和福田歐輝仍然分別位居第一、第二位。同比增幅中,仍是銀隆最高,累計同比增幅高達4236.11%。

新能源:比亞迪宇通位居行業前兩位

海格同比增幅最高,中車電動環比增幅最高

在中國客車統計信息網重點關注的31家涉及新能源客車產銷的企業中,2018年7月份,6米以上新能源客車銷量為4158輛,同比下降29.06%,環比下降6.85%(未含銀隆銷量);2018年1—7月份,6米以上新能源客車累計銷量為37743輛,同比增長76.31%。

2018年7月份6米以上新能源客車銷量排行榜 (單位:輛)

「重磅」7月客車業最新排行榜出爐!宇通、比亞迪實力上榜!

說明:由於銀隆的數據是7月份才被納入今年的統計範圍,且新能源客車只有累計銷量數據,所以銀隆7月份單月數據缺失,在核算行業同比和環比時均未包含在內。

具體到企業,6米以上新能源客車市場,7月份,比亞迪和宇通分別位居第一、第二位,兩者差距僅為42輛。同比增幅中,海格最高,同比增幅高達4766.47%。環比增幅中,中車電動最高,環比增幅高達1193.55%。

前7月累計銷量中,宇通和比亞迪分別位居第一、第二位,兩者差距則高達5106輛。同比增幅中,仍是海格最高,累計同比增幅高達29533.33%。此外,累計同比增幅超過1000%的還有銀隆和申沃,分別為4170.83%和1291.67%。

下半年:不樂觀但也不用過度悲觀

猶記得6月份補貼過渡期滿後,6米以上新能源客車(國家補貼針對6米以上)細分市場可謂哀鴻遍野,同比(-50.84%)環比(-63.19%)均大幅下降。儘管7月份相對6月份降幅有所收窄,但累計增幅也降低(6月份是96.24%),可見,市場恢復需要較長時間。如果沒有政策的較大變化,對於下半年的新能源客車市場,不容樂觀。

當然,也不用過度悲觀。儘管未來的市場增幅不可能始終維持在較高水平,行業目前是否真的見底也尚不明確,但比較明確的是,到2020年前,在國家補貼完全退出前,還有不少城市的公交車、公務車都要換成新能源客車。畢竟新能源是大勢所趨,政策引導下的市場剛性需求還在。而當公交車市場趨於飽和之後,下一步,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產品的進一步成熟以及充電配套設施的逐步完善,公路客運、城鄉客運、旅遊市場等有可能被激活,從而接過城市公交和團體市場的接力棒。

天空黑到一定程度,星辰就會熠熠生輝。而當大浪淘沙、市場洗牌之際,正是考驗企業綜合實力的絕佳時機,那些掌握核心技術、真正領先、產品優秀的企業,將會演繹“強者恆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