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經濟穩健發展 引領北京經濟轉型升級

今年以來,我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新經濟繼續保持穩健發展態勢,經濟發展內生動力不斷增強,發展質量、效率繼續提高。初步核算,上半年全市新經濟實現增加值4707.2億元,按現價計算,同比增長15.2%,增速快於地區生產總值現價增速,佔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保持在1/3左右。

一、新產業快速成長

上半年,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實現增加值2323.2億元,按現價計算,同比增長17.1%。從工業看,規模以上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12.7%,增速快於規模以上工業增速4.4個百分點,對規模以上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到39.3%。從服務業看,規模以上戰略性新興產業法人單位收入同比增長18%,增速同比提高5.4個百分點。

上半年,全市高技術產業[1]實現增加值3361.4億元,按現價計算,同比增長15.1%,佔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的23.9%。從工業看,規模以上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17.1%,增速快於規模以上工業增速8.8個百分點,對規模以上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到46.4%。從服務業看,規模以上高技術產業法人單位收入同比增長16.5%,增速同比提高7.4個百分點。

二、新業態、新模式表現活躍

線上線下加快融合促進網上零售快速增長。通過收購、投資、戰略合作、成立合資公司等方式,線上線下加快融合與合作的步伐,促進了資源和優勢的整合。上半年,全市限額以上批發零售業網上零售額達到1137.3億元,同比增長22%,拉動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4個百分點;佔零售總額的比重為21.1%,高於全國平均水平3.7個百分點。

就餐習慣改變和外賣類電商平臺發展為餐飲業帶來新商機。上半年,全市限額以上住宿餐飲企業通過公共網絡實現的餐費收入54.5億元,同比增長36.5%,佔全市餐費收入的比重為10.2%,同比提高2.3個百分點,對餐費收入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4%。

互聯網金融保持快速增長。上半年,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97.3%,金融信息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37.2%。

三、創新驅動持續發力

中關村發揮創新引領作用。中關村示範區規模以上高新技術企業開展科技活動的比例保持在7成以上。上半年,中關村示範區規模以上企業研發經費支出增長21.6%,同比提高6.4個百分點;實現技術收入增長37%,高於總收入增速22.1個百分點。

新興領域研發較為活躍。汽車自動駕駛、新能源汽車、大數據、人工智能、5G網絡等新興領域研發投入增長較快,帶動大中型企業研發投入穩步增長。1-5月,全市大中型重點企業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內部支出增長14.2%,增速同比提高9.1個百分點。

創新驅動企業發展。從服務業看,上半年規模以上互聯網信息服務業、互聯網數據服務業、軟件開發服務業企業收入分別增長32.8%、83.6%和22.4%。從工業看,智能產品、高技術產品生產保持較快增長,上半年智能電視和集成電路產量分別增長3倍和26.5%。

四、經濟發展質量不斷提高

產業結構繼續優化。從工業看,上半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技術產業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同比分別提高0.9個和1.5個百分點。從服務業看,信息服務業、科技服務業增速持續快於服務業增速,上半年兩個行業增加值佔全市GDP比重合計達到23.3%,同比提高3個百分點。

要素使用效率提高。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勞動生產率為42.6萬元/人,同比提高5.8萬元/人。中關村示範區企業收入利潤率為9.2%,同比提高0.3個百分點;每名從業人員實現收入和利潤分別為111.8萬元/人和10.3萬元/人,同比分別提高9.7萬元/人和1.2萬元/人。

綠色發展成效顯著。工業能源消費的清潔化程度不斷提高,上半年,清潔能源(天然氣和電力)佔規模以上工業能源消費量的比重為75.7%,同比提高8.3個百分點。農業用能效益穩步提升,2017年農業能源消費效益[2]增長13.9%,用水效益增長48.4%。

總體來看,今年上半年,我市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發展勢頭較好,創新驅動作用更加突出,帶動了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發展質量不斷提高,新經濟在穩增長和促轉型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

[1] 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技術產業有交叉。

[2] 能源消費效益=第一產業增加值/第一產業能耗,用水效益=第一產業增加值/第一產業水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