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王朝的繁榮與強盛

把商紂王徹底消滅後,武王進入商都,將商的畿內分為邶、鄘、衛三個國家,以邶封紂子祿父(即武庚),酈、衛則由武王之弟管叔鮮、蔡叔度分別管制,合稱三監。另外還有一說是管叔監衛、蔡叔監鄘、霍叔監邶,以監視武庚。安排好後,武王派兵征伐尚未臣服的商朝諸侯,據記載征服者有99國臣服652國。武王還師西歸,在他新遷的都邑鎬京(即宗周,今陝西長安西北注水東)舉行大型典禮,正式宣告周朝的建立。

周王朝的繁榮與強盛

周王朝建立後,所面臨的政治形勢十分嚴峻。武王以“小邦”之君統治如此規模的區域,隨時都會發生諸侯叛亂的局勢。為了鞏固政權,適應新形勢的需要,武王決定按功行賞,理順統治集團的內部關係,實行以周王室為中心的分封政治制度。首先受封的功臣主要有:太公望、周公旦、召公奭等人。為了控制廣闊的新徵服地區,周朝仍然應用商的分封制方法,把王族、功臣以及先代的貴族分封到各地做諸侯,建立諸侯國。先後受封的有魯、齊、燕、衛、晉、宋、虢等71個諸侯國。

周王朝的繁榮與強盛

周武王建立周王朝後僅僅4年就生病死了,他的兒子姬誦繼位,就是周成王。那時,周成王只有13歲,不能處理政務。於是由武王的弟弟周公旦輔助成王掌管國家大事,行使天子的職權。歷史上,通常不直接稱呼周公旦的名字,只稱周公。

周公盡心盡力輔助成王,管理政事,但還是遭到周武王的弟弟管叔、蔡叔的猜忌他們在外造謠說周公有野心,想篡奪王位。這時,紂王的兒子武庚不滿足於周朝封給他的殷侯地位,想重新恢復殷商的王位。武庚一聽說周朝內部動盪不安,就和管叔、蔡叔串通起來,聯絡了一批殷商的舊貴族還煽動東夷中幾個部落,起兵叛亂。

周王朝的繁榮與強盛

武庚和管叔等人制造的謠言,很快傳到鎬京,一時謠言四起,連召公奭聽了也懷疑起來。成王年小,更分不清事實真偽,所以對這位輔助他的叔父也不太信任了。

周公內心很痛苦,他首先向召公奭推心置腹地表明心意,告訴召公奭,他絕沒有野心,讓召公奭顧全大局,不要聽信謠言。他這番誠懇的話感動了召公奭,消除了大家對周公的誤會。周公在調和了內部的矛盾之後,毅然調動大軍,親自東征武庚。


這時候,東方有幾個部落都與武庚串通一氣,蠢蠢欲動。周公授權給太公望:各國諸侯,有不服周朝的,都由太公望征討。這樣,由太公望控制東方,周公自己全力討伐武庚。

周王朝的繁榮與強盛

周公花了三年時間,終於平定了武庚的叛亂,殺了武庚。周公平定了叛亂,把管叔革了職,將蔡叔充軍。管叔覺得自己沒有臉面去見他的哥哥和侄兒,便上吊自殺了。

周公東征結束時,抓獲了一大批商朝的貴族。因為他們反抗周朝,所以叫他們是“頑民”。周公覺得讓這批人留在原來的地方容易滋生事端;同時,又覺得鎬京遠離東部的廣大中原地區,控制起來很不方便,他就在東面新建一座都城,叫作洛邑(今河南洛陽市),把殷朝的“頑民”都遷到那裡,派兵監視他們。這樣一來,周朝就有了兩座都城,西都是鎬京,又叫宗周;東都是洛邑,又叫成周。


周公輔助成王執政了7年,不僅加強了周王朝的統治地位,而且還為周朝制定了套典章制度。到滿20歲的時候,周公把政權交還給成王。周成王死後,他的兒子康王即位。這段時間前後約50年,是周朝強盛和統一的時期,這就是歷史上所說的“成康之治”。

周王朝的繁榮與強盛

周康王(釗)死後,子周昭王(瑕)繼位。建國於江漢地區的楚國雖然是周的封國,但由於地處“蠻夷之邦”,受到周的歧視,不能受到和其他諸侯國同等的待遇,於是楚國對周產生不滿。楚國不斷吞併周圍的小國,逐漸強大起來。

為了消滅潛在的威脅,昭王三次親率大軍南征。第一次是在昭王十六年,昭王在成周(洛邑)集合軍隊,率王師和各諸侯

大軍,渡過漢水,很快就有東夷、南夷等26個小國臣服,王師獲勝而歸。第二次是昭王十九年,南征時被楚軍擊敗,幾乎全軍覆沒。第三次是昭王末年,回師經過漢水時當大軍登上通向漢水北岸的由船隻連接起來的浮橋時,浮橋突然傾覆,統帥昭王落水溺死。軍隊也喪失殆盡。還有一種說法是因為老百姓厭其戰亂與暴政,奉上用膠粘成的小船,昭王還師渡漢水時,小船到中流解體昭王溺死,全軍覆沒。

周王朝的繁榮與強盛

周穆王,名滿,西周昭王之子,周朝第五代天子,中國歷史上最富有神話色彩的君王之一。穆王時,西北方犬戎的勢力逐漸強大,阻礙了周朝與西北各國的往來,成了西周最重要的外患。犬戎是古戎族的一支,商周時遊牧於涇渭流域,是商周的勁敵。由於在朝見周穆王時沒有獻納貢品,於是穆王決定西征犬戎。


在西征前,祭公謀父曾提出過不同意西征的意見,但周穆王沒有采納。戰爭的結果是周穆王大獲全勝,“獲其五王,又得四白鹿、四白狼,王遂遷戎於太原”,即俘虜了五個酋長,得到白鹿、白狼各四隻,並將一批犬戎部落遷到太原,這些情況在《後漢書·西羌傳》中有記載。周穆王戰勝犬戎後,打通了周與西北各國的道路,對於加強周人和西北各族人民的友好往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