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这四个人:在做选择时换一条路,那么三国历史是否会被改写?

都说世间万事万物都有着一定的定律,这句话放在古代,特别是乱世的时期,真的说的非常对,就说三国时期吧,如果有这四个人,在做选择的时候,选择了另一条路,那三国的路就会改写,真的是一个人,就能改变历史,看看都有谁做出了改变历史的事情。

如果这四个人:在做选择时换一条路,那么三国历史是否会被改写?

第一位,董卓,可以说三国时期做错事做的最多的就是董卓了,当时董卓可以说天时地利人和全部都占了,只要稳扎稳打,一统天下非常容易,因为他有几十万大军的时候,像曹操刘备才有一点点兵力,根本不足以完成什么威胁,可是先是换皇帝,把一个懦弱的换了一下去,换了一个精明的上来,以后虎牢关一战,只是吕布被围攻败了,董卓就迁都了,要是坚持久一点。联盟肯定就崩溃了,一战定天下,可惜,他全都错过了,最后因为一个女人,死在了吕布手里,董卓就是暴发户的心态,根本不堪大用,如果不是李儒足够聪明,董卓根本就成不了气候。

如果这四个人:在做选择时换一条路,那么三国历史是否会被改写?

第二位,许攸,这个名字肯定让大多数人都很陌生,不过说到袁绍和曹操两人人,肯定就知道是谁了,而许攸就是决定了两人胜负的人,他们三人是发小,最终许攸选择了支持四世三公的袁绍,谁知道各种勾心斗角的事情非常多,在官渡之战的时候,袁绍还下令把许攸的家眷全部抓了起来,这就让许攸做了投靠曹操的决定,而投名状就是袁绍的粮草所在地,试想一下,如果许攸没有投靠曹操,也许江山不是三分,而是被袁绍一统了。

如果这四个人:在做选择时换一条路,那么三国历史是否会被改写?

第三位。曹操,官渡之战打败了袁绍,曹操这么是志得意满,毕竟两人是发小,可是袁家是四世三公,曹操也是宦官之后,宦官可是太监,肯定少不了被冷嘲热讽,毕竟太监的后人,这名声可不是很好听,最终争夺天下的路途是他曹操胜了,想一想,曹操那个时候肯定也是意气风发的,这也难怪,后来他迫不及待的攻打东吴和刘备,甚至连荀彧,贾诩等谋士的话都听不进去,最终导致赤壁大败。曹魏短时间失去了一统天下的机会,如果曹操等几年,是不是就一战而定天下了,别说诸葛亮出山,面对大势,十个诸葛亮也没用。

如果这四个人:在做选择时换一条路,那么三国历史是否会被改写?

第四位。诸葛亮,刘备三顾茅庐的时候,诸葛亮的岁数已经不小了,可是在那之前,不管是袁绍还是孙权,曹操,都没有让诸葛亮升起投靠的想法,说他是在家里等明君,还不如他根本就没有出世的打算,最终跟着刘备出山,帮助刘备开创了蜀汉的基业,在东吴和曹魏的夹缝中,取得了蜀汉的政权,这绝对是不容易的事情,也难怪后人称之为三分天下诸葛亮了,要知道乱世争霸容易,和平盛世则难得多,诸葛亮出山的时候已经是然后后期,大部分的天下都被曹操和孙权占据了,这才更显诸葛亮的能力,试想一下,诸葛亮没出山,那三国是什么样哦?

有什么看法可以下方留言讨论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