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方志敏的女兒,再看賀龍的女兒,網友:不愧是將才之後


她是不幸的,她又是幸運的!不幸處在於,她早早地失去了父愛。但在有生之年,她看到了父親所期待和奮鬥的生活。現實基本和理想相同,也就不枉費父親用生命換來的奮鬥!他就是方誌敏,她是方誌敏唯一的女兒方梅!

方梅生於1932年11月,印象中,她應該只見過父親兩次。第一次,在剛出生不久,為事業奔波的父親看了一眼她就走了。 1932年冬天,為了事業而奮鬥,方誌敏只好將女兒寄養在老鄉家裡。臨行前,他抱著女兒在臉頰上親了又親。

這兩次簡單的相見,方梅並沒深刻的印象。對於父親的形象,她大多是通過親人和成年之後的學習才漸漸瞭解、理解。

整整十幾年之後,17歲的方梅已為人妻母,才見到了自己的親生母親繆敏。方梅才有機會看到父親的遺著《可愛的中國》,對於父親才有深刻的瞭解,看一次流一次淚。

方梅先後當過工人、圖書管理員,最後1986年退休於江西省航運管理局。 此後30年直到現在,已經85歲的方梅依舊為整理、記錄父親的事蹟和精神而努力,不知疲倦。

為了彌補寫作水平的不足,她不斷地學習、讀小說,聽廣播,寫日記,多年如一日,碩果累累。1999年40萬字的《方誌敏全傳》出版;2006年20多萬字的《方誌敏和他的親人們》出版。

85歲了,她還繼續筆耕不輟,為宣傳父親精神奮鬥而多方奔走!

賀捷生,是賀龍和蹇先任的女兒,生於長征之前的數天。她的出生和成長,相當坎坷。這和當時的客觀環境關係密切,又和父母的關係很大。在15歲之前,她經受過多種坎坷,生活極其艱難。直到1950年,父母將她從湘西帶到北京之後,她才過上了較為穩定的生活。

她早年有多苦呢? 出生18天時,她就被母親抱著進行了長征;不到兩歲時,又因為戰事吃緊以及一些個人因素,她被父母送回老家,被賀龍舊時的兩位戰友收養。那些戰友時運不好,接二連三辭世。於是不到十歲的賀捷生,在嗜煙如命的養母照看下活著,養母不勞動,因此她承擔了很多家務,如挑水、洗衣、做飯等等……她甚至沒有得到充分學習的機會,直到1950年前後,父母出面,將15歲的她帶到北京之後,她的生活才有了改善。


十年期間,父親遭受衝擊,她也受到牽累,但她堅信父親的正直和堅韌。同時,她身體因本來就瘦弱,遭受了一些磨難。 進入改革開放之後,賀捷生的生活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她有機會從事軍事研究,同時兼職文學創作。工作的性質,這讓她有機會得以以文學的筆調,紀念、回憶父親。

1983年,她光榮地加入了中國作協,同年被調入軍事科學院任研究部部長,在她的參與和主持下,編撰了十卷本的共計1500萬字的《中國軍事百科全書》。

61歲那年,她被授予少將軍銜。也正那年前後,她從政治上退休下來,專心開始了自己的歷史、文學創作之路。 在自己的晚年,她創作了大量的文學作品,如《深秋》,《星星》,《祝您一路平安》等,其中她發表的一篇文章——《父親的雪山,母親的草地》獲得了2013年茅臺杯人民文學優秀散文獎。

賀捷生也正以她自己的點滴努力,晚年還在不遺餘力的為宣傳父輩的精神而努力著!雖然如今已經83歲了,但她的精神矍鑠,筆耕不輟,令晚輩探訪者讚歎不已,也讓網友們紛紛感嘆:不愧是將才之後,這種精神同樣值得我們晚輩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