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北大副教授曬的工資條你見過嗎?誰壓低了教師的薪酬?

長期施行的“低薪養廉”政策,決定了教育與政府一樣,不可能成為高薪行業。所以教育教師待遇與公務員掛鉤還是杯水車薪。公立學校以事業單位體制運營的“大鍋飯”,拖了漲薪的後腿。

那個北大副教授曬的工資條你見過嗎?誰壓低了教師的薪酬?

2006年9月15日,北大副教授阿憶的一篇博客文章迅速在網上流傳,點擊量超過百萬(當時算是天文數字)。

這篇名為《沒腦人,請你給俺指條出路,讓俺們都照著去走》的博文中,阿憶公開了自己的工資收入詳單:

基礎工資1918 + 崗位津貼1368 + 研修班補助1333 + 論文答辯費167 = 4786元

從此網上有了一個新名詞“曬工資”,始作俑者竟是一位大學教師。

那個北大副教授曬的工資條你見過嗎?誰壓低了教師的薪酬?

不過,阿憶的工資條被如此關注,卻不是因為他是副教授,也不完全因為他在北大工作,而是由於他是早期的“網紅”。

在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工作的阿憶,雖然人事關係在北大,但教書幾乎已經成為他的副業。

讓他聲名鵲起的是擔當《魯豫有約》《世紀大講堂》《夫妻劇場》等電視欄目的策劃、撰稿、主持,這些業餘兼職的收入才是“硬道理”。

總感覺阿憶曬工資的目的是解釋自己身兼數職的根本原因——當老師掙錢少,於是掙外快也就合理化了,按照當時的規定,這些還屬於上不了檯面的“灰色收入”。

整整十年後,2016年國務院引發《關於實行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見》,允許高校教師做兼職,阿憶當年的“灰色收入”也能“洗白”了。

那個北大副教授曬的工資條你見過嗎?誰壓低了教師的薪酬?

我生長在教師家庭。當俞敏洪(北大老師)、馬雲(杭州電子科技大學老師)這樣曾經的體制內教師成為億萬富豪時,我非常感慨,覺得老師的未來有盼頭了。

不過後來才明白,“有盼頭”的前提是離開教師崗位!否則只能繼續苦逼,繼續“蠟炬成灰淚始幹”,繼續對工資羞於啟齒。

說實在話,“確保義務教育教師的平均工資水平不低於當地公務員的平均工資水平”也未必能真正提高教師的收入,只能解決一部分極低收入教師的待遇。

但與此同時,教師收入與公務員收入做關聯,勢必造成地方教育主管部門依照公務員工資漲幅確定教師工資的浮動水平。

那個北大副教授曬的工資條你見過嗎?誰壓低了教師的薪酬?

而中國長期施行的“低薪養廉”政策,決定了教育與政府一樣,幾乎不可能成為高薪行業。

“為人師表”不是低薪的理由。從觀念上把教師收入限定在低位,強調教育經費來自財政撥款,來自“納稅人的錢”,總覺得是道德綁架!

待遇優厚、衣食無憂更能吸引尖端人才進入教師隊伍,更能讓教師個人和整個行業受到社會的認同和尊重。

公立學校以事業單位體制運營的最大弊端是行政化嚴重,使得薪酬待遇無法與市場接軌,優秀教師的作用受到體制打壓,這樣的普遍“大鍋飯”拖了教師的後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