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單車的最後一戰?

國內共享單車行業的競爭已是愈演愈烈,OFO與摩拜單車形成的分庭抗禮之勢已經長達數年之久。近日,OFO和摩拜單車又分別宣佈要發起新一輪融資。由此可見,此前對於兩家的合併傳聞,他們各自正在用行動進行闢謠。

共享單車的最後一戰?

共享單車的最後一戰?

共享單車的最後一戰?

根據QuestMobile 9月詳細數據顯示, OFO最新的月活用戶增至4186.74萬,排名第一。摩拜的用戶規模達3987.51萬,排名行業第二。

另據美國知名的紐約研究公司7park data給出的分析報告顯示:在中國共享單車市場,OFO小黃車已佔據了65%的市場份額。也就是說,約每10輛共享單車裡有7輛是OFO小黃車。就這一輪的數據來看,OFO目前的表現比摩拜要好,在市場份額方面位居行業第一。

共享單車的最後一戰?

共享單車的最後一戰?

共享單車的最後一戰?

與此同時,共享單車是一個創新型的行業代表,再加之其具備快速打通市場等特點,OFO和摩拜單車雙雙迅速打入了國際市場。

根據OFO方面的規劃,到2017年底,OFO小黃車目標進入200座城市,20個國家。今年10月的數據顯示,OFO目前在全球17個國家超過180個城市投放超過1000萬輛單車。而摩拜單車9月時已經進入全球9個國家的超過180個城市,運營著超過700萬輛智能共享單車,服務全球超2億用戶,每天提供超過3000萬次騎行。

共享單車的最後一戰?

共享單車的最後一戰?

共享單車的最後一戰?

在小編看來,兩家公司的實力其實不分伯仲。

今年10月,全球頂尖品牌諮詢公司Prophet鉑慧發佈2017中國品牌相關性指數及品牌50強榜單,揭示與當今中國消費者最息息相關的品牌。

摩拜單車成為唯一一家躋身2017品牌50強排行榜的互聯網出行企業,首次上榜即高居第14位。相較於其他共享單車品牌而言,可以說摩拜單車是質量最好,品牌意識最強,擁有自主專利最多的一家企業。摩拜的產品很專業,經典版的輕騎車車身主色調承襲摩拜經典橙、黑、銀。亮眼的躍動橙色構成了城市的風景線。

此外,摩拜單車創建了全球首個智能共享單車模式,自主研發的專利智能鎖集成了 GPS 和通訊模塊,但它的問題是,造價高,收取的押金費用高,並且由於戰略佈局等多項因素,現如今的市場佔有率沒有OFO高。

共享單車的最後一戰?

共享單車的最後一戰?

共享單車的最後一戰?

OFO和摩拜很大的一個區別是,OFO 自己是不生產自行車的。它的“城市大共享”計劃是不斷連接更多優秀的單車品牌與生產商,接入更多產品線來滿足用戶的多元需求,共同提供城市出行服務。

個人用戶也可以連接自己的單車,以1換N,提高閒置單車使用率。雖然沒有產品核心專利,OFO在創新方面的努力卻是業內共識的。

比如,OFO首創了無樁共享模式;開創了行業首款NFC智能鎖和NB-IoT物聯網智能鎖;創造秒開鎖的閃電體驗。OFO還推出了基於人工智能的大數據平臺“奇點”用以更智慧化、精細化的進行線下運營。同時,OFO和螞蟻金服旗下的芝麻信用達成戰略合作,提供信用授權免押金服務,降低了用戶使用門檻,這也是它在下半年超過摩拜,獲得更多市場份額的原因之一。但是OFO小黃車經常出現車輛損壞的情況,而且鋪量投放佔用了較多的城市空間。

共享單車的最後一戰?

共享單車的最後一戰?

共享單車的最後一戰?

當然,在明面上OFO和摩拜競爭的背後,少不了的是由“爸爸們”在背後的支持。

2017年6月16日,摩拜單車完成一筆超過6億美元新一輪融資,創下共享單車行業單筆融資最高紀錄。本輪融資由騰訊領投,工銀國際、交銀國際、Farallon Capital、TPG、紅杉中國、高瓴資本等跟投。

7月6日,ofo小黃車宣佈完成超過7億美元的新一輪融資。本輪融資由阿里巴巴、弘毅投資和中信產業基金聯合領投,滴滴出行和DST持續跟投。因此最新一輪融資背後的投資方也被認為是“阿里系”和“騰訊系”的競爭。

共享單車所帶來的通勤便利是顯而易見的。不管是OFO還是摩拜單車,都是國內共享行業的代表,他們讓綠色出行得到了更進一步的發展。但就目前而言,共享單車還既沒有出現一家獨大的情況。也正因如此,他們在不斷重演中國資本市場最習以為常的“燒錢戰”。

而對於許多分析家所認為的燒錢戰最後一定會走到合併的這條路,摩拜創始人胡瑋煒,OFO創始人戴威卻多次在公開場合表態,因為雙方的業務模式不同,所以絕對沒有合併的必要。

除了在共享單車方面的競爭,摩拜最近又有新動作。

摩拜在今年 9月末宣佈和首汽合作,在局部地區上線了網約車入口。據最新報道,11月 3日下午,摩拜和貴州新特電動汽車簽訂協議,雙方就定製摩拜出行共享汽車、助力電動車、建設智能化電動汽車共享平臺以及成立共享汽車投資基金等方面達成合作。也就是說,摩拜將和貴州新特電動汽車聯手,共同推出“摩拜汽車”了。

共享單車的最後一戰?

共享單車的最後一戰?

共享單車的最後一戰?

從摩拜的角度看,無論是入駐首汽約車APP,與後者打通用戶對接和技術研發,還是如今推出的“摩拜汽車”,其目的必然是想方法與滴滴&OFO的組合產品抗衡。

滴滴作為持股20%+的OFO第一大機構股東對單車市場也是很看重的。摩拜推出網約車服務就是要在解決用戶“最後一公里”出行需求的同時,滿足用戶的中長途出行需求,更好地解決場景化出行的問題,得以覆蓋層次更加豐富的用戶群,用戶增速和黏性也將獲得提升。

由此可見,共享單車方面的競爭還未見分曉,網約車競爭又浮出水面。目前,摩拜和OFO都應該利用好時機,制定自己的戰略發展方案,為未來的競爭做好準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