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口紅利和高房價並不矛盾,想辦法滿足低收入者的住房需求


中國人口紅利和高房價並不矛盾,想辦法滿足低收入者的住房需求

專欄作家申鵬說,中國人民不要補貼,只需把房價砍去一半,對囤房一族課以重稅,全力供應安居房、公租房以及配套設施,全國租售同權,取消戶籍、學區等資源綁定,大家都可以結婚,快快樂樂生娃娃。想要人口紅利,你得放出真福利!

人口紅利是什麼?很簡單,就是人多好辦事,人多就能夠提供龐大的勞動力群體,提供龐大的消費市場,中國經濟數十年的快速增長,吃的就是60年代以來的人口紅利。

從幾年前的“單獨二孩”,再到“全面放開二胎”,再到現在的“鼓勵生育二孩”,全國許多省市已經開始行動。繼遼寧省實施鼓勵生育政策之後,天津、宜昌、仙桃及新疆等地也紛紛出臺了鼓勵生二孩的福利政策。天津對符合二孩政策的職工增加30天生育津貼。宜昌市則以“限額內報銷”方式“對合法生育第二個及以上孩子的,以縣市區為單位,落實住院分娩基本生育免費服務,城區按每例2500元標準,並適時調整”。仙桃市政府全面實施基本生育免費服務,對符合政策家庭,生育二孩可獲1200元補助。

中國人口紅利和高房價並不矛盾,想辦法滿足低收入者的住房需求


2015年中國總和生育率為1.62,低於全球平均水平2.45,原國家衛計委統計,2016年全國住院分娩嬰兒活產數為1846萬,比2013年增加200萬以上,二孩及以上佔去年全年出生人口超過45%。2017年,中國全年住院分娩活產數為1758萬,二孩佔比51%。與2016年相比,2017年全國出生人口下降了88萬人。也就是說,自2016年全面放開二胎以來,我國新生兒數量不升反降。

老齡化卻日益嚴重,全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快速增長,自2013年超過2億老年人口以來,每年增加1000萬人,截至2017年底,中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已達2.41億,佔總人口的17.3%,高於世界平均水平。過去30多年來,中國年出生人口整體大幅萎縮。80後、90後、00後的人口分別是2.19億、1.88億、1.47億。

中國近40年的經濟奇蹟,有賴於“人口紅利”,1957年中國人口總數是64653萬人;到了1969年,中國總人口為80671萬人;1957-1969十二年增長了1.6億人,成長為了社會的主要勞動力。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還來自於農村提供的巨大人口紅利,據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農民工”佔第二、三產業就業人口的比重高達46.5%,其中第二產業佔56.7%,建築行業佔80%。

中國人口紅利和高房價並不矛盾,想辦法滿足低收入者的住房需求


網友說,房價砍一半也沒用,先不談市場經濟,先談談人,你不想住的離單位進?你不想住在生活設施方便的地方?農村人全部不想進城?經濟薄弱地區不想想北上廣一線城市轉移?房價對於大城市來說,是控制外來人口和城市規模的,不是一個兩個因素解決的事情。如果隨著人工智能發展,生產已經不需要多少人力,導致現在的發達國家人越來越少,而印度非洲拉美等人口越來越多,最後是把地方讓給他們還是消滅他們?之前看到一個概念很有趣,就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製造業的極大發展是來自於被剝削的農民工,而農民工是事實上的有產階級,他們田地這部分資產使得他們可以接受低於足以安身立命的工資水平。而現在的情況是熱錢湧入導致哪怕是四線城市的房價也居高不下,這一代人尤其是城市居民很多並沒有自帶資產,對於生活水平的要求也更高,所以無法忍受這樣的剝削。

與之對應所產生的便是非暴力不合作的佛系青年,用民族主義轉移生活矛盾的小粉紅,以及宣揚民主自由好的公知。經濟水平上去了就不會有什麼人口紅利了。除非人為扭曲價格搞低工資低通膨低成長,但是這對普通民眾更不利。為啥非要降房價呢?應該思考不降,而且還能滿足低收入者的住房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