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中國醫師節」」系列報導之青白江區名中醫(一)

「首届“中国医师节”」系列报道之青白江区名中医(一)

青白江區衛生和計劃生育局

「首届“中国医师节”」系列报道之青白江区名中医(一)

張素英

張素英,副主任中醫師,四川中醫藥信息學會會員,成都市長期照護失能評估專家,青白江區第二屆名中醫。現任青白江區人民醫院中醫科主任。

“習武先習德”,張素英同志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素養,在工作中嚴於律己、廉潔行醫,保持公正的醫務形象,堅持以衛計委“九不準”作為自己的行為準則,牢固樹立一切為病人服務的宗旨。

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首先要有過硬的技術本領,她在工作中不斷提高專業知識和操作技能。經過近30年的臨床實踐,創立了一套自己獨特的推拿手法,研製的中藥外敷1號、2號、中藥燻洗處方已用於臨床,經過近3年的臨床應用,深受病員好評。並有多篇論著及論文在省級醫學雜誌上發表。

她在平凡的工作中堅持“一切以病人為中心”,愛崗敬業,恪盡職守,仁愛守信,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對於病人,她非常用心,病房裡的患者她都能記住名字,看到病人時,她都會親切的招呼他們,詢問病情。她雖然身材瘦小,但精神十足,永遠有使不完的勁,對待病人認真負責,她就是這樣一個擁有強烈責任感和事業心的人,就是這樣平凡的一位醫務工作者,默默的為您的健康保駕護航。

「首届“中国医师节”」系列报道之青白江区名中医(一)

何顯榮

何顯榮,區中醫醫院副主任中醫師。青白江首屆名中醫。中國健康扶貧工程愛心大使;成都市預防醫學會專家庫專家;成都市勞動能力鑑定委員會醫療專家庫專家。檀長中西醫結合治療脾胃病、咳喘、眩暈、血癥、婦科帶下、月經病及痤瘡、皮炎、溼疹等,從醫50餘年,發表《撲炎痛致上消化道出血兩例》等醫學論文30餘篇。“苦讀半世紀深知學海無涯,懸壺五十載倍感醫道浩瀚。施岐黃習字西醫失志內外兼修,治未病療已病願君身心康泰。”是其人生格言。

他,數十年在醫療工作中堅持著檢查、用藥“簡、便、廉、常、多、普”的原則。中藥處方平均藥價是全院較低的,輔助檢查有的放矢。儘量降低病人的醫療費用,繡川村的羅英婆婆等一些慢性病人長期免收掛號費。何醫生對病人常用的一句口頭禪:你們的錢就當我的錢,不該花的冤枉錢一分都別花。手機常年不關機,隨時隨地接受病人的健康諮詢,積極參與局、院組織的送醫藥下鄉,廣場義診等公益活動。何主任甘為蠟燭,甘當人梯,對年輕的進修生,實習生,師承的學生,總是認真的傳、幫、帶,為幫助他們學習編寫了《內科雜病辯證用藥方劑歌訣》、《劍閣名醫金瑞祥處方學術思想評述》、《臨證醫案第一輯》、《再讀葉天士醫案》、《讀李飛教授的方劑配伍方法》和《郭仲夫老師醫案》等20多萬宇的醫案、筆記供後學者學習和分享。

“在何顯榮身上,體現著‘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白求恩精神。他醫術高超、品德高尚,既是一位名副其實的‘德醫雙馨’醫務工作者,又是我們青白江中醫醫院的驕傲、廣大患者的朋友。”區中醫院相關負責人深有感觸地說。

“老牛明知夕陽短,不用揚鞭自奮蹄。”何顯榮說,他是一名共產黨員、醫生,就應該努力為人民群眾的健康多作奉獻。願將赤子心奉獻給領我教我的黨和人民,一身德技報效養我育我的故鄉熱土!這是何顯榮一生從醫的座右銘。

「首届“中国医师节”」系列报道之青白江区名中医(一)

何福強

何福強,現任中國中醫藥研究促進會中醫全科與養生分會委員,青白江區第二屆名中醫,成都市青白江區中醫醫院門診部主任,副主任中醫師。

創業維艱,櫛風沐雨,蓽路藍縷,奮鬥以成。在30年的從醫生涯裡,何福強始終牢固樹立“為醫者,必以天下蒼生為己任”的從醫理念,真心做到:“若有疾厄來者,不得問其貴賤貧富,長幼妍蚩,怨親善友,華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親之想”之“大醫精誠”思想。對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慢性胃炎、中風、冠心病、急慢性肝病、多囊卵巢綜合徵總結出一套完善的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案,更充分發揮中西醫在治療以上疾病的特色,達到較好的治療效果。患者贈送錦旗高度評價“醫術精湛高超、服務熱情周到”。許多患者慕名遠道而來求診治療。

師承四川省十大名醫陳天然老師學習,刻苦努力、從不懈怠。師承三年,中醫診治水平、施治理念、遣方用藥等中醫臨床工作水平和專業技能不斷提升。工作中他一邊將所學理論知識運用於指導工作實踐,一邊還注重總結實踐經驗,使之理論化,形成學術論文《從肝鬱氣滯論治慢性胃炎的臨床分析》、《中藥治療咳嗽變異性哮喘的療效觀察》、《血府逐瘀湯聯合達因-35治療多囊卵巢綜合症的臨床療效觀察》,發表在《中國現代藥物應用》、《亞太傳統醫藥》雜誌等國家級刊物上。同時以臨床治療“多囊卵巢綜合症”、“脂肪肝”、“喘症”等病症的成功案例形成專題報告或調研文章發表在《川派名醫陳天然》書稿,受到業內人士和患者的廣泛關注和諮詢,為上述病例的綜合分析、悉心研究、成功治療發揮了積極的指導作用,為傳承和弘揚中醫文化精髓做出了積極貢獻。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何福強正是以這種永不懈怠之心,嚴格要求自己不斷學習不斷提高不斷攀登。兢兢業業甘為白衣天使,踏踏實實獻身中醫事業。何福強用他對事業的執著和熱愛、對患者的熱情和耐心,以良好的醫德醫風受到同行讚譽、患者信賴。以“濟世錘鍊醫德,但願世間杏林春暖”譜寫著他從醫生涯的美好篇章。

「首届“中国医师节”」系列报道之青白江区名中医(一)

段定山

段定山,第二屆四川省十大名中醫陳天然專家的經驗繼承人,四川省重大疾病老年病中醫藥防治中心專家委員會委員,青白江區醫學會常務理事,青白江區首屆名中醫之一。現任成都市青白江區中醫醫院副院長“,貧富用心則一,貴賤施藥皆同”“無德不行醫”是段定山同志行醫33年來的行醫準則。

在工作中不斷的充實提高自己的職業技能和技術水平,先後三次分別到中醫附院、川大華西醫院、省皮膚病研究所進修學習,提高了技術,開拓了視野,掌握了診治本地區常見病、多發病的職業技能,能以多種方法、思路參與醫院疑難病會診和危、急、重症病人的搶救,以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救治,用所學的醫學知識,更好地為廣大人民群眾服務。

在臨床執業過程中,視病人如親人,熱情而耐心的診治和解釋病情,對無家屬的孤殘老人,端藥送水、捐錢捐物。特別是在5.12地震期間,他冒著不斷掉落的瓦礫,帶領組織全院醫務人員把幾十名在院病人安全轉移,無一人受傷,三天三夜沒有離開醫院。 醫療行業是一個知識不斷更新的行業,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應該具有不斷進取的決心,應該不斷的充實自己、提高自己的醫療執業技能,才能更好地為廣大病人服務。

經過自己多年的努力奮鬥,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多次獲得局優秀團支部書記的稱號,08年被評為局抗震救災先進個人。同時,在臨床上不斷積累和總結經驗,發表論文12篇,完成區級科研項目一例。

「首届“中国医师节”」系列报道之青白江区名中医(一)

開啟新徵程 創辦一流衛生事業

您也可以關注區衛計局官方網站:http://www.qbj.gov.cn/qwsj/index.html

區衛計局新浪微博:http://weibo.com/2534312500/profile?topnav=1&wvr=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