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大餐」产蛋鸡易见病及防治

「养殖大餐」产蛋鸡易见病及防治

在产蛋期的蛋鸡,极易患三种常见病,它们分别是脂肪肝综合症、疲劳症和脱肛。为了养殖户的鸡场不受影响,小编现将其病情及防治方法简要介绍如下。

脂肪肝综合症

蛋鸡脂肪肝、肝肥大、肝破裂或肝出血,是一种主要发生于产蛋母鸡,诸多病因共同作用、常见和多发的营养代谢性疾病。临床上,以突然发病、产蛋量下降和高产蛋鸡暴亡为主要特点。

1.临床症状

病鸡没有明显的临诊症状,个别鸡突然死亡,死鸡外观过度肥胖,腹部大,冠和肉髯大而苍白,喙及跖部鳞片呈不同程度的黄白色,鸡群采食、饮水、精神、粪便均正常,产蛋无明显下降。

2.诊断与防治

根据鸡死亡突然、肥胖、腹腔内有大量血凝块,结合病因调查确诊为脂肪肝出血综合征。

防止开产前的母鸡积蓄过量的体脂,严格按照饲养标准,育成期要限制饲养,日粮中应保持能量和蛋白质的平衡,添加氯化胆碱、蛋氨酸、多维素等嗜脂因子。应用氯化胆碱防治蛋鸡脂肪肝出血综合征是较理想的药物,早期应用预防效果最佳,一旦发病再治疗需要较长时间。

「养殖大餐」产蛋鸡易见病及防治

「养殖大餐」产蛋鸡易见病及防治

蛋鸡疲劳症

蛋鸡疲劳症是鸡骨骼疾病中最严重的。它主要引起产蛋鸡的瘫痪、死亡及产蛋下降。发病的大多是进笼不久和处在产蛋高峰期的鸡。

1.临床症状

病初鸡产软壳蛋或薄壳蛋,鸡蛋破损率增加,但食欲、精神、羽毛均无明显变化。之后,出现病鸡腿软弱无力,站立困难,伏于笼底,两腿以飞节着地和尾呈“三脚”负重,如企鹅状。如及时发现,采取适当措施,大多能在3~5d恢复,否则症状会逐渐加剧,病鸡明显消瘦,嗉囔无食,停产,长骨易骨折,关节处变形、肿大、瘫痪,最后衰竭死亡。

根据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结合病因调查及发病规律,不难作出诊断,必要时可进行细菌和病毒的鉴别诊断。

发现病鸡时,及时将病鸡从笼中挑出,改为平养,让鸡自由采食,增加活动量;在饮水中加入电解多维,让鸡充足饮水;在夜间稍增加光照,使光照时间在鸡高产期达16h,光照强度10LX。

3.预防措施

注意各品种育成鸡及产蛋鸡对钙、磷及其它营养物质的需要,保证产蛋鸡选用质量好的骨粉、贝壳粉,不宜用过度粉碎的骨粉、石粉。合理确定日粮比例,使日粮钙含量不低于3%,钙磷比例控制在1.4∶1左右。适当补充维生素D3、维生素A等,并保证足够光照。

「养殖大餐」产蛋鸡易见病及防治

「养殖大餐」产蛋鸡易见病及防治

「养殖大餐」产蛋鸡易见病及防治

蛋鸡脱肛

蛋鸡脱肛是蛋鸡生产中常见的一种疾病,特别在产蛋初期和产蛋高峰期尤为多发。由于蛋鸡脱肛症在临床上死亡率不高,养殖户多对此病的重视不够,以至于给生产带来很大的损失。引起该病的原因很多,需要综合防治。

1.临床症状

蛋鸡脱肛初期,可见肛门周围绒毛湿润,有时从肛门流出白色或黄色粘液,以后约有3~4cm长的肉红色物脱出体外。时间稍久,脱出物由枣红色变成暗红色。脱出的泄殖腔常会被其它鸡啄食而出血,导致鸡死亡。如果不及时处理,脱出物即使不被啄食,也会由于脱出时间过长而引起炎症,导致鸡死亡。

2.防治措施

适当降低饲养密度,制定合理的光照程序,要经常测重,如出现超重时,应及时调整饲喂方法,限制饲喂,从而控制体重。要注意保持鸡群的健康,经常观察鸡群状况,防止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等疾病的发生,如发现有输卵管炎或某些肠道传染病时,应及时治疗、隔离。保证饲料营养全面;对患有脱肛的鸡要及早隔离,以防止

其它鸡的啄食。

「养殖大餐」产蛋鸡易见病及防治

「养殖大餐」产蛋鸡易见病及防治

「养殖大餐」产蛋鸡易见病及防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