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升小英語面試,我是如何幫孩子準備的?

最近恬恬成功考入了家附近的某重點小學。大家發來恭喜祝福之時,都不忘問我是如何幫助孩子準備”幼升小“面試的。雖然 “幼升小”總是在朋友圈瘋狂地刷屏牽引著家長的各種焦慮,但最近帶孩子準備“幼升小”考試的過程,讓我發現被“妖魔化”的“幼升小”其實並不可怕。

“幼升小”英語面試的重點在兩個方面:1.考察學生在開始學習階段,是否具備了學習應有的態度和習慣,這會對升入小學以後的學習生活產生重要影響。2.看家長的教育理念是否和學校契合。

今天我就和家長談談我是如何幫助孩子準備“幼升小”英語面試的。

  1. “幼升小”英文面試到底考什麼?

在英語啟蒙上,我是親子口語+繪本閱讀的實踐者。我把每天的日常中文用英文來代替,並且每天用日常卡片來提醒自己和孩子,幫助孩子建立英文家庭語境。每天睡覺前,我們有雷打不動的半小時英文繪本閱讀。

幼升小英語面試,我是如何幫孩子準備的?

幼升小英語面試,我是如何幫孩子準備的?

在一年前,知道心儀的雙語學校有英語面試以後,我詢問了社群裡的老師如何備考。她們細心地幫我彙總了各地幼升小的英語面試題目,之後我驚奇地發現,雖然“面試”是一個聽起來非常應試的考試,但是檢測的內容真的就是平時最最基本的生活話題,而這些話題也是每日和孩子一起必說的話題。

這是社群裡老師幫我列出的幼升小英語面試的試題內容彙總:

1. 個人情況 (What is your name? How are you today? How old are you? When is your birthday?)

2. 家庭成員 (Do you have any brothers or sisters? How many people live in your house?)

3. 顏色 (What is your favorite color? Why?)

4. 形狀 (聽到不同形狀的英文,並指出來。)

5. 食物 (What is your favorite food?What did you eat for breakfast/lunch?)

6. 水果 (What is your favorite fruit?)

7. 玩具 (What is your favorite toy?)

8. 數數 (Can you count from 1 to 10?)

9. 星期 (What day is it today? How many days are there in a week?)

10. 天氣 (What i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11. 動物 (What is your favorite animal? Do you have pet?)

12. 身體部位 (Can you point to your leg? Can you show me your arm?)

13. 學習品連線(老師說書包、課本等單詞,讓學生在紙上連線或指出來)

14. 生活用品連線(梳子、檯燈)

15. 衣服名稱連線(裙子、帽子、鞋子)

16. 教學指令性語言(Please sit down. Can you sing? Can you draw a line between A and B ? Can your circle the letter B?)

我當時就覺得很放心了,這些話題十分貼近孩子的生活,重點考察孩子是否有英文的日常溝通能力以及最基本的聽力詞彙量。學校著重測試聽說能力,幾乎沒有學校考察孩子寫的能力。這些基本的聽說能力也是今後雙語小學的英文授課孩子所必需所具備的能力。

2. 如何幫助孩子準備英語面試?

我家一直在使用日常程序卡片來給孩子進行親子口語啟蒙。我覺得程序卡片最大的用處是不僅僅培養孩子一個日常好習慣,更重要的是提醒自己跟孩子說英文。

沒有這個道具,憑空說,我覺得自己很難堅持。我把日常卡片貼在家裡的牆上,每天都說,一段時間下來,我和孩子就對日常的英文表達非常熟悉了。

幼升小英語面試,我是如何幫孩子準備的?

那麼如何用它準備“幼升小”呢?

就是在每日說日常口語的同時,加入對此話題的進一步的交流。

比如吃早飯,我每天叫孩子吃早飯時,會說:“It’s time for breakfast. Go sit at the table.”(吃早飯了,快去坐好。) 就這麼簡單,然後會問問孩子:“ Is it yummy?”(好吃嗎?)孩子吃完,會說:“Thank you for breakfast.”(謝謝媽媽做早飯。)

這些對話是每天早上都在我家發生的,孩子早已習以為常。但是因為要準備幼升小,我現在會在孩子吃完時候,問她:Which one do you like more, eggs or bread? What did you eat for breakfast? (你喜歡雞蛋還是麵包啊?你早上吃了什麼啊?)

這些話我並不用中文翻譯,而是直接問。如果孩子不明白,我會自問自答。問她的時候,剛開始我會指著食物問她。

這裡我的訣竅就是,如果你不知道該怎麼做,你就想想,用中文你怎麼問。一般情況下,你肯定先問寶寶,好吃嗎?然後指著食物問,這個好吃還是那個好吃?然後吃完飯,爸爸或者家裡的爺爺奶奶就會問,你早上吃了什麼啊?

用英文也是如此。你如果一直在對孩子說英文,真的不用驚訝,孩子其實完全明白你在說什麼。

幼升小的考試並不在乎孩子的回答有多麼高大上,更重要的是孩子可以和老師自在地交流。雖然恬恬之前積累了很多聽力詞彙,比如各種顏色。你中文問她紅色怎麼說,她知道如何用英文回答。

但是,後來我發現,如果沒有英文的交流,她到了面試也完全不知道老師在問什麼

,畢竟老師不可能用中文提問啊。而學英語的目的不就是交流嗎?只是硬性地背單詞,沒有交流,那學英語又有什麼意義呢?

現在我問孩子同樣問題時候,她能說好多,比如我問她早餐最喜歡吃什麼,她會說:I like eggs because they are so yummy. I like eggs because they can help me grow. I like eggs because they are white. (我喜歡雞蛋因為它們好吃。我喜歡雞蛋因為它們幫我長高。我喜歡雞蛋因為它們是白色的。)後面的兩句我都沒有教過她,但是她已經能表達自己的想法了,我覺得這就是我讓她像習得中文一樣習得英文所帶來的最大收穫。

同理,吃完水果,我會問她最喜歡的水果。穿衣服時,我會讓她指出哪一件是襯衫,哪一條是褲子。梳頭時候,我會問她手裡拿著的是什麼。其實這些問題就都已經是幼升小面試的真題了。這些問題如果是用中文問的,你一定覺得也太簡單了吧。所以如果孩子一直在英文語境下長大,她也會覺得這些問題很簡單,只是交流的一部分。

幼升小英語面試,我是如何幫孩子準備的?

3. 為什麼我說英語孩子能聽懂?

有些家長可能會問,我覺得孩子聽不懂我的英文啊。

這是不對的。

成年人都懂得,具有主觀能動性的學習最高效,如果將語言學習作為一個包袱,每天枯燥地練習,自然而然會產生牴觸情緒。

所以每次別人問我如何英語啟蒙,我就說,你中文怎麼教的,英文也一樣啊。你用中文反覆在她吃飯時候告訴她“吃飯,吃飯,吃飯”,你用英文也如此交流就可以了啊。

孩子對這兩種語言,在一開始的時候,都並不明白語言的含義的。但是在孩子吃喝拉撒睡中,你反反覆覆進行同樣的語言的輸入,就會讓他們將這些語言與物品、與動作聯繫起來,而這種一一對應的語言聯繫能讓小小的他們產生巨大的成就感,他們就會逐漸用自己的聲音來表達,不論這個語言是中文,是英文,還是其他語言。

我之所以一直強調像習得中文一樣習得英文,是因為看見很多”一人一語言“的雙語家庭的孩子,兩種語言對於他們來說都是母語。他們沒覺得語言是一種學習,反而就像你現在說中文一樣,不用思考,脫口而出。我覺得在“關鍵期”的語言習得,將會在語言學習上給孩子省下大筆時間,未來她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去學習她真正感興趣的事情。

幼升小英語面試,我是如何幫孩子準備的?

4. 最後的英語面試以及我的一點感想

學校裡的外教老師和恬恬進行的面試,後來我問恬恬她們聊了什麼,她說就聊了聊她最喜歡的小豬佩奇,聊了聊她最喜歡的水果,聊了聊媽媽上週給她買的芭比娃娃。她還說老師特別可愛。我覺得恬恬並不覺得這是一次面試,只是一次和外教老師的談天。

後來外教老師跟我面談的時候,把我緊張得不行,但是因為平常一直說英語,說著說著也就放鬆了。我告訴她各種我是如何建立英文家庭語境的,她也一直誇我是個聰明(smart )的家長。

我覺得,在育兒過程中,不要把願望放在孩子的進步與成長上,而要把重點放在家長自身的成長中。親子之間是平行的,是不斷向前的。你是孩子最好的語伴,你們需要共同學習,而不是期盼孩子單方面的成長。

看到現在的你,一定會感慨,哎呀,我真不想學啊,英語好無趣啊,我對學英語真的真的沒興趣啊,我寧願把孩子送到補習班,自己在外面刷手機。

是的,雖然我們從小到大一直在尋找有趣的科目、有趣的愛好、有趣的工作,但是我們的人生經驗告訴我們,所謂的有趣,也就最多是百分之二十,剩下的百分之八十都不有趣。

你小學時候希望彈鋼琴,但後來你知道每天你都要練幾個小時的音階,才能彈出一首曲子;你中學時候喜歡打籃球,但後來你知道你每天一下課就要去練投籃,反覆練反覆練,才有可能在一場比賽中投中。你現在喜歡健身,所以你知道幾小時的揮汗如雨才能換來朋友圈的瘋狂點贊。

不克服這些困難、不堅持,你永遠不會得到那百分之二十的有趣。

所以,即使再有趣的事情,你都要花很大功夫去克服那一部分的不那麼有趣,才能享受其真正的樂趣。你“花得很大功夫”,你的堅持,你的學習態度,都會一直無聲無息地傳遞、影響、教育著孩子,這才是最好的育兒。這也正是“幼升小”這場考試教給我的。

在這過程中,我和孩子一同成長。

作者簡介:柏力果雙語家庭 (bilingualfamily) 由美國雙語教育博士、應用語言學碩士、以及資深美國外教共同創建,為您提供最有價值、最具操作性的幼兒雙語啟蒙知識、親子口語課程和繪本童謠課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