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殘疾人社區和居家康復服務試點項目全落地 牀邊按摩做遊戲

給臥床患者做按摩訓練,同時細細教授家屬相關手法;屋裡帶著精神患者做遊戲,屋外向家屬開辦講座……日前,本市殘疾人社區和居家康復服務試點項目在16個區全部落地。53家醫療和康復機構,正為精神、肢體、智力、視力四類殘疾人提供個性化的康復服務。為了使階段性的服務效果更加長遠,整個項目在方式和內容上都花了心思。

北京殘疾人社區和居家康復服務試點項目全落地 床邊按摩做遊戲

插圖:宋溪

上門服務:額頭滲出細密汗珠 手上按摩一刻不停

“爺爺,現在給您做一下腿部的活動啊。”和躺在床上的馬老爺子打過招呼後,身穿草綠色工服的英智康復醫院康復治療師小殷,慢慢抬起老人的左腿。他右手扶在膝蓋位置,左手將老人左腳穩穩托住。彎曲、伸展、彎曲、伸展……循環往復的動作,輕柔中帶著一定的力度。

床邊椅子上,一臺風扇嗡嗡作響,衝著小殷“搖頭擺尾”,那是馬老爺子的老伴朱奶奶特意為小夥子準備的。“這孩子可好、可實在了。幫我們做康復多累啊,我都怪心疼的!”

聽到朱奶奶的感激,小殷轉頭衝她笑笑。饒是風扇開足馬力,他的額頭也已滲出細密的汗珠。但小殷手上一刻不停,活動完了腿部,又幫馬老爺子練習翻身。還不時與說話含混不清的老人“聊天”--反覆陪他念叨著“海淀八里莊”的事兒。

由於腦梗、腦出血,82歲的馬老爺子左側身體癱瘓,臥床至今已兩年多。每週二、四上午各一次,每次一小時,總計20次,這是小殷正在為馬老爺子提供康復按摩服務的完整療程。而馬家接受小殷服務的,除了老人外,還有與老兩口同住,患有小兒麻痺、癲癇的五女兒,時長、次數均相同。

每次到訪,小殷會在給馬老爺子按摩前,先去隔壁房間為老人的女兒做康復訓練。“阿姨和爺爺的訓練方法不一樣,因為她還能配合我,我會給她一些阻力,讓她做些對抗性的動作,爺爺的話基本就是被動性的接受按摩了。”坐在馬老爺子床邊,小殷握住老人蜷曲的手指,一下下向外延展。“比如手部時間長了不活動就會受限,很難伸直,所以我會給他這樣揉一揉。”

“現在的政策太好了,對老年人、殘疾人多照顧啊!”看著認真忙碌的小殷,一旁的朱奶奶感慨連連。據市殘聯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市區兩級殘聯通過政府購買方式,為5000餘名殘疾人提供社區或居家康復服務。其中肢體殘疾人3560名,穩定期精神殘疾人900名,視力殘疾人345名,智力殘疾人420名。經社區走訪評估,馬家有兩位肢體殘疾人,屬於一戶多殘,便將老人及其五女兒納為了服務對象。兩人的整個治療過程,都不需要自家出錢。

社區康復:殘疾人走出家門 活動室傳出歡笑

據悉,此次康復項目中,肢體和視力殘疾都採取“一對一”服務模式,精神和智力殘疾則採用小組服務的方式。以面向精神殘疾人開展的社區康復為例,在3-4個月的週期內,人均26次,每次2小時的活動,將為目標受眾提供走出家門參與集體活動的寶貴機會,從而增強社會適應能力。

“這裡有一些卡片,現在我把它們擺在地上,大家選一種自己最喜歡的顏色站在旁邊。”下午兩時許,石景山某街道的溫馨家園活動室,十幾位轄區居民正在李啟永的組織下饒有興致地玩著遊戲。選好心儀卡片,按顏色分了小組,接下來大夥兒便繼續和同組街坊做起自我介紹,並瞭解對方為什麼喜歡這個顏色。兩個戴眼鏡的小夥子選的顏色都沒有其他人選,“落單”的兩人便成了一組,熱火朝天地聊起了愛看的書、喜歡的遊戲……

表面上看,這些居民與常人並無二致,但他們其實全部都是精神分裂病人,目前正處於穩定期,平日也能夠堅持規範服藥。李啟永則是來自回龍觀醫院的心理治療師,專門設計了一系列活動促進大家相互認識熟悉、建立團體關係。

活動室內不時傳來陣陣笑聲,相較之下,隔壁房間的氛圍起初則略顯沉重。與李啟永一起來做活動的回龍觀醫院康復科副主任劉琳,正面向陪同前來的病人家屬,深入淺出講解著精神疾病的典型表現。“……比如誇大妄想,病人會認為自己的父母並不是真的,而是某位偉人,自己只是寄養在父母家;或者覺得自己特別有錢,銀行的錢都是他的。有的情感淡漠,家人去世了都沒有什麼反應,不會傷心哭泣。還有的情感倒錯,家人去世了反倒很高興……”

關於精神殘疾人的看護問題,劉琳更是直言不諱:“自殺風險是尤其要關注的,不要擔心詢問會刺激到病人。”她介紹,在醫院的日常工作中,醫生也會詢問精神患者是否有“活著沒意思、不想活了”的念頭。“如果病人說有,我們會繼續問你具體打算怎麼做?有的病人說想要跳樓,我們第一時間就要問,那你查看過嗎?若病人表示已經去了哪個樓上看過環境,就表示有高度自殺風險了,要特別注意防範。”

對於劉琳的講解,圍坐桌邊的家屬們凝神靜聽,頻頻點頭。而透過玻璃窗,看著病人在活動室興高采烈做著撕紙遊戲,家屬們臉上不禁浮現出欣慰的笑容。

家屬指導:除了傳遞知識 更是心理慰藉

“您講得挺好,要是頭些年能聽到,督促孩子按時吃藥,可能現在病得就不會這麼嚴重了。”講座結束後,大家遲遲不願離開。一位陪同兒子前來,頭髮花白的父親衝著劉琳深深地感慨。

“理論和實際相結合,別的地兒沒人給你講。”“是啊,看病的時候問大夫,也不跟你說這麼多,他太忙!”……這位父親的心聲引發了大夥兒的共鳴。家屬們紛紛聊起自家病人的狀況,以及患病的前後因由等等。對他們而言,患病家人能夠有組織地參與集體活動,本身已經是日常照護中難得的喘息。於此同時,為家屬開辦的講座讓“同病相憐”的大夥兒互相之間得以一吐心聲,知道身邊街坊中便有這麼多類似狀況的家庭,在心理上更是巨大的鼓勵和慰藉。

這也是劉琳希望看到的,在市殘聯的康復項目中,回龍觀醫院承接了石景山區31位精神殘疾人的社區康復工作。作為具體設計者,劉琳花了不少心思。不但安排音樂、舞蹈、美術、瑜伽冥想等八位治療師輪流前來組織豐富的活動,還特意通過講座將家屬聚集起來,搭建彼此交流的平臺。

這種面向家屬的指導幫扶,同樣貫穿在對其他類別殘疾人的康復服務之中。“畢竟我們再怎麼治療,也不太可能令肢體殘疾人活動自如,照顧殘疾人其實是家屬要面對的長期過程。”康復治療師小殷表示,除了按摩訓練,每次服務中他會盡力細細教給家屬相關按摩手法,以及針對臥床病人的護理知識。“比如病人總是躺著的話,肺裡容易有痰,要經常叩叩背。還有幫助病人從床上到輪椅的轉移,如何能省力一點……家屬掌握了基本的照護方法,未來就能提供持續性的康復照料。”

因為承擔了幾十位肢體殘疾人的上門服務,小殷更能體會到家屬的種種不易與焦慮。“很多家屬因為常年照顧病人,身體和心理上都非常疲累。有時我會和他們聊聊天,講講其他家庭的情況。感覺聽完之後他們挺安慰的,覺得不止自家有病人,而且狀況相比別家可能還不算太糟,神情會顯得輕鬆一些。”

“服務只是一方面,更希望能在提供服務的同時,指導殘疾人及其家屬掌握一定康復技能。”市殘聯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今年7月25日,本市共有持證殘疾人52萬餘人,19.5萬殘疾人有康復需求。其中功能訓練、康復護理、生活自理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訓練需求佔到80%以上。在此次社區和居家康復服務項目中,強調了專業人士對家屬等非專業人士的技術引領,“從而通過有限的服務,爭取將適宜技能留在殘疾人身邊,達到更長遠的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