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七律第一PK唐人七律第一,連李白都服了!

有首詩,被人稱為唐人七律第一,連李白見了都自嘆不如。就是下面這首:

崔顥《黃鶴樓》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崔顥,汴州(今河南省開封市)人。公元723年(開元十一年)登進士第,官終尚書司勳員外郎。《全唐詩》存詩四十二首。

古今七律第一PK唐人七律第一,連李白都服了!

《滄浪詩話》雲:“唐人七言律詩,當以崔顥《黃鶴樓》為第一。”

古今七律第一PK唐人七律第一,連李白都服了!

元人辛文房《唐才子傳》載,李白登黃鶴樓本欲賦詩,因見崔顥此作,趕緊搖頭罷手,說:“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有人說這只是個傳說,可是李白在其《鸚鵡洲》詩前四句說:“鸚鵡東過吳江水,江上洲傳鸚鵡名。鸚鵡西飛隴山去,芳洲之樹何青青。”簡直是中學生的一篇仿寫作文。然而,心裡暗暗較勁的詩仙還有第二發,被認為是與崔顥爭勝之作。

李白《登金陵鳳凰臺》

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這詩已經寫得很好了,但有人認為“一氣噓成,但二聯仍不及崔”《唐詩直解》。

大概是律詩太難寫,規矩多、束縛人,天性爛漫的李詩仙竟然很少寫律詩,翻檢文集,只有8首。另外,有一首詩(《送族弟綰從軍安西》),雖是七言八句,但既不符合對仗,也不符合平仄,不能算律詩。還有一首,只有六句,弄得編集子的人不知如何為其歸類。

古今七律第一PK唐人七律第一,連李白都服了!

律詩難寫如此,有個牛逼人物卻寫了很多,成為律詩的最大貢獻者,那就是詩聖杜甫。

老杜以寫律詩出名,沒有老杜,也許唐人還得再摸索三五十年去怎麼寫律詩。老杜這首詩,被譽為古今七律第一。

杜甫《登高》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胡應麟《詩藪》說,全詩“五十六字,如海底珊瑚,瘦勁難名,沉深莫測,而精光萬丈,力量萬鈞。通章章法、句法、字法,前無昔人,後無來學,微有說者,是杜詩,非唐詩耳。然此詩自當為古今七言律第一,不必為唐人七言律第一也。

古今七律第一PK唐人七律第一,連李白都服了!

這就有官司打了!

唐人七律第一PK古今七律第一,誰厲害?

難道唐人第一不是古今第一?

難道古今第一在唐代不能做第一?

臥榻先生認為:文無第一,不能像歐陽鋒與洪七公打那樣一架,就算爭個你死我活,也是浪費口舌。我們不妨跳出來看看:律詩有正體和變體之說。那麼,老杜是正體第一,崔顥是變體第一。從純格律的角度來講,崔顥的詩是不太符合平仄及對仗規則的,所以他的詩應當作為律詩的一種變體,歡迎有才華、有靈氣乃至邪氣的人去嘗試。老杜的詩,是寫七律的樣板,首句入韻,對仗工整,特別值得新手好好琢磨。此作若被評為正體第一,當之無愧!

古今七律第一PK唐人七律第一,連李白都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