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野蠻人和文明人,只有不同的文化」,這句話對嗎?

「沒有野蠻人和文明人,只有不同的文化」,這句話對嗎?

我以哲學的角度回答這個問題吧。其實學者們也還在爭論,這句話到底對不對。

如其他人所答,這句話基本上就是文化相對主義(Cultural Relativism)的縮寫。在文學史上,文化相對主義的興起來源於對“民族中心主義”(Ethnocentricism,可以特指在白人的統治下的價值觀)的反對。中心主義往往說的是自己的文化如何文明,他人的文化如何野蠻。而文化相對主義顛覆了這種衡量方式,甚至覺得,衡量的方式不存在。文化只有不同,沒有優劣之分。

文化相對主義能夠提倡不同的文化之間的互相寬容、尊重,甚至是理解:既然世上沒有絕對的標準,就不要以自己的標準衡量別人、企圖推廣所謂的普世價值。問題是,這種理論應用起來,會使很多事情陷入僵局。有個學者舉出過一個最簡單的例子[1]:我認為打獵太殘忍了,應該被禁,而你認為打獵是沒問題的。那麼當我們要一起制定法律的時候,我們就根本無法達成協議。我說,我明白你是怎麼想的,我尊重你,但是我不同意;你也說,我懂你的邏輯,但我不能苟同。雙方都有理,雙方都想以自己的方式定法律,所以最後到底是怎樣?

文化相對主義到了極致就是獨立主義(isolationism)。大家都互相不理睬,活在各自“獨特的”小圈子裡。既然無法達成協議,那就乾脆不要有互動好了。

這可不是什麼充滿希望的好現象吧。

「沒有野蠻人和文明人,只有不同的文化」,這句話對嗎?

作為對民族中心主義的回應,文化相對主義是有很重要的價值的。往往很多能被奉為“絕對”的東西,都不是那麼絕對。可是,如果我們凡事論相對的話,評價就變得沒有意義了。

當你看到一個殘忍無比的文化,難道正確的態度就是置之不理嗎?

我想,作為同一個人類種族,我們還是需要一些不相對的東西。但若是有所謂的普世標準存在,又該如何證明它的普世性?

於是我寫哲學論文近三年,還在想這句話是對是錯。

P.S. 民族中心主義是十八世紀的價值觀;相對主義是二十世紀提倡的價值觀。二十一世紀的學術趨勢是推翻相對主義。

「沒有野蠻人和文明人,只有不同的文化」,這句話對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