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軍事那麼脆弱,爲何面對北方強敵卻還能活一百多年?

在我們的印象中,北宋是一個軍事孱弱的朝代,這個王朝從始至終都被周邊的國家欺負,被動挨打,最後被金人滅國,皇帝成了俘虜,成為千年笑柄。

但是,我們有一個問題需要解答:北宋軍事既然這麼弱,那麼他面對北方強大的契丹遼國和後期崛起的西夏,為什麼還能活一百多年呢?

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這個話題。

北宋軍事那麼脆弱,為何面對北方強敵卻還能活一百多年?

北宋自宋太祖趙匡胤建國,到宋太宗時代,這兩代君主挾建國之威,都有主動出擊北伐遼國的打算。

趙匡胤在南方統一之後不久暴斃,未能實現親自北伐,宋太宗趙光義倒是率領北宋禁軍二十多萬北伐,但是卻在高粱河之戰被契丹人打的丟盔卸甲,幾乎全軍覆沒。

後來的“雍熙北伐”更是慘敗。

自宋太宗以後,北宋對於遼國大多采取戰略防禦,再也不敢主動進攻。

歷史上契丹人屢次南下進攻北宋,最危險的那次就是澶淵之盟前夕,遼國大軍南下,眼看就要渡過黃河進攻北宋首都汴梁,是宰相寇準請宋真宗御駕親征,再加上宋軍重弩射殺遼國大將蕭達覽這才避免了滅國之險。

即便在遼國末年,北宋和金人聯合進攻遼國,金人大破遼國主力,北宋軍隊本想摘桃子襲取幽雲十六州,最後卻被奄奄一息的遼軍打的大敗,出盡了洋相。

北宋軍事那麼脆弱,為何面對北方強敵卻還能活一百多年?

我們不禁要問,軍事這麼弱的北宋面對強大的遼國怎麼活了一百多百年呢?

要說起來北宋的軍事,最大的特點是:步兵多騎兵少,弓弩鎧甲豐富但戰馬嚴重不足,士兵數量充裕但軍隊戰鬥力低下。

北宋的重步兵可以說是歷代步兵防禦力的巔峰,宋代步人甲重達七八十斤,一名合格的北宋重步兵士卒需要負重上百斤,由這種鎧甲包裹的士卒列隊組成方陣,防禦力還是十分可觀的。

宋代弓弩的製造又是一個巔峰,宋軍十分重視弓弩的應用,入伍的士兵必須能開一定標準的強弓硬弩才能當兵,宋代的弩除了過去的輕弩,重弩的發展十分可觀,比如著名的神臂弓和床子弩,威力巨大,貫穿力極強。

北宋軍事那麼脆弱,為何面對北方強敵卻還能活一百多年?

翻閱史籍我們會發現,北宋對外作戰的整體戰績並不差,大約是勝負各半,甚至勝利還要佔比高一點。

但是,北宋因為在建國初期就失去了北方和西北的傳統戰馬產地,因此無法組建強大的騎兵部隊,這就造成宋軍面對以騎兵為主的遼國和西夏,勝利了無法擴大戰果,失敗了便全軍覆沒,機動力和衝擊力的嚴重不足是宋軍的軟肋。

再加上宋代重文輕武和強幹弱枝的軍事制度,造成了兵將互不相識,軍隊戰鬥力低下的特點,因此潰敗後便往往難以恢復。

這些特點決定了宋代面對遼軍十分被動,但是由於北宋的重步兵數量足夠龐大,弓弩兵加軍事要塞的防禦力又不弱,因此遼國在一百多年中也沒能滅掉北宋。

當然了,這也和遼國深度漢化有關係,到了後期,遼國和北宋幾乎分不清楚彼此,同時宋人的制度缺陷也被遼人學了去,最終,遼和宋前後腳被金人滅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