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會做傳統伏地挺身可不行,試著多變化,效果更出色!

伏地挺身本身是一個非常棒的訓練動作,甚至可以說是一個健身的人都一定會去掌握的動作,但同時,相比較於其他的一些傳統訓練動作來說,伏地挺身有著更多種變化。

不論你的初學者還是不斷進階的健身者,你都可以通過變化伏地挺身的動作,從而找到一款對你有挑戰性的動作。所以多嘗試去變化,也許你會用伏地挺身收穫更好的鍛鍊效果。

只會做傳統伏地挺身可不行,試著多變化,效果更出色!

對於初學者而言,有幾種變化的方式推薦。

第一種,木馬伏地挺身,在蹲著的狀態下,向前倒去然後撐起身體,像木馬一樣反覆伏地挺身。

第二種,跪姿側向伏地挺身,膝蓋著地,在身體左側做完挺身後移動到身體右側做伏地挺身。

第三種,肘撐式伏地挺身,膝蓋著地撐住身體,然後依次將手臂彎曲,使手肘與前臂撐地,再依次變為手臂支撐。

只會做傳統伏地挺身可不行,試著多變化,效果更出色!

第四種,側步伏地挺身,在做基礎伏地挺身的基礎上,每次伏地的同時將一側的腳平行邁出。

第五種,跑者伏地挺身,單膝著地做伏地挺身,伏地同時向後踢出沒有碰地的一條腿。

第六種,屈體伏地挺身,在普通伏地挺身的基礎上,縮短雙腳與雙手之間的距離,將跨部向上拱起。

只會做傳統伏地挺身可不行,試著多變化,效果更出色!

第七種,鐘擺伏地挺身,膝蓋著地做伏地挺身,在伏地的同時雙手不動,但身體向一側移動然後挺身,下一次變換為相反方向,形似鐘擺。

第八種,移動伏地挺身,開始為站立狀態,雙腳不動,用雙臂支撐一點點向前支撐身體移動,移動到普通伏地挺身的狀態時做伏地挺身。

第九種,措地伏地挺身,膝蓋著地,雙手一前一後支撐身體做伏地挺身,然後下一次動作變換雙手前後順序。

只會做傳統伏地挺身可不行,試著多變化,效果更出色!

接下來是一些中級的變化,比剛剛的難度更大一些。

第一種,仰臥起坐+伏地挺身,將兩個動作結合起來,做一個仰臥起坐後轉身立刻做一個伏地挺身。

第二種,提肩伏地挺身,在做普通伏地挺身的基礎上,當你撐起身體的同時提高一側的肩膀,下一次時再提高另一側肩膀。

第三種,俯衝式伏地挺身,略微提高跨部的位置,在伏地的同時雙手不動並控制身體向前移動做俯衝狀。

只會做傳統伏地挺身可不行,試著多變化,效果更出色!

第四種,提膝伏地挺身,在伏地的同時還從側面抬起一側的腿,盡力讓膝蓋靠近手臂,形似蜘蛛人。

第五種,手指伏地挺身,將手掌支撐變為手指支撐做伏地挺身。

第六種,登山者伏地挺身,在做伏地挺身的同時,雙腿快速交替做登山者動作。

第七種,弓手伏地挺身,在伏地的同時身體向一側移動,使一側手臂伸直,一側手臂彎曲支撐身體。

只會做傳統伏地挺身可不行,試著多變化,效果更出色!

你可以在基礎的動作上多去嘗試這些舉例的變化動作,當然以上介紹的這些並不是伏地挺身的全部變化,你可以通過改變動作去更進一步地加大這個動作的難度。

希望我的文章可以對你有幫助,可以點擊關注我,多多轉發哦,每個關注我的都會變帥變美變好看哦,不僅要外形漂亮,更要過得漂亮!愛你,啾咪~

別因為困難,就選擇放棄。要想學有所成、勞有所獲,就必須努力地堅持。堅持的過程可能很苦很累,選擇放棄卻輕而易舉。可是你要知道,一旦選擇放棄,你想實現的目標,你想抵達的遠方,都只能化作一團泡影。持之以恆的奮鬥,才是實現夢想的必由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