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幫助寶寶順利學會說話?

2-3個月的寶寶,正是牙牙學語的時候。當你將孩子從嬰兒床中抱出來,可能會聽到“啊啊啊”或“嗚嗚嗚”這種讓你一臉懵逼的聲音。如果想讓孩子順利從“牙牙學語過渡至順暢閱讀”階段,那麼新手爸媽們,可以這樣做:

如何幫助寶寶順利學會說話?

1、首先,就是給予回應

在嬰兒時期,只要我們給予孩子回應,他們也會給予我們回應,這是多麼美妙的事情。在這樣的彼此回應過程中,孩子的語言能力才能發展起來。

2、其次,示範正確的語言行為

父母的回應還將成為孩子腦中模仿的聲音範例。過去30年間,在全球各地進行的研究表明,嬰兒在發育的前6個月,能辨別所有語言發出的所有聲音。但隨著成長髮育,他們逐漸遺失這種能力,逐漸無法辨別家庭環境中慣常出現聲音之外的其他聲音。因此,樹立榜樣是父母的重要職責,以便嬰兒學會表達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話語。

3、給予孩子足夠的激勵

所有的孩子都會牙牙學語,即使天生耳聾的孩子。但是如果得不到回應及正確的示範,孩子說話的慾望將逐漸減少。一旦停止咿咿呀呀,孩子將不再練習舌頭、嘴唇及其他發聲器官之間的複雜配合。

比如,父母可以為咿呀學語的孩子對物體和經驗貼上對應的標籤。“你的牛奶好喝嗎?”媽媽問道,強調“牛奶”一詞的同時,將牛奶瓶拿在手裡,然後遞給寶寶。“看,那是爸爸!向他招招手!”然後拿著寶寶的手做出揮手的姿勢。事實上,安撫哭鬧嬰兒的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將他緊緊抱在懷裡,繞著房間,告訴他周圍物品的名字:“摸摸這是牆;窗戶好涼;窗簾很軟。”在這段過渡時期(從牙牙學語到正確描述),這類遊戲讓孩子切身參與到語言遊戲中來,因此十分有效。

此外,為寶寶閱讀這件事,也是一項重要的激勵措施。有的父母認為,孩子太小,對書籍無法回應。如果果真如此,那隻能說明父母選的書不對。最好選擇簡單的、每頁有多幅圖片較少文字的讀物。或者,你也可以自己製作寶寶讀物:將家庭旅行照片放入塑料文件夾,每頁附上簡單的描述文字,也可以從雜誌和宣傳冊上剪貼圖片進行製作。等孩子長到兩歲,如果父母真正關心孩子的語言發展,則必須每週帶孩子去圖書館。

4、除此之外,玩具在這個階段可以起到極大的作用

因為孩子喜歡玩具,而且醒來後的大部分時間都和玩具一起玩,因此這是入詞彙體系的重要途徑。跟孩子談論玩具,是一個練習使用動詞的機會,而動詞比名詞更難掌握。“把卡車拿給我。”“把洋娃娃放到床上去。”“想不想騎馬?”需要向孩子明確動作對應的稱謂,就像名詞一樣。

5、最後,父母需要以充滿關愛的方式言傳身教

父母要以充滿關愛的方式言傳身教,否則再好的教學方式都無濟於事。如果9個月大的寶寶練習了五六次仍然無法做出遊戲中涉及的動作,千萬不要因此生氣或者橫加抱怨:“這次你可要學會了,要不然……”有時,孩子聽到的除了苛責就是命令,這樣的語言環境對於發展孩子的說話能力不利。

所以,爸爸媽媽要有足夠的愛和關注來幫助孩子健康成長,特別是在寶寶從牙牙學語到正確表達的過程裡,沒有父母希望自己的寶寶出現社交和語言障礙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