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使命 新画卷 九江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明方向定目标

新使命 新画卷 九江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明方向定目标

新使命 新画卷 九江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明方向定目标
新使命 新画卷 九江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明方向定目标

“一个地方的发展,只有找准方位,才能走对方向;只有理清思路,才能找到出路。这是必须回答的‘使命之问’、这是必须回答的‘历史之问’这是必须回答的‘时代之问’、这是必须回答的‘现实之问’、这是必须回答的‘未来之问’。”8月8日,中共九江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林彬杨在报告中的“五问”振聋发聩,引人深思。

这“五问”,是组织和人民的考题,是时代和发展的课题,是实践和实干的命题,旨在从更高的站位守望初心和使命,从更大的范围研判机遇和挑战,从更深的层面审视优势和短板,从更宽的视野找准方向和路径,进而在更加清晰的坐标下,开启全新的征程。

时代的考题已经列出,我们的答卷正在进行。市委在深化与完善、继承和创新的基础上,确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和奋斗目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省委十四届六次全会部署,围绕经济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人民过上高品质更美好生活,建设江西通江达海的门户城市、长江中下游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国际知名的山水文化旅游城市,坚持发展争先、生态优先、创新领先、开放抢先、民生为先、实干当先,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融入长江经济带,振兴江西北大门,打造区域率先发展战略高地,为共绘新时代江西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新画卷谱写浓墨重彩的九江篇章。

九江“从哪来”

这是必须回答的“历史之问”。

一江飞峙大江边,山川湖水代代传,庐山葱茏几千秋,云锁高峰水自流。注目九江,随处都是奇山秀水,信手拈来都是历史的丰篇。倚靠着这大自然的馈赠,浔阳江畔迎来送往了多少赞叹?客船、游子,文人、骚客,诗歌、墨宝。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往哪儿去,很多问题才能看得深、把得准。”

九江有着辉煌的历史。明清时期,它是我国唯一享有“三大茶市”“四大米市”的重镇。近代,它又被列为五大通商口岸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它是国家产业布局的重点城市、江西工业经济的重要基地。改革开放以来,作为全国第一批沿江对外开放城市,在全省发展格局中地位独特,在沿江同类城市中一度领跑。但“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历史的荣光已成历史,优势变成了弱势,强项变成了短板,传统地位正在弱化,航运功能正在退化。无论是与各级领导交流、与广大客商接触,还是与干部群众座谈,大家都认为以九江的区位优势、沿江便利、港口要素,完全有条件打造区域性航运中心;以九江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政策机遇,完全有条件在区域实现率先发展,打造战略高地,书写九江发展新的荣光。

现在“在哪里”

千百年来,人们从未停歇对这方水土的探索。过去,是;现在,亦然。

2018年,恰是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励志图强、砥砺奋进,九江被列入中国第一批沿江开放城市,迈开全面开放之旅;九江开发区晋升为国家级经开区,提速工业振兴之途。大山巍峨,庐山设市,开启旅游新篇;大江浪涌,长桥卧波,天堑已变通途;大湖浩荡,万鸟齐翔,荡漾一湖清水。八里湖畔,新区欣欣向荣;赛城湖岸,新城呼之欲出。工业兴市,处处如火如荼;脱贫攻坚,村村面貌一新……岁月波澜壮阔,奏响一路凯歌。

当今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发展方式正在转型,开放格局迎来转换。党中央着眼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谋划中国经济新格局,作出了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九江作为江西唯一的沿江港口城市,是我省融入长江经济带的主平台、主战场,是双向开放的大门户、大通道,通江达海是我们最核心的优势、最宝贵的财富,这是跟省内其他城市最本质的区别。可以说,九江的地位举足轻重,作用不可替代。

林彬杨说,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迎,反受其殃。置身其地就必须主动融入,身处时代就必须紧跟时代。否则,就会在时代洗牌中掉队,在区域竞争中出局。

将要“去何方”

九江如何自我定位、未来何去何从?

这是必须回答的“现实之问”。

当前,摆在九江面前的现实是:总量不大与质量不高的问题并存,加快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压力并存,“硬环境”不足与“软环境”不优的短板并存,推进改革发展与维护稳定的挑战并存,发展不充分不平衡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矛盾并存。

省委十四届六次全会,明确提出将九江打造成为“一圈引领”的重要支撑,建设成为全省的重要门户。今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委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团结带领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干部群众,忠诚担当、真抓实干,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各项事业取得新成效。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将发展实体经济摆在突出位置,采取一系列有针对性举措,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创新,大力培育新动能,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全市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全省第一方阵。

狠抓群众关切的民生实事。大力实施脱贫攻坚春季攻势和夏季整改行动,启动城镇贫困群众脱贫解困工作。“十个一百”惠民工程顺利实施,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扎实推进安全生产、环境保护、信访维稳等工作,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未来“有多远”

九江一直享区位之优、领开放之先,铸就了九江人敢为人先、不甘落后的精神特质。近年来,从争得应有地位,到做大九江,再到促进全面崛起;从强工兴城,到决战工业,再到发展新型工业,九江人民奋勇争先、开拓未来的脚步从没停歇。

围绕上述重点和目标,九江要切实抓好以下工作。坚持发展争先,打造产业升级新高地。工业是九江这座城市的基因。工业兴则产业兴,工业强则经济强。要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以工业升级带动产业升级,支撑率先发展。

坚持生态优先,打造绿色发展新高地。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快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坚持以共抓大保护、建设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为引领,聚焦核心任务,加强生态保护,发挥示范效应,打响绿色品牌。

坚持创新领先,打造动能转换新高地。创新决定城市未来。我们要始终把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让创新成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不竭动力。

坚持开放抢先,打造要素聚集新高地。开放空间决定发展空间,开放程度决定发展高度。要增强大开放意识,做优城市、建优平台、造优环境,推进全域、全面、全方位开放。

坚持民生为先,打造美好生活新高地。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大力度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让人民群众过上高品质的美好生活。

坚持实干当先,打造干事创业新高地。做好九江工作,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实干。必须坚持忠诚为魂、百姓为念、用人为要、实干为本、清廉为贵,以全面从严治党的新成效,为打造区域率先发展战略高地提供有力保证。

回望九江的发展,是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的历程,是继承创新、持续奋斗的历程。站在新的起点,谋划九江的明天,必须立足历史地位、地理区位和经济方位,一任接着一任干,重整行装再出发,努力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上示范引领,在放大优势、彰显特色上走在前列,在全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上率先突破,奋力开创打造门户城市的新未来,奋力开创经济活力迸发的新未来,奋力开创富裕美丽幸福的新未来。

最终“为了谁”

“一个地方的发展,只有找准方位,才能走对方向;只有理清思路,才能找到出路。这是必须回答的‘使命之问’、这是必须回答的‘历史之问’这是必须回答的‘时代之问’、这是必须回答的‘现实之问’、这是必须回答的‘未来之问’。”林彬杨在报告中的“五问”引人深思。

时代是出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九江要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来答题,以强烈的使命担当和责任担当来答题,以共识共为的强大合力和埋头苦干的务实作风来答题,以城乡面貌的巨大变化和发展后劲的明显增强来答题,以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和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来答题,不辜负组织的期望、外界的期待、人民的期盼。

新使命 新画卷 九江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明方向定目标

长江周刊@微生活微信号:jjrbcjzk

公众号介绍 | 聚众家,纳众声,汇众议,容众思;化微言成高谈,以博语作宏论,推社会进步,促梦想成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