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車官價下調能倒逼本土產品官降嗎?

進口車關稅下調導致進口車價格下調已成為近期汽車圈的熱門話題。


5月22日財政部頒佈的這條公告,其國家戰略意義與對國內汽車產業的戰略意義,筆者不想多談,而恰恰想談的是進口車價格下調對國內本土企業(主要指合資企業)相關車型的官方價格是否有影響?

進口車官價下調能倒逼本土產品官降嗎?

雖然財政部的這條公告顯示進口關稅下調要在今年7月1日才開始實施,但在這條公告頒佈的後兩天內,包括沃爾沃、奔馳、福特、林肯、寶馬等都公佈了自身進口車官價下調的情況,即包括什麼車型與該車型下調後的官方售價。

坦率地說,這些品牌對進口車的官價下調的確很有誘惑力(筆者就不一一列舉了),潛在用戶很可能放棄國產同品牌豪華車,而選擇進口車(即便通過貸款等金融手段實現購買),甚至可以說有些原定相對小眾的車型會因此向更加大眾化轉移。

進口車官價下調能倒逼本土產品官降嗎?

但近期有社會輿論提及這種進口車官價的下調會影響到合資企業同級競品,甚至是自主高端產品的官價下調,筆者對此並不敢苟同。

首先,進口車在我國全年汽車的銷量比例並不大。2017年全年進口車銷量為90萬輛左右,佔總銷量比重不足3%。其中以豪華級以上,且大排量車為主。它們因關稅下降而下調價格對車市整體影響有限,而且越是與中檔合資品牌“交界”之處,進口車官價下調價格的空間也就越小。

進口車官價下調能倒逼本土產品官降嗎?

這並不是筆者的主觀判斷,而是通過對上汽大眾、一汽豐田走訪瞭解到它們的真實想法後,得出的結論。其中上汽大眾因為有輝昂及途昂等高端國產車型而會受到進口車下調官價的衝擊,但上汽大眾內部人士表示,如輝昂的同級成規模的競品基本都已國產,除非整體C級轎車(輝昂所處級別)一同下調官價,輝昂才考慮下調官價,但僅以進口車官價下調,同級國產車整體下調官價,這太不可能。

一汽豐田同樣因為有著皇冠與普拉多等高端車型將會受到衝擊,但其內部人士除了強調與上述上汽大眾相同的觀點外,他還表示國產車型肯定會受到衝擊,甚至包括不怎麼與進口車“接壤”的B級車型都會受到衝擊,但絕非以下調官方的方式來體現,“因為這涉及到市場供需問題,將會以市場終端的價格調整為主。”

進口車官價下調能倒逼本土產品官降嗎?

其實這也是筆者想說的第二點,即通過市場調節來緩衝進口車官價下調的影響。雖然目前還沒有,但至少在7月1日之後,市場端就會反應(包括B級車),即優惠幅度加大,來應對進口車官價下調,尤其是那些即有量的規模,此前優惠又不多的進口車品牌(如雷克薩斯、斯巴魯等)。

而且從市場端還應該看到,雖然進口車整體下調官價,但因此前進口車市場表現羸弱,終端價格本以優惠很多,此次官價下調的幅度甚至還不如終端優惠的幅度。真到了7月1日之後,經銷商們還會不會那麼大幅度的優惠就很難說了(因為這確實得分品牌與車型,甚至還有地域因素,因此終端市場很難一概而論)。

進口車官價下調能倒逼本土產品官降嗎?

最後也有輿論提及零部件下調會不會讓本土車企下調官價?筆者仔細翻閱了關稅調整目錄,發現在原先五檔關稅(現統一為一檔,即6%)的零部件目錄中,最高檔(25%)的零部件為商用車(大客與貨車)零部件,在乘用車中佔據主要成本的零部件只有“自動換擋變速箱及其零件”(原關稅稅率為10%),其它乘用車零部件(包括髮動機)的國產化率已很高,對於前裝整車價格影響很難有什麼顯性變化。

不過零部件關稅的下調有一個好處就是對後裝市場(包括4S店售後成本)有著有利於消費者的影響,這意味著消費者整體養車成本(進口車,甚至一部分國產車)將有所下降。

進口車官價下調能倒逼本土產品官降嗎?

總之,進口車全線下調官價會讓市場產生連鎖反應,這將以市場價格調節為主,本土車企暫時還不會對車型官價做出調整,但筆者也不排除本土車企對明年年度款的車型進行相應的價格下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