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回忆遭遇“中年危机”,怀旧情怀正在失效?

文|Mirror影视研究组

综艺节目正在陷入了一个怪圈。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情怀杀”成为了综艺节目的救世主。从室内到室外,从竞技到挑战,以集体记忆为内容定位和诉求的综艺节目接踵而至,几乎各种类型的综艺节目都能加一段“回忆杀”撩拨观众的心,由此形成的电视荧屏新现象——“综艺怀旧热”。

往往伴随着播撒的煽情环节,似乎不给观众熬上一锅浓浓的鸡汤都不算完。但问题的关键是多数综艺多源于此但也只能止于此,大同小异的情怀文化,在一年复一年的消费中,也不禁让人想要问一句,所谓怀旧情怀究竟还能再用几年?

“集体记忆”搭建“理想国”

一次延期,一次下架。在7月13日突然被按下暂停键后,《真相吧!花花万物》时隔三个星期,终于坎坷归来。

作为《康熙来了》后,蔡康永、小S时隔两年的合体之作,从宣传策略角度来说,《真相吧!花花万物》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毕竟,二人自从《康熙来了》停播之后,纷纷将事业重心转至大陆,各自开设了自己的新节目,这次联手则是阔别许久的再次搭档,几乎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引起了巨大关注。

集体回忆遭遇“中年危机”,怀旧情怀正在失效?

无疑,“情怀”是一张足以打动人心的王牌。

再往前追溯,年初,浙江卫视在《王牌对王牌3》的节目现场,接连邀请到的《西游记》、《新白娘子传奇》、《康熙微服私访记》等剧组,时隔二、三十年的再度聚首,赚取了无数观众的眼泪,甚至时时聚首的《爱情公寓》在打出十年之约的标签时,依旧有不少的粉丝为此买单。

中国人固爱怀旧,更何况在风云莫测的娱乐圈,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楼塌了,一茬又一茬的新人新故事前赴后继的时代,相对而言,“怀旧”就成为了一个保险同时又最有可能取得优良效果的选择。

经典歌曲的影像再现、时代人物的荧屏初秀、童年回忆的世纪同台等在电视综艺节目的影像符号中成为主角,消费主义和娱乐文化内在地驱动着集体记忆的生存,在修饰实践中让观众不再是简单的信息接受者,而是节目的参与者和意义的共享者,也由此演变为一场大众文化的时代共鸣。

集体回忆遭遇“中年危机”,怀旧情怀正在失效?

当带着这样的一份复杂的情感欣赏节目时,观众都会在原有节目精彩度的基础上为节目“加分”,一个个登上热搜的剧组重聚、世纪同台,“自来水们”所能迸发的力量远胜过花费几千万的曝光,旧人、旧故事自身携带的“怀旧”基因,所碰撞出来的电光火石便可想而知。

回忆杀不可再生

然而成也怀旧,败也怀旧。

在过去的短短几年里,观众所熟知的经典老剧、经典老歌都成为综艺节目的座上宾,观众初看觉得经典又怀念,再三接触之后,资本流水线下生产的“集体回忆”,也逐渐变了味。

回忆确实能戳中泪点,但是并不是任何过去的经典作品都可以都可以转化为今天荧幕上的情怀,也不是任何形式的回味都可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毕竟情怀这把双刃剑,进一步是回忆杀,后退一步则是炒冷饭。

俗话说“好钢用在刀刃上”,这一句话同样适用于情怀这张王牌的使用,毕竟时代发展中,更迭变化的观众情怀是“

不可再生的资源”。

集体回忆遭遇“中年危机”,怀旧情怀正在失效?

在95后为主导的综艺市场,这些老剧、经典的影响力还有多少?这种“情结”是否只存在于小众的核心死忠粉的圈地自萌?中国还有多少世纪同台、经典老剧值得观众回忆?伴随着综艺节目自嗨的情怀文化而来的,是观众心中这些被打上几个问号的疑惑。

更何况,“先到者吃肉,后来者喝汤

”,随着节目数量的增多,观众自然早就摸清了其中的套路:老将上场一定会有老友重聚,金曲重唱或许就会迎来原唱出场。

综艺节目作为以娱乐大众为根本目的的节目,迎合大众口味,吸引观众观看是节目制造的基本要求。一般来说,满足需求的初级阶段是满足既有需求,但更高明的做法是唤醒需求或制造需求并满足之。2018年凸显了小众文化的魅力的圈层爆款就已经证明了,回顾过去解的是一时之急,略超前地看到了社会的潜在变化,引领了一种潮流文化。

集体回忆遭遇“中年危机”,怀旧情怀正在失效?

熟悉《天天向上》的观众一定清楚,节目中各位主持人爱开的玩笑一定有这样的一句话:“人间有真情,人间有真爱”,但值得注意的是,十年重聚五年同台是情怀,年复一年的打磨,一次又一次上演的情怀,当所有节目都是似曾相识的套路,当十年一次的惊喜变成一年一次的感慨,最终也只能从“回忆杀”演变为“杀回忆”。

—The End—

主编 | 韩英楠

校对 | 殳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