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和人的故事:大醫精誠,專訪北京協和醫院營養科主任馬方

今年的夏天格外熱,可當記者走近今天的採訪人物——北京協和醫院營養科主任、中國醫師協會營養醫師專委會主任委員馬方教授時,暑熱馬上被他平和的笑容和平實的語言驅散。從天時地利人和到說文解字;從營養的維護和修復功能到治未病;從一個聯盟平臺到走出一條中國特色之路,馬方教授學識淵博、思維敏捷、風趣幽默,採訪從高考志願、專業選擇談起——

專業和興趣並重

報考醫學專業是聽家長的話,當年的高考成績是在清華大學錄取分之上,但我卻沒有選擇服從專業分配,被二志願北京醫科大學錄取,選擇的是公共衛生專業,這也是我自己的選擇,主要是源於興趣。

協和人的故事:大醫精誠,專訪北京協和醫院營養科主任馬方

對公共衛生領域的事情感興趣,對環保感興趣,對人們的健康感興趣,對烹飪感興趣,這是我的初衷。興趣往往是最好的老師,6年的學習堅定了馬方教授的選擇。1987年,由於品學兼優,馬方大學畢業後直接選擇到了北京協和醫院營養科工作。當時營養科有三位老前輩,他們很注重培養年輕人,這對馬方等年輕營養師來說無疑是非常幸運,老前輩們親自帶著查房,外出會診,對臨床營養重新學起。臨床營養的精髓和內涵在實際中得到學習和成長。

北京協和醫院在建院初期就有營養科,在老一輩營養專家的言傳身教下,和其它科室一起合作,營養科和所有疾病都相關,面對全院所有的科室,有營養問題會找我們進行會診。馬方教授在臨床營養科研方面打下了非常堅實的基礎。

協和人的故事:大醫精誠,專訪北京協和醫院營養科主任馬方

1995年就被任命為營養科副主任、行政第一負責人,那時他正值而立之年,可以說是“協和”歷史上最年輕的科室領導人之一。謙遜的馬教授將這些成績歸功於老一輩營養專家的栽培。

大夫方舟 引營養學發展新方向

營養科的工作過程是再學習的過程,更是實踐的過程,“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是一句來源於生活應用於生活的人生哲理,也是最樸素的一句從醫的真理。

協和人的故事:大醫精誠,專訪北京協和醫院營養科主任馬方

營養科很大一部分工作是對醫院其他科室配合治療,我印象最深的是在治療方面有兩個成功的例子:一個是神經性厭食的女孩子,來就醫時瘦得皮包骨頭,眼皮上的血管能看得很清楚,我們在治療過程中,帶著她親自做飯,配合心理輔導,調養,在我們這裡經過一段時間的飲食調整後,由60斤增加到了80斤。

還有一個印象極為深刻的患者,是一位潰瘍性結腸炎病人,現在也是一種疑難病,腸子上全是潰瘍,當時都已經給家屬下了病危通知,醫院在對患者進行藥物治療的同時,包括腸內腸外營養、普通膳食營養進行營養搭配治療,取得了很好的療效,挽救了病人的生命。那時行醫,我們醫院的醫生還會在病人痊癒出院後去做家訪,病人恢復了健康,一家人都很感激。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根據不同的病人給出不同的營養方劑,一對一的因人而施救,一個個不同病患的病人都到救治,我所做的工作得到臨床的認可,得到患者的認可,實現了社會價值,這也正是我行醫的初衷。

在北京協和醫院工作了31年,管理營養科22年,做營養科主任18年,可以說,我見證了臨床營養改革開放後的變化,那就是營養科逐漸成為規範的一個學科。我的名字是一個“方”字,在《說文解字》中,“方”字似兩舟並行,這也恰似醫院各臨床科室與營養科室的關係。

協和人的故事:大醫精誠,專訪北京協和醫院營養科主任馬方

2018年是全國改善醫療服務第二個“三年計劃”的開局之年。過去3年,改善醫療服務工作紮實推進,取得顯著成效,為“新三年”打下了堅實基礎。新的三年,國民營養健康方案越來越提上日程,如何把國民營養健康進一步向縱深推進、再上新臺階,需要全社會一起行動起來。北京協和醫院營養科在營養治療與健康膳食營養管理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是我國臨床營養人員的培訓基地和成長搖籃,數十年來為我國培養了大量營養專業人才,今後,我們會持續為規範全民健康營養體系做出貢獻。今後我們會從醫院走向院外,發揮更多的作用。

營養與保健 要持有正見

營養與社會上所 稱 的“保健品”有什麼差異,作為權威專家,馬方教授給出權威的正見------營養與保健很難分開,但營養是專業性、學術性很強的一個獨立的學科體系。界定範圍從人群來看,分為健康人,特殊階段(兒童期、孕期),亞健康階段,病人,所需要營養不一樣。從營養的概念來講,不是簡單的吃與不吃的問題,什麼是營養,正確的定義是“吃東西后能不能被人體消化、吸收,利用,達到增加體質的作用;不能被消化的排除體外,這人體代謝的整個過程稱為營養”,怎麼吃,吃得是否有用,營養要有針對性,要發揮正常作用。保健是正常營養素,起到預防作用;而疾病營養很複雜,要採取針對性的措施,是治療作用,疾病對人體的傷害是不能充分吸收營養物,常見的七大營養素,要合理補充,保持人體正常機能,讓人體正常機能恢復,修復功能,變成正常狀態,恢復健康。藥物是幫助控制疾病,營養作用是修復,恢復健康。

對於營養,第一不要過於誇大,第二要了解營養兩大功能,維護正常功能,和修復患者吸收正常營養的功能,深奧的道理在其中,需要專業的人士要花很大精力,營養是專業性、學術性很強的一個獨立的學科體系。

修復作用的營養品分為三種,一是普通食品,二是食物中的一些營養成分提煉出來,比如單純的一個維生素A,維生素C等片劑;三是功能性食品,如營養粉、營養液等,有共用的,有專病用的,比如腎病、糖尿病專用的,再往上是藥品,這都是西醫的體系,這些年我們希望在中醫的體系深入挖掘一下,比如藥食同源,藥膳等。再往下,可深入到治未病,起到預防的作用。

營養與“天時、地利、人和”相關。天時來講,與年齡、性別、天氣,以及四季等因素相關;地利來講,不同的地域、民族、種族,不同的飲食結構、不同的工作環境(高危或高寒)、不同的腸道功能、腸道微生態都相關;人和來講,與人的健康、亞健康、病態,具很強的個體化差異。

專家簡介

協和人的故事:大醫精誠,專訪北京協和醫院營養科主任馬方

馬方,北京協和醫院主任醫師,營養部主任。擔任中國醫師協會營養醫師專業委員會前任主任委員,中國臨床營養產業創新聯盟理事長,中華醫學會北京分會臨床營養專業委員,北京衛校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兼任中國烹飪協會營養執委,中國美食專業委員會理事,北京烹飪協會常務理事。

從事臨床營養工作30餘年,擅長糖尿病、痛風、肥胖等慢性疾病的營養治療。著有或參與編著《現代臨床營養學》、《哮喘病學》、《臨床營養學教材》、《歐米伽膳食》等多部專業及科普書籍。2007年擔任中國醫師協會營養醫師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帶領協會主要進行營養科規範化建設與管理工作,並受衛生部醫政司委託組織開展全國範圍內172家醫療機構臨床營養科的試點工作及組織編寫了《臨床營養技術操作規範》和《臨床營養診療指南》。近年來致力於營養知識的宣傳與普及,組織中國醫師協會營養醫師專業委員會的營養專家開展了社區及家庭的營養教育,主編和出版了相應的教材。

關注“北京尤邁醫學診所”或“尤邁健康”微信公眾號,瞭解更多健康資訊和協和大專家背後的故事。若確認需要預約北京協和專家服務,可添加微信號youmaizs,進行諮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