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特·霍尔-莫宾”行动:喊着号子送死,魔王萨达姆也懵了

“法特·霍尔-莫宾”行动:喊着号子送死,魔王萨达姆也懵了

【代号名称】“法特·霍尔-莫宾”行动

【英文名称】Operation Fath ol-Mobin(波斯语:عملیاتفتح‌المبین‎)

【密级】保密

【发起者】伊朗

【行动时间】1982年3月22日-28日

【目的】用钳形攻势包围驻扎在伊朗的伊拉克军队

“法特·霍尔-莫宾”行动:喊着号子送死,魔王萨达姆也懵了

“法特·霍尔-莫宾”行动主要围绕在图中底部进行

首先,请允许“历史脉动”在此向为了维护祖国利益、民族尊严而殉国的波斯勇士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也向抛弃武器、拒绝残杀、遭军法惩处甚至身死他乡、良知未泯的巴比伦战士们,致以由衷的钦佩!

【背景】

“法特·霍尔-莫宾”行动,是伊朗在1982年3月两伊战争中发起的一个重大军事行动,行动由副总统、参谋长阿里·赛义德·希拉兹中将负责指挥,分4个阶段进行。

“法特·霍尔-莫宾”行动:喊着号子送死,魔王萨达姆也懵了

伊朗副总统阿里·赛义德·希拉兹,“法特·霍尔-莫宾”行动的导演

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试图重复以色列在“六日战争”中对阿拉伯空军成功的先发制人空中打击(“焦点”行动Operation Focus),也派出了许多架次飞机侵入伊朗空域,希望能将伊朗空军摧毁在地面上(“阿伯兹之影”行动,Operation The Shadow Of Arboz,也译作“阿尔邦的阴影”行动)。

虽然伊拉克人最终没有成功,但这不会阻止萨达姆向着他的目标狂奔——即建立伊拉克对阿拉伯河完全彻底的统治,在伊朗被称为“阿尔十字”(阿尔万鲁德)航道。他发起了对伊朗土地的入侵,目的直指伊朗南部区域。

“法特·霍尔-莫宾”行动:喊着号子送死,魔王萨达姆也懵了

萨达姆·侯赛因空有凌云之志,奈何其军事才能很是水

然而,随着战局的不断演进,战争的逻辑越来越扭曲。吃了亏的波斯人像受伤的怒狮一样,开始了一系列疯狂反击行动:

“卡曼99”行动(Operation Kaman 99):1980年9月23日,伊朗空军为了报复伊拉克空袭(“阿伯兹之影”行动)而发起的还击行动,这个行动标志着长达8年的两伊战争的开始,换句话说,“阿伯兹之影”行动实际是两伊战争的引子,如果伊朗不接招的话;

“凋零利刃”行动/“灼烧之剑”行动(Operation Scorch Sword,也有译作“焦剑”行动):1980年9月30日黄昏,轰炸伊拉克核设施( );

“迪兹富勒”行动(Operation Dezful):1980年10月15日,目标是阻止伊拉克人在伊朗领土上的推进,并在他们进展停滞之前将他们击退;

“苏丹10”行动(Operation Sultan 10):1980年10月29日,阻止伊拉克飞行员在摩苏尔附近的胡里亚赫空军基地接受法国顾问训练,同时将在伊拉克的47名法国技术人员和一些“幻影”F-1C作为目标进行打击——伊朗毫不畏惧将战火扩大至国际舞台;

“珍珠”行动(Operation Pearl,但也有“莫尔瓦德”行动Operation Morvarid的记载,“莫尔瓦德”在阿拉伯语中即是“珍珠”的意思,但这两个行动是否是同一个,请允许“历史脉动”暂时不给出标准答案):1980年11月28日下午,伊朗海军和空军对伊拉克南部石油重镇巴士拉展开猛烈空袭行动;

“霍维泽”行动(Operation Hoowitz):1981年1月5日早上,伊朗人的第一次大规模集团式反攻,装甲部队沿着前线展开,突破伊拉克人的防线朝西碾过卡尔克平原,向苏桑格尔德推进,而空军也配合发起了疯狂的轰炸;

“纳斯尔”行动(Operation Nasr):1981年1月5日-9日,伊朗发动的对伊拉克的坦克大战;

“H-3”空袭行动(Operation H-3 airstrike):1981年4月4日,伊朗空军空袭伊拉克西部H-3空军基地综合体,是伊朗空军在战争中进行的最大胆、最复杂的行动之一;

“塔瓦科尔”行动(Operation Tavakol):具体时间及内容欠奉;

“萨蒙·奥尔·阿梅”行动(Operation Samen Ol A'emeh):1981年9月24日,解除伊拉克人对伊朗石油重镇阿巴丹的包围;

“塔里克圣城”行动(Operation Tariq al Qods,也译作“耶路撒冷之路”行动,而且相比之下“耶路撒冷之路”行动的大名完全碾压“塔里克圣城”行动):1981年11月29日-12月7日,夺回霍拉姆沙赫尔的门户——博斯坦;

“胜利”行动:1982年3月下旬,攻击在舒什特尔的伊拉克军队,切断南北两路伊拉克军队之间的联系,并在一周的时间内重创了2个伊拉克师,收复许多失地。

“法特·霍尔-莫宾”行动:喊着号子送死,魔王萨达姆也懵了

伊朗的大阿亚图拉霍梅尼,也是一个视人生命如草芥的自私之人,作为宗教领袖着实可恶

这一连串的军事攻击行动,伊朗人大部分都取得了胜势,至少是优势。战场的局势已经使萨达姆焦头乱额了,而身旁另一个不共戴天又骁勇善战的死敌——以色列,此时也在用两个实际行动震慑着自己:

“鼹鼠板凳”行动(Operation Mole Wooden bench):1981年4月9日,以色列空军发起的摧毁叙利亚地空导弹阵地行动,叙利亚14个阵地顷刻间毁灭而以方毫发无损,这次行动给伊拉克人带来的心理压力可想而知;

“巴比伦”行动(Operation Babylon,本行动不同部队代号不同,因此也有“歌剧”行动Operation Opera、“奥西拉克”行动Ofra、“翠鸟”行动、“愚昧”行动等众多代号):1981年6月7日,偷袭、摧毁伊拉克“奥西拉克”核反应堆,以彻底消除伊拉克核计划对自己的威胁( )。——上述各行动计划尚未发布,请对此感兴趣的及时关注本头条号的后续内容。

“法特·霍尔-莫宾”行动:喊着号子送死,魔王萨达姆也懵了

以色列,借两伊战争获取了重要的安全利益

局势并未因己方的攻势而有明显的好转,这使伊拉克不得不降低了对于战争的诉求。1982年2月,伊拉克第一副总理、萨达姆的坚定盟友、库尔德人拉马丹公开宣布,伊拉克准备从伊朗撤军,条件是签订停战协定。

不仅如此,两个月后,不可一世的萨达姆总统甚至私下表示:愿意降低停战条件,表示只要签订停战协议,就同意无条件撤军——这简直就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但是它确实发生了。

“法特·霍尔-莫宾”行动:喊着号子送死,魔王萨达姆也懵了

萨达姆(左)与拉马丹(右)

对于伊拉克私下抛出具有试探性质的橄榄枝,伊朗并没有迎接,因为聪明的波斯人知道,主动权已经被自己抓在手中了,怎么可能轻易绕过这个世仇?!不仅不接,反而是以一系列猛烈攻势作为回应。“法特·霍尔-莫宾”行动,就是这系列回应的第二个——第一个是“胜利”行动——当然,这中间还有至少3次没有明确代号的军事行动。

为了报血海深仇,伊朗人囤积了更多的兵力,然后展开了至那时为止规模最大的攻击行动。他们打算用钳形攻势包围占领伊朗南部伊拉克军队。

“法特·霍尔-莫宾”行动:喊着号子送死,魔王萨达姆也懵了

霍拉姆沙赫尔市之于伊朗太重要了,以至于其镇国利器也冠以“霍拉姆沙赫尔”之名

【行动经过】

1982年3月22日,正是伊拉克入侵伊朗18个月的当天,“法特-霍尔-莫宾”行动开始发动。

伊朗首席指挥官阿里·赛义德·希拉兹中将发布命令,在侯赛因·哈拉齐、穆罕默德·布鲁杰迪指挥下,伊朗年轻的战士们在22日晚上发起了装甲部队进攻,随后由革命卫队开始持续不断的人体攻击,每个旅都由大约1000名战士组成。

此外,伊朗还调集了8万-10万正规军队、4万革命卫队、3万巴斯基动员队(基本就是用身体迎着子弹深度的宗教痴迷者,当然也是极端的爱国者、狂热的民族主义者)、15000民兵,铺天盖地、潮水一般奔赴战场——感觉像是古波斯人与马其顿人温泉关相遇时的玩法极为类似——斗狠、玩命。

“法特·霍尔-莫宾”行动:喊着号子送死,魔王萨达姆也懵了

伊朗革命卫队,守卫伊朗的铁打的军队

而伊拉克方面则由萨达姆·侯赛因总统亲自执鞭,因为此时真的已经有些不能输了——8万-16万逊尼派子弟兵作为筹码被推上疆场。

主要战场在迪兹富勒和舒什之间的山区,两伊各自投入10万部队。会战中,伊朗空军把状态最好的约90架F-4E战机集中到毗邻战线的瓦赫达提基地,对紧靠前线的伊拉克后方目标展开攻击。

诺杰和布什尔基地的“鬼怪”II转场至瓦赫达提,开始执行不间断的机场攻击和空中阻断任务,再次给伊拉克人带来巨大的损失。在其中一次攻击中,一个伊拉克装甲师遭受伊朗空军F-4和F-5长达12小时之久的没完没了的轰炸,整整一个伊拉克装甲师被“鬼怪”机群斩杀殆尽——这一战术也被称为“战场空中遮断”。

“法特·霍尔-莫宾”行动:喊着号子送死,魔王萨达姆也懵了

伊朗空军的“鬼怪”式机群

而在地面作战中,伊朗军队在总参谋长阿里·赛义德·希拉兹的亲自指挥下,首先利用装甲部队夜袭,随后由革命卫队展开自杀式“人海冲锋”——他们排列成整齐的方阵,饱含真情地高喊着诸如“真主是伟大先知”之类动人心弦的口号,迎着敌人的火舌而去。他们的眼中,仿佛那是真主爱抚、温暖的手指一般。

可那真的不是真主爱抚、温暖的手指!

这种“用人命消耗子弹”的惨烈进攻方式还是使早已习惯于杀戮与死亡的伊拉克军队胆战心惊,甚至心理素质极为顽强的伊拉克军官都放弃阵地、抱头鼠窜——骁勇的阿拉伯人的人心也是肉长的。尽管萨达姆下令“不许后退半步”,但伊朗军队依然攻占了部分阵地。

“法特·霍尔-莫宾”行动:喊着号子送死,魔王萨达姆也懵了

霍梅尼,是伊朗战士们的精神支柱,也是丧门星、要命鬼

在“法特·霍尔-莫宾”行动持续五六天后,萨达姆意识到这是个消耗国力及生命的陷阱,是填不满的黑洞,从不在乎别人死活的杀人魔王也一身冷汗,不得不下令撤退。但为时已晚——伊朗军队凭借人数优势包围了撤退不及的伊拉克2个师,不仅俘虏近2万人并将其全歼,还缴获了大量武器,其中包括400辆坦克(此次收获实际是“胜利”行动的战果)。

随着先期“耶路撒冷之路”行动和后来的“贝特-奥尔-莫卡达斯”行动(Operation Beit ol-Moqaddas)同时取得成果,伊朗已经能够从国土南部驱逐伊拉克军队。伊朗成功实现了逆转,伊拉克武装部队乘伊朗人不备情况下取得的收益已经极为缩减。至此,以伊朗议会议长阿克巴尔·哈什米·拉夫桑贾尼为首的强硬派,甚至主张要将战争行动扩大到伊拉克领土,伊朗必须夺取胜利果实。

“法特·霍尔-莫宾”行动:喊着号子送死,魔王萨达姆也懵了

伊朗议会议长阿克巴尔·哈什米·拉夫桑贾尼,霍梅尼的铁杆盟友、伊朗政坛常青树

拉夫桑贾尼们最终成功地达成了目标,开始全力击退领土上的伊拉克军队的行动——至于行动都有什么?也请允许在此保留个悬念。

表面上伊拉克溃不成军,然而事实表明,伊朗遭到比伊拉克人更大的伤亡,因为伊朗人的进攻经常是革命卫队发起的大量毫无掩护的正面攻击,军队不得不与盘踞在一线的伊拉克军队搏命。而伊拉克人有大量的坦克、火炮和空中支援,所以伤亡绝对不比伊朗多。

伊朗成功运用诸军兵种联合作战创造的胜利,更多的是依靠革命卫队和训练不足的巴斯基部队“人海战术”的恐吓。而重新夺回胡齐斯坦省才是被伊朗视作战胜伊拉克的转折点;伊朗人在“曙光”行动8(Operation Dawn 8, )中获得了法奥半岛,这才是伊朗的又一次重大胜利。

而随着2个师的兵力遭到全歼这样一个令人瞠目结舌时刻的到来,“法特-霍尔-莫宾”行动也告一段落。

“法特·霍尔-莫宾”行动:喊着号子送死,魔王萨达姆也懵了

“曙光”行动8行动图

【后续】

伊朗一直与伊拉克硬碰硬并从中受益,好在伊拉克遭受沉重损失后,对逊尼派子弟兵充满关爱之情的萨达姆在28日焦急地下令撤退。

但不幸的是,伊拉克有3个师撤退不及被包围,杀红了眼的波斯人学其了大秦的杀神白起,在“法特·霍尔-莫宾”行动之内将这些被缚的伊拉克军人屠戮殆尽,不留活口。

到4月中,伊拉克军队已经被打残(伊拉克空军仅剩下120架能够作战的飞机),巴格达开始准备和谈甚至将军队撤出伊朗。

伊拉克多数军队撤退后,最终得以喘息、稳定。结果是,伊朗人也不敢轻易对伊拉克修整的军队进行坚决的攻击,因为那是徒劳的,盲目冲击只会带来更多伊朗人的死亡。

另一个使伊朗人不得不清醒的现实是,伊拉克得到了美国和苏联的支持,他们认为萨达姆政权比霍梅尼政权更好——或许从“法特·霍尔-莫宾”行动观察确有这种感觉,伊朗人拿自己人也不当人。而萨达姆虽然贪婪、鲁莽、凶残,但其作为人类的理智思维并没有问题。

因此,“法特·霍尔-莫宾”行动的余波至此戛然而止,虽然后续更多的类似行动。

“法特·霍尔-莫宾”行动:喊着号子送死,魔王萨达姆也懵了

两伊战争,既是民众灾难、文明灾难,也是环境灾难

【关联性】

“法特·霍尔-莫宾”行动属于战役级别的战术行动,目的基本就是为了杀人(也包括波斯人对自己人的屠杀,虽然并非是霍梅尼的本意),从而瓦解伊拉克人的战斗意志。虽然“法特·霍尔-莫宾”行动非常庞大,但并没有行动序列,至少在“历史脉动”已有资料中没有发现。

“法特·霍尔-莫宾”行动是两伊战争中伊朗战略反攻期间(1981年-1982年)的一次重大军事行动,期间一共有4个军事行动:

“萨蒙·奥尔·阿梅”行动(Operation Samen Ol A'emeh)

“塔里克圣城”行动(Operation Tariq-Ol-Qods)

“法特·霍尔-莫宾”行动(Operation Fath-Ol-Mobin)

“贝特·奥尔-莫卡达斯”行动(Operation Beit Ol-Moqaddas)

——这4个行动,奠定了伊朗在两伊战争在后半段的心理基础。

两伊战争中,伊朗一共发起了近60个左右的具有代号的军事行动(至于这些行动的清单,“历史脉动”将在近期以一个专辑的方式,向各位介绍伊朗令人耳目一新而又要充满敬畏感的代号文化),这些行动按照时间线排列,基本能够完整地拼出两伊战争的脉络。敬请对此感兴趣的及时关注本头条号,并注意接收推送信息。

“法特·霍尔-莫宾”行动:喊着号子送死,魔王萨达姆也懵了

战争,让人的行为失常

【影响】

“法特-霍尔-莫宾”行动最显著的成果,是伊朗夺回迪兹富勒区域;而伊拉克军队在舒什则惨遭围攻。

在行动结束后,双方的盘点也令人触目惊心:

此一役,仅仅一周的时间,伊朗196辆坦克被击毁,3万人(主要是巴斯基动员队的人肉盾牌)命归天国,实现了他们追随真主的夙愿。这些被宗教麻痹的生命,在虚妄中白白地逝去,其生存与死亡的意义究竟何在?又为什么会这样?是一个至今都让人畏惧的话题。

而伊拉克也好不到哪去,他们有25000人伤亡,15000-2万人被擒,361辆坦克、步兵战车和APCs、18架飞机、300辆、50门火炮和30辆工程车被击毁。150辆坦克、500辆170装甲运兵车、若干“萨姆”-6导弹、数目不详的空对地导弹及165门火炮(182毫米、130毫米、152毫米)和50辆工程车也遭缴获。

“法特·霍尔-莫宾”行动:喊着号子送死,魔王萨达姆也懵了

胡齐斯坦省的标志性建筑物

【评论】

“法特·霍尔-莫宾”行动几乎是伊朗人海战术的发端,也是无数生命毫无意义消失的开始,更是霍梅尼自私自利、好大喜功的恶行,也是现代文明世界当政者损阴丧德的表现。

“法特·霍尔-莫宾”行动取得的成功,是伊朗夺回了主要城市霍拉姆沙赫尔。尽管伊拉克人无法占领阿巴丹市,但随着伊朗防御力量的削弱、瓦解,德黑兰基本到了门户洞开的形势。

但伊拉克的进攻分别在卡伦和卡尔赫河停止,现在伊朗能够进行反击;虽然他们的第一次反击是失败的,但这一次取得成功是确定无疑的。

学术界基本认为“法特·霍尔-莫宾”行动是两伊战争的转折点——这导致了伊拉克部队从胡齐斯坦省被驱逐。但也有一些人(包括学者埃夫拉伊姆·卡什)相信,导致伊拉克军队被驱逐出伊朗南部,实际是前后各行动串联共同作用的结果。卡什认为,事实上,从1982年4月持续到5月的“贝特-奥尔-莫卡达斯”行动,有着更加巨大的影响,因为伊朗能够因此彻底解放了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城市霍拉姆沙赫尔。

“法特·霍尔-莫宾”行动:喊着号子送死,魔王萨达姆也懵了

法奥半岛

【相关资料】

“法特·霍尔-莫宾”行动参战部队:

1、伊朗

卡尔巴拉中央司令部:由阿里·赛义德·希拉兹中将指挥

  • “霍拉马巴德”84步兵旅3营


  • “塔拉莱赫”第41旅

  • 胡齐斯坦省第92装甲师第2旅3营

  • 伊朗革命卫队“卡西姆“第3“伊玛目·侯赛因”旅6营

  • 侯赛因·哈拉齐9营

  • “伊拉姆”兵团,若干部队

纳斯尔指挥

通过哈桑巴·盖里和阿米尔·侯赛因·哈桑·尼萨阿迪指挥

  • 第21阿塞拜疆“哈姆扎”步兵师10营1、2、3旅

  • 第58Zolfaqar Takavar旅4营

  • 伊斯兰革命卫队:第7“瓦利-阿斯尔”旅9营第27穆罕默德·拉苏鲁拉旅

艾哈迈德·莫特瓦塞利安指挥

  • “哈比卜·伊本·马德希尔”营

穆赫辛·韦斯瓦指挥

  • 其他8个营

黎明指挥

  • 第21阿塞拜疆“哈姆扎”步兵师(10营整体)

  • “呼罗珊”第77步兵师3个旅

  • 伊斯兰革命卫队:“迈赫迪”第33大队6营

  • 第46黎明大队5营

  • 阿里·本·阿比·塔勒布17旅6营

  • 第35“伊玛目萨贾德”旅11营

法特指挥

  • 第92装甲师的胡齐斯坦省第1旅

  • 第37“希拉兹”装甲旅

  • 第55“希拉兹”空降旅

  • 伊斯兰革命卫队:纳杰夫阿什旅8营

  • 第25卡尔巴拉队

  • 秘密炮兵部队

  • 无名战斗工程师和建设圣战工程单位

  •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空军

  •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陆军航空兵

2、伊拉克:

  • 第1机械化师

  • 第2、6、10(备份)12、14、34、35、43、51、60装甲旅

  • 第1、8、24、25、27、55、99机械化旅

  • 第10、11、12、13、14、15、19、38、91、92、93、96、109、423、426、505、603、604、605步兵旅

  • 第4、217炮兵营(另外还有7个番号不明的炮兵营)

  • 第3、6、9、10、17装甲师

  • 第7步兵师

  • 共和国卫队

  • 第5边防大队

  • 第9突击营

  • 流动的军队

  • 伊拉克空军

  • 伊拉克陆军航空兵

“法特·霍尔-莫宾”行动:喊着号子送死,魔王萨达姆也懵了

波斯铁骑

    【代号说明】

    “法特-霍尔-莫宾”,伊斯兰和阿拉伯人的经卷《古兰经》中的短语,意思“大获全胜”或“显著的胜利”。

    从伊朗的军事行动代号中,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波斯人骄傲、积极、正义凛然、勇气爆棚,及对自己所笃信的宗教信仰坚定不移的特色。虽然伊朗人的很多行动代号从字面上看去匪夷所思,但一旦了解其内在含义,我们不得不赞赏——世界范围内,在军事行动代号这个领域中,能够与波斯人较量一番的,恐怕只有二战时的纳粹们。


    【精彩往期回顾】



    “法特·霍尔-莫宾”行动:喊着号子送死,魔王萨达姆也懵了

    如果感到本文有些意思,请劳动您宝贵的小手指,或关注、或评论、互收藏、或转发,这将成为坚定“历史脉动”为您地提供各类行动计划不竭的强大动力。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