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鎮大追求 中山小欖鎮的強力進階路

小镇大追求 中山小榄镇的强力进阶路

時代週報記者 程洋 發自中山

一張攝於1979年的黑白照片,記錄下了小欖鎮改革開放初期的景象:桑基魚塘縱橫交錯,低矮的土磚房零星分佈其間。近40年後,站在小欖鎮的圓峰山上遠眺,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座頂著招牌的高樓,現代化廠房和工業園區密集分佈。

小欖鎮是珠江三角洲上的一塊沖積平原,地處中山市北部,面積不到7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約33萬,因鎮內小山丘形似橄欖而得名。40年來,小欖鎮的變遷記錄了改革開放帶來的巨大變化。“改革開放40年來,小欖鎮充分調動了民營經濟的積極性和市場的活力,在全鎮4萬多家市場主體中,民營經濟體佔比達99%以上。”小欖鎮黨委書記梁榮佳向時代週報記者介紹說,目前小欖鎮先後走出上市企業6家,新三板掛牌企業累計9家,擁有4個國家級產業集群,1.3萬多家制造業企業。2017年,全鎮地方生產總值316.2億元,躋身全國千強鎮第24名。

在廣東,像小欖鎮這樣的專業鎮有近400個。這些專業鎮各自專注於五金、燈具、電器等專業領域,最大化地發揮了產業集聚的效應,成為改革開放40來廣東經濟發展的創舉之一。今年4月,由廣東省社科院和省專業鎮發展促進會聯合編制《2017年廣東省專業鎮創新指數》表明,當前廣東省專業鎮地區生產總值(GDP)預計達3萬億元,佔全省GDP總額的三分之一以上,近四成的專業鎮工農業產值超過百億元。

“改革開放初期,主要由鄉鎮企業組建起來的專業鎮,打破了高度封閉的計劃經濟體制的束縛。”廣東省政府參事、省委黨校教授陳鴻宇向時代週報記者表示,這些專業鎮的出現,不需要國家指令性計劃下達訂單、給原材料、安排配套,基本靠市場,自己就形成了產業集群,形成了“塊狀經濟”,衝破了當時“條條經濟”的束縛,解放了縣域、鎮域和農村的生產力。

1979年萬元戶超百家

當地人把流經小欖鎮的珠江支流叫做沙口河,建於1992年的小欖港坐落在河岸上。站在小欖港的貨運碼頭上環顧,兩岸是林立的工廠和低矮的民房,岸邊堆積著從河裡打撈上來的泥沙。一群孩子爬上了沙堆,再從最高點翻滾而下。

小欖鎮檔案館的工作人員何耀雄向時代週報記者介紹說,改革開放40年間,小欖經濟發展經歷了從農業經濟到第二產業、第三產業並舉的過程。據小欖鎮提供的官方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小欖鎮的農業經濟佔比僅為0.3%。

從傳統農業到工業重鎮,小欖鎮強力進階的背後,有股不安分的力量。1978年,依靠此前的社隊經濟,小欖公社建立起廣東省第一個農工商體制,走上了快速發展的道路。到1979年,小欖公社擁有社隊企業254家,工副業收入佔全社農工副總產值的60%,農工副業出口產品收購值佔26.8%,社員年人均分配收入230元,經營收入206元,萬元戶超過百家。

“專業鎮的前身,很多起源於原來的‘社隊企業’,包括跟農業相關的一些副業,後來又叫做鄉鎮企業。”陳鴻宇認為,鄉鎮企業剛出現時規模都比較小,生產技術比較落後,本身就需要,依託本村、本鎮抱團發展,於是就產生了初期的生產分工和協作,技術上相互支撐,共同開拓市場,產業鏈逐步延伸,慢慢就發展為“一鎮多專業”或“一專業多鎮”的產業集群。

陳鴻宇高度評價專業鎮在改革開放中的歷史作用。在他看來,1978年以後,中國農民開始洗腳上田從事非農產業,工業化開始滲透到廣大農村地區,“專業鎮的產生,可以說是中國工業化進程真正的起步”。

“三來一補”的黃金時代

1979年,小欖鎮居民李有枝高中畢業,分配進了小欖鎮國營食品站。“在當時,這是很多人都羨慕的鐵飯碗。”李有枝告訴時代週報記者,當時他不會想到,4年後自己會下海經商,義無反顧放棄鐵飯碗。

“1982年,領導派我和3名同事去深圳的食品站學習。當時我很年輕,領導也比較看重我。”今年56歲的李有枝回憶起當年的深圳之旅記憶猶新,“1982年的深圳,一切都是熱火朝天的景象,三天就能蓋一層樓。”深圳之旅帶給李有枝的不只是震驚,他同時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在中英街和蛇口一帶,李有枝發現深圳人和香港人已經開始利用外商的資本和技術開工廠,訂單多得做不過來。

此前,1978年7月,國務院頒發了《開展對外加工裝配業務試行辦法》。廣東率先作出發展來料加工的決定,並將東莞、南海、順德、番禺、中山確定為先行試點縣。廣東一批企業開始通過從國外廠商進口機器、設備、技術以及某些原材料,從事來料加工、來料裝配和來樣加工,形成“三來一補”的發展模式。

一年後,小欖鎮迎來了盛大的菊花會。利用這一契機,小欖鎮開始引進以華僑、港澳同胞為投資主體的“三來一補”及“三資”企業。當年,先後有9家工廠與15個港澳客商簽訂共60宗來料加工合同,加工產品有組合傢俱、活匙圈、玩具齒輪箱、成衣、毛衫、錶帶等14種。“本次菊會最大功績,是借改革開放春風,恢復了海外僑胞、港澳同胞同家鄉的聯繫。中斷了30年的聯繫後,他們回到了家鄉懷抱,為小欖的經濟發展和各項事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小欖鎮宣傳辦副主任蔡焯浩告訴時代週報記者。

“從深圳回來之後,心裡就不安分了,想要做老闆。”家人一致反對李有枝砸掉自己的鐵飯碗,他向父親借錢,借1000元只得到500元。1983年,李有枝走出國營食品站,一年後,他擁有了一個屬於自己的塑料加工廠。

“當年訂單來了,很快就做成了一個產業。”回想起那段改革開放初期的創業時光,李有枝感慨道,“到了八九十年代,臺灣、香港的人都過來了,想要從我們的身上賺錢,逼著我們進步。當時最難的就是沒有技術。”當時連製作一個最簡單的電風扇調擋開關都很有難度,李有枝經常為了製作一套模具搞到半夜兩三點。後來發現可以去市場上買香港淘汰的二手注塑機來研究,但把整臺注塑機拆開後又拼不上去了,只好再去請教別人。“我們那一代人有個特點,就是動手能力強。”李有枝說。

正是一批像李有枝這樣的小欖人,將這方土地變成了一個大工廠。在經過多年的發展後,讓小欖鎮成為了中國五金製品產業基地、中國電子音響行業基地,更有南方鎖城和中國內衣名鎮的美譽。中山市鎖業協會秘書長馮秀英告訴時代週報記者:“小欖鎮的鎖業,集聚優勢十分明顯,全鎮成品制鎖企業達240家,配套產業鏈企業達5300多家。”

小镇大追求 中山小榄镇的强力进阶路

2004年在小欖鎮舉辦的菊花大會。

製造業轉型

夕陽下的沙口河上,滿載著集裝箱的貨輪消失在餘暉中,只留下一聲長長的汽笛聲。貨物在這裡登陸,又從這裡出發,而小欖鎮的商品要去往更加遙遠的地方。

1994年建成投產的小欖港,見證了小欖鎮進入21世紀後的新變化。“早些年,小欖及周邊企業的‘三來一補’業務蓬勃發展,小欖港也受益於此,很多企業的半成品或成品經小欖港進出,為小欖港的集裝箱業務發展創造了機遇。”小欖港總經辦經理肖鳳恩告訴時代週報記者,近年來,隨著中國製造業發展的轉型升級,“三來一補”的企業結構逐漸顯現出自身弊端,在小欖港所佔的業務比重逐年降低。

“我做了20年的塑料加工廠,幫臺灣、香港的企業代工過節能燈、電飯煲、玩具等塑料製品。只要能做,什麼單都接。”李有枝笑稱當年自己的塑料加工廠就像一個萬能加工廠,“當時還面臨一個窘境,我在向別人介紹自己的時候,不知道名片上應該寫些什麼內容。”

2001年,李有枝開始思考自身的轉型發展,他想搞清楚未來的發展方向,於是跑到中山大學進修MBA。同年,中國加入WTO,“課堂上討論的,都是中國加入WTO後的發展問題,還有中國製造業的未來”。2004年,李有枝賣掉了經營20年之久的塑料加工廠,決心轉型。同年,他成立了中山向榮腳輪製造有限公司,當時小欖鎮的大多數腳輪企業尚處代工生產階段。“品牌太重要了,我要做中國最好的腳輪。”李有枝認識到沒有品牌就沒有話語權,“要掌握髮展的主動權,要做成百年企業,就要有品牌意識。”

如今,中山的腳輪行業已有38年曆史,成為全球最大的腳輪生產基地。但腳輪行業的技術門檻低,如何在競爭中保持優勢?“抱團取暖。”李有枝告訴時代週報記者,2017年,中山市腳輪行業協會成立,他擔任會長,“目的就是建設腳輪產業園、建立行業標準。同時整合上下游產業鏈共性產業,推動腳輪行業的共同發展,爭取早日抱團上市。”

出於商人的直覺,李有枝們的轉型步伐踩得很準。陳鴻宇指出,早期“三來一補”模式在改革開放之初行之有效,解決了國內當時資金、技術和人才上的難題。到後期,由於沒有核心技術,代工貼牌生產的利潤非常微薄,受國際市場波動非常大,訂單和匯率說變就變。“沒有自主品牌,沒有核心技術,就得受制於人,不利於企業和整個產業做大做強。”

品牌意識的覺醒,是小欖鎮乃至全國製造業謀求轉型發展的開端。

中山市富妮來製衣有限公司董事長蕭偉明向時代週報記者表示,1990年成立富妮來製衣有限公司之初,走的就是獨立自主的品牌路線,“不做代工生產”。早年,富妮來的產品一度供不應求,“經銷商自己跑到廠裡來打包,拿貨的人排長隊”。但中國製造業的草莽時期過去了,富妮來同樣面臨著轉型發展的問題。

採訪間隙,一位在場的小欖鎮商會負責人指出,如今是互聯網時代,許多內衣企業已經轉戰新零售。富妮來年營收在兩億元左右,而商會負責人告訴蕭偉明,有家做塑身內衣的企業走新零售模式,一年營收5個億,“關鍵是要轉變觀念!”商會負責人強調,“要找有品牌意識的90後,最好是女性,她們更瞭解內衣群體的心理。”蕭偉明掐滅了手上的菸頭,頓了頓說:“關鍵還是在人才”。他表示,富妮來2010年就開始做電商,起步也是比較早的,但沒有做起來。蕭偉明考慮過未來把總部遷到廣州或深圳,“那些地方的人才更多”。

2016年,梁榮佳曾在接受《南方日報》專訪時坦言,企業到了一定規模、一定體量之後,對人才的需求更為突出。他向時代週報記者表示:“我們目前正在做幾方面的工作,一是用產業吸引人才,有好的產業就會吸引好的人才;二是要抓好城市品位的提升;三是完善衛生、教育、醫療、文化等配套和服務,吸引和留住人才。”

除了實施人才戰略,小欖鎮也加快了創新的步伐。2000年,小欖鎮開始產業轉型,通過借鑑先進國家的做法及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的運作經驗,成立了生產力促進中心和科技創新辦公室,促進產、學、研合作,希望開發儲備自有知識產權和技術創新,挽回小欖鎮傳統制造業下滑的頹勢。

2015年5月,國務院發佈《中國製造2025》,力推中國製造轉型升級。兩個月後,廣東省印發《廣東省智能製造發展規劃(2015-2025年)》。小欖鎮亦在搶抓中國製造業轉型升級的機遇,通過“互聯網+”平臺,推動傳統產業與智能雲端平臺融合發展,打造高端智能產品。如今,小欖鎮既有生產聲控抽油煙機、智能化路燈、智能傢俱等產品的企業,其他傳統制造業企業也正從傳統家用產品逐步向裝備製造業以及綜合生產服務商、供應商轉型。“十八大以來,整個工作重心都轉向高質量發展,重視實體經濟,轉向強調創新驅動和核心技術的突破。”陳鴻宇認為,未來是工業互聯網時代,互聯網會滲透到製造業的每一個領域和層面,工業技術和工業組織形態會逐步走向智能化、信息化和扁平化,這是製造業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

迎接大灣區時代

從廣州南站出發,乘坐廣珠城際動車到小欖鎮,只需半個小時。40年前,去小欖要走廣珠公路,還要乘“渡車船”過河。40年滄海桑田,如今沿著昔日廣珠公路的走向,廣珠城際大大壓縮了小欖與周邊城市的時空距離。北到廣州中心城區70公里,東距深圳、香港150公里,南至珠海、澳門90公里—憑藉優越的地理位置,小欖鎮正迎來大灣區發展新機遇。

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將大灣區建設上升到國家戰略的高度,“這為粵港澳城市群未來的發展帶來了新機遇,也賦予了新使命”。肖鳳恩認為,大灣區城市群的提出,是包括港澳在內的珠三角城市融合發展的升級版:將從過去三十多年“前店後廠”的經貿格局,升級成為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有機融合最重要的示範區。

面對大灣區的新機遇,小欖鎮自我定位為“珠江西岸區域交通樞紐城鎮”和“現代服務業、先進裝備製造業基地”。“我們開展了‘小欖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發展定位課題研究’,著力區域合作、產業升級和城市更新,搶抓大灣區發展機遇。” 梁榮佳介紹,下一步,小欖鎮將高起點謀劃小欖與廣佛城市圈的全方位對接,做好佛山地鐵11號線延伸到小欖的各項工作,力爭讓小欖成為西北組團對接廣佛城市圈的先行者,加快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

除了交通,“小欖鎮及周邊地區經濟十分活躍,產業集群較多,產業鏈較完善,五金、燈具、家電等產業發展勢頭良好,貨源基礎紮實。”肖鳳恩認為,這也是小欖鎮融入大灣區發展的優勢所在。

“粵港澳大灣區要建設成為國際一流的瀕海產業集群和世界級城市群的疊加,專業鎮既有人口集聚,又是有競爭力的產業集聚。因此,大灣區的產業發展和城市群建設,都應該重視專業鎮的轉型升級。” 陳鴻宇認為,未來,身處大灣區的專業鎮將會有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

本網站上的內容(包括但不限於文字、圖片及音視頻),除轉載外,均為時代在線版權所有,未經書面協議授權,禁止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聯繫本網站丁先生:[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