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評級虛高,信評機構業務能力差,為債券市場埋下定時炸彈。
今日(8 月 17 日)午後,一條大消息震驚金融圈:老牌的信用評級機構大公國際資信評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公國際)被兩監管部門開出重磅罰單,其債務融資工具市場相關業務和證券評級業務被雙雙暫停。
我們知道在全球範圍內標普、穆迪和惠譽三大信用評級機構擁有巨大的能量,諾貝爾經濟學獎弗裡德曼曾說," 美國可以用炸彈摧毀一個國家,穆迪可以用債券評級毀滅一個國家,有時候,兩者的力量說不上誰更大。" 而在國內,信用評級是需要牌照的 " 特許經營 " 機構,屬於 " 躺著賺錢 ",大公國際、中誠信、聯合資信三家信用評級機構佔據了大部分的市場份額,對於企業發債有重要的影響。
大公國際於 1994 年經中國人民銀行和原國家經貿委批准成立,是中國信用評級行業的創建者,擁有政府監管部門認定的全部評級資質,能夠對中國資本市場除國債外所有債務工具和參與主體進行信用評級。據大公國際官網介紹,其已對萬餘家企業進行信用評級,債券融資總額度逾萬億元。
不過,就是這樣一個自詡 " 民族評級機構旗幟 " 的信用評級機構多年來卻飽受質疑,買賣信用級別、債券評級虛高等問題多次被曝光。當然,不是大公國際一家存在這些問題,這些年中國評級機構之間惡性競爭,上演了一出出鬧劇,大公國際被罰也給其他機構敲響了警鐘。
大公國際董事長關建中(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查出多個問題,大公國際被罰
今日下午證監會發布消息,近日北京證監局聯合中國證券業協會對大公國際開展了專項現場檢查。檢查中發現,
一是大公國際與關聯公司公章混用,內部控制機制運行不良,內部管理混亂;
二是在為多家發行人開展評級服務的同時為發行人提供諮詢服務,收取高額費用,有違獨立原則;
三是部分高管人員及評審委員會委員資質不符合要求;
四是個別評級項目底稿資料缺失,模型計算存在數據遺漏等。
北京證監局對大公國際作出限期整改,期限一年,整改期間不得承接新的證券評級業務,更換不符合條件的高級管理人員的處罰。
與此同時,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以下簡稱交易商協會)也對大公國際作出處罰,給予大公國際嚴重警告處分,責令其限期整改,並暫停債務融資工具市場相關業務一年。
交易商協會稱原因是,大公國際在開展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市場評級業務過程中,存在以下違反自律管理規則的行為:
2017 年 11 月 -2018 年 3 月,大公國際在為相關發行人提供信用評級服務的同時,直接向受評企業提供諮詢服務,收取高額費用。同時,在交易商協會業務調查和自律調查工作開展過程中,大公國際向協會提供的相關材料存在虛假表述和不實信息。
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注意到,這一處罰決定引起業內震動,被稱之為 " 炸彈級別 "。記者就此事電話聯繫大公國際,對方表示不清楚具體的採訪對接人,先向公司內部詢問之後再看如何回覆。截至發稿,記者暫未獲得回覆。
史上最嚴處罰,大公國際面臨淘汰危機
對於此次大公國際被處分並暫停相關業務一事,一位券商信評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表示,從投行和發行人的角度來說,換一家中介評級機構並不是什麼大問題。從投資的角度來說,基本上大家都不看外評,因為公信力不足,大部分時候外評只是一個參考,除非做出評級下調,有價值的部分大多是評級報告中的素材。
從行業角度,該券商信評人士表示,評級機構大多半斤八兩,對於債券發行人進行評級都沒什麼區別,基本上都是 AA、AA+ 和 AAA。大公國際此次被罰,受益的是其他評級機構,而暫停相關業務一年,大公國際可能面臨被市場淘汰的危機。從監管的角度,不改變對評級機構的監管方式,不放開評級牌照,評級機構仍舊還是躺著賺錢。
一位資深評級行業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提到,之前也有過對大公國際的舉報,但真正開始進行調查是今年的現場檢查。今年對於評級機構的現場檢查不同以往,是交易商協會和證監會部署相關下屬證監局聯合進行的,即銀行間債券市場和交易所債券市場統一行動,此次現場檢查已於 8 月上旬結束,監管機構動作很迅速。
該人士進一步表示,對於大公國際來說,未來新報材料進行評級基本上都要暫停了,原有業務的跟蹤評級可能還會做。至於大公國際現有的發行人客戶,未來是否會主動更換評級機構也不好說,如果換了,下一家評級機構繼續給的級別是高、還是低呢?這個也不好說。
該人士稱,此次處罰對於大公來說,殺傷力確實蠻大的。評級機構靠聲譽而活,就算一年之後業務恢復,把客戶拉回來,拉回來之後,評級怎麼評?市場怎麼看?投資人不知道其中水分會有多少,是不是造假做出來的評級,大家都會懷疑。大公此次被處罰是目前所見到的最嚴厲的處罰,未來要翻身很難。
評級虛高,信評機構亟待提升
長久以來,國內評級機構給人留下評級虛高、沒有公信力的印象。
記者梳理發現,2018 年初至今,信用債市場出現債券違約的發行人,基本上在其發行債券之初主體評級都是 AA 及以上,今年新增債券違約的發行人主體評級更是有多家在 AA+ 級別,甚至出現債券違約的發行人主體評級為最高評級 AAA 級,如上海華信國際。
上述資深評級行業人士也表示,這個行業清理一下、處罰違規行為,對行業合規有好處,但並不能根除後續的問題,現在的問題是評級虛高。評級虛高有好幾種,拿黑錢是最惡劣的,第二種是評級競爭,為了搶奪客戶、搶佔市場做出來的評級;第三種是評級能力、水平不夠做出來的。現在打擊的是把評級當買賣來做的。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大公國際對員工很苛刻,一直都有員工舉報,而大公國際的一些評級動作也被業內視為 " 反常 "。例如,大公國際曾經在今年 3 月逆勢上調新光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的主體評級,從 AA 上調至 AA+。
光大證券固收分析師張旭認為,債券評級行業還存在著若干問題,例如評級調整的峭壁效應。峭壁效應是指評級公司在授予評級時,通常會授予 AAA、AA+、AA 這三個級別,當主體接近違約邊緣時,又會進行大量跨級下調。
張旭認為,在 " 一手評級一手諮詢 " 的業務模式下,如何建立防火牆、有效地避免利益衝突是一個需要思考問題。現行的債券發行、交易、投資制度安排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峭壁效應。
長江證券固定收益總部副總經理孫超用一個形象的例子向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闡述了其看法:
美國金融危機前夕,很多投資經理把自己的部分職能外包給號稱 " 安全港 " 的信用評級機構,認為不需要自己做更深入的判斷,因為採用官方指定評級機構的結論對他們來說沒有任何壞處。這些評級機構對許多事後證明有毒的證券給出了虛高甚至 AAA 的評級。這些看起來良好的評級給廣大投資者製造虛假的安全感,最終造就了糟糕的影響。
信用評級機構本應該是消除市場信息不對稱的主力,國內部分評級機構將大批資質參差不齊的發行主體定位為 AA 投資級以上,甚至濫給 AA+ 乃至 AAA 評級,極大擾亂了機構投資者的信息獲取,導致只能依靠各家內部信評來做更準確的判斷。本次處罰,將有助於信用評級機構的評級質量提高,有利於機構投資者恢復對評級機構的信心。
閱讀更多 老太原人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