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十年银行生涯

我的十年银行生涯

文 丨 王静文

我2008年离开校园、从农行开启职业生涯,迄今已整整十年。这十年恰好同改革开放的第四个十年重合,我也有幸作为亲历者和见证人,跟国家一起经历了这一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发展历程。

十年前的2008,无疑是一个多事之秋。从年初的冻雨、5月的地震、8月的奥运,再到年末的金融海啸,一年都不消停。但对农行而言,全行上下正在紧锣密鼓、心无旁骛地筹备着股改上市。作为一家历史包袱相对沉重的国有大行,能否完成惊险一跃,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前途。我们这些刚刚离开象牙塔的职场小白,就这样跟金融改革的宏大背景联系在了一起。

那段时间,全行都被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激荡着,所有人都保持着昂扬向上的斗志,各级领导身先士卒,5+2、白加黑成为常态,建内大街69号的灯火时常亮到天明。多年后我还常常回忆起那段时光,始终认为这是一段极其充实和壮丽的职场体验。它让我形成了勤奋、踏实、与人为善、尽职尽责的工作作风,对我往后的职业生涯都有非常正面的影响。

2010年7月,农行在沪、港两地同时上市,实现了由国有商业银行到大型公众持股银行的历史性转变,也标志着金融体制改革的完美收官。以此为基础,利率市场化重新开始加速,汇率市场化不断取得突破,人民币国际化稳步推进,金融改革在所有领域的改革中一马当先。作为一名宏观研究人员,我也用笔记录下了这一系列重要事件。

当然,如果举目四望,会发现身后并没有更多的援军跟来,国企改革、土地改革、户籍改革、行政体制改革,似乎进展都不大,金融改革的单兵突进反而引发了此后的一系列金融乱象。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实体经济回报率下降,无法再通过增量改革的方式让所有人受益,改革也因此陷入深水区,举步维艰。

而农行在经历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之后同样开始沉寂,国有行最大的两个特点逐渐凸显出来:其一是稳定,一旦被体制接纳,就像嵌入庞大机器的螺丝钉一样,你不用再为自己的未来担心,按部就班晋升,按时按点下班,甚至能看到自己退休之后的样子,一切有迹可循。另一个是内向化。它们大都有遍布全国的庞大系统,人员流动也都限定在这个系统之内,而且由于规模超大、实力超强,大多时候是作为甲方存在,不需要放下身段到市场上搏杀。有人曾用“体制内是深井”来概括,个人感觉非常恰当。

不久我产生了跳槽的念头。我在辞职申请中写到,“七年之后,我发现自己正面临瓶颈:日常工作早已驾轻就熟,很难再找到新鲜感和成就感;岗位晋升按部就班,个人能力很难充分得到施展;更重要的是,做了七年宏观研究,却并不知道自己在市场上的分量和价值”。

2015年,我加盟了民生银行新成立的研究院,开启了职业生涯的新篇章。这是一家纯民营的股份制银行,起于草莽之间,提倡狼性文化。它没有太多耐心从头培养应届生,更愿意以较高的薪酬从其他行特别是国有行挖来成手,要求的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由于人员来源广泛、流动性高且竞争压力大,人和人之间就是单纯的同事关系,不像国有行有温情脉脉之感。初来乍到,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适应。

就经营风格而言,民生银行跟其他股份行一样,大多成立偏晚,又没有国有行的金字招牌,只能在国有行庞大身躯所留下的市场缝隙中寻求机会,所以嗅觉更为敏锐,反应更为快速,流程更为简单,以攫取利润为目标,或多或少都有“重利润轻风险、重结果轻过程、重业绩轻品行”的特征。对于有志于将从业经验兑换成市场价值的人来说,股份行确实能提供一个更加广阔和开放的舞台。当然,只是与国有行相比。

不知不觉工作已满十年。回首这十年的历程,我常怀感激之心:有幸进入银行业并以宏观研究为业,有幸经历了农行股改上市的全过程,有幸结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领导和同事,有幸找到一个更能体现自己价值的岗位。当然,点点滴滴,林林总总,都要归功于这个伟大的时代,以及改革开放四十年所赋予的个人的选择权。对于我们每个个体而言,这可能是最宝贵和最值得珍惜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