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如何吃得不油膩?

話說馬上就到2018年了,又有很多童鞋要跨進中年人的行列了,還是“油膩的中年人

”。順著“油膩”這個話題,自然而然想到生理和心理危機。今天,趣姐想談談生理上的問題,告訴你新的一年如何做一個不油膩的中年人。

人到中年如何吃得不油膩?

先介紹一個體重指數:BMI=體重/身高的平方 (單位:千克/米2))這是世界公認的評定肥胖程度的分級方法。其中,中國參考標準為偏瘦BMI<18.5、正常bmi為18.5-23.9、超重bmi≥24、肥胖bmi≥28。大家可以據此自測一下

肥胖是多種常見慢性病的危險因素,比如心腦血管疾病、腫瘤、糖尿病等。隨著體重的增加、脂肪的堆積,更易受骨關節疾病、脂肪肝、痛風、阻塞性睡眠暫停綜合徵等疾病的困擾。

因此,趣姐建議中年男性每日能量推薦量為2100千卡,女性為1750千卡

人到中年如何吃得不油膩?

多吃魚禽,控制脂肪攝入

中年人每天脂肪的攝入量應控制在總能量的20%-30%。日常脂肪的攝入主要來源於烹飪油脂與動物類食品。日常烹飪中推薦使用玉米油、橄欖油等富含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植物類油脂,這能促進體內膽固醇代謝,預防動脈粥樣硬化等心血管疾病。

肉類方面要儘量減少畜類如豬肉的“紅肉”攝入,同時控制動物內臟、魚子等含膽固醇較多食物攝入,推薦以魚類、禽類為主的脂肪含量少的“白肉”

人到中年如何吃得不油膩?

增加優質蛋白質攝入

蛋白質是人體組織和器官的重要組成,能發揮參與體內物質代謝、產生抗體發揮免疫調節功能、產生促進生理活動的激素等作用。

中年男性每天應攝入蛋白質65克,女性應攝入55克,其中優質蛋白質不應少於1/3

動物蛋白質量好、機體利用率高,但富含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植物蛋白脂肪含量少,但機體利用率低,因此推薦日常飲食要動物與植物性蛋白共同攝入,做到蛋白質互補。牛奶、蛋類、大豆、禽類、魚類等是優質蛋白質的良好來源。

人到中年如何吃得不油膩?

中年人“粗細結合”吃好

營養專家總提倡的減少糖攝入指的是減少精製糖的攝入,如糖果、含糖飲料。中國人日常膳食中碳水化合物即糖類的攝入應占每日總能量攝入的55%-65%。

中國人膳食模式以植物性食物為主,其中谷類、薯類富含豐富的碳水化合物,是最常見並推薦的主食。膳食纖維是一種不可被人體消化的碳水化合物,但對於人體卻能起到降脂、降糖、緩解便秘等益處。因此推薦每天攝入18-20克膳食纖維。糙米、粗糧、蔬菜是良好的膳食纖維來源。考慮中年人體內營養素代謝減慢,建議使用粗細結合的飲食方式。

人到中年如何吃得不油膩?

蝦皮蔬菜是良好鈣來源

人們步入中年後容易出現骨質流失,尤其是女性,隨著體內雌激素分泌減少,更易出現此現象,嚴重者會出現骨質疏鬆。因此,鈣元素的補充至關重要,這對於預防骨質疏鬆、降低膽固醇等均有作用。牛奶、蝦皮、海帶、新鮮蔬菜是鈣的良好來源。

人到中年也要注意鐵元素補充,缺鐵輕者會引起血色素降低,嚴重者將引起貧血,影響體內血氧循環。動物內臟及木耳是鐵元素的優質來源,考慮中年人脂代謝因素,更推薦攝入木耳等

人到中年如何吃得不油膩?

忌菸酒

酒為純能量食物,酒精的攝入對於人體能量代謝會產生較大的負擔,考慮到中年人代謝功能本身有所下降,建議戒酒或改為適當飲少量紅酒為宜

吸菸對呼吸系統的損害眾所周知,二手菸對周圍人群也存在健康危害,戒菸為好。

人到中年如何吃得不油膩?

更多健康內容可通過以下平臺趣護賬號獲得:

·APP·小趣好護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