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秀因爲兩個人的一番話,最終成爲了光武帝

劉秀因為兩個人的一番話而最終變成了光武帝

王朗在河北稱帝后就開始了對劉秀的追捕,劉秀一行經過兩個多月的逃亡,終於到達了一個安全的地方信都郡(今邢臺市)。幸運的劉秀抓住了最後一根救命稻草,因為這時候的河北地區幾乎都已經納入了王郎的統治下。只有信都太守任光與和成太守邳彤不肯聽從王朗的號令,誓死不降。其中任光曾跟隨劉秀參加過昆陽大戰,邳彤也是劉秀的故交。在這兩位太守的支持下,劉秀一行才在河北站穩了腳跟,開始籌劃扭轉在河北的不利形勢。

劉秀因為兩個人的一番話,最終成為了光武帝

在信都,劉秀、任光、邳彤等緊急召開了軍事會議。面對敵強我弱的形勢,劉秀建議由信都郡的全部軍隊四千人護送下逃離河北。

邳彤持不同意見,他認為可以依託兩座城池慢慢發展實力,這樣逃走等於將河北拱手讓給王朗。更重要的是,他認為身為信都人的各級將士不會拋棄父母妻兒跟劉秀走。邳彤的一番話切中要害,終於使劉秀定下了留在河北的決心。如果沒有邳彤的一番話,劉秀也許就不是後來的光武帝,中國歷史上可能也不會有東漢這個王朝,這是後話。

劉秀因為兩個人的一番話,最終成為了光武帝

對於兵力薄弱和資金短缺的實際情況,任光建議招僱傭兵。具體說來就是:沒有底薪,只有高額獎金,攻打敵軍城池時,投降的不計,對於不投降的攻下一座後士兵可以隨便搶,沒有上限,多搶多得。這個主意是有點黑,但是卻很實用。

果不其然,四千殺人不眨眼的兵痞土匪被作為僱傭兵被召集起來。劉秀帶領這支部隊開始攻城拔寨了,同時放出謠言:已經歸順更始政權的城頭子路力子都兩支農民軍應大司馬劉秀號令帥百萬大軍而來,要將反賊王郎政權連根拔起。這個謠言的前半部分是真的,他們確實名義上已經歸順了更始政權。所以,這個謠言的可信度非常之高。

很多城池的郡守聽到這個消息,打都沒打就直接開城投降。因為,他們認為雞蛋不可以和石頭碰。

劉秀因為兩個人的一番話,最終成為了光武帝

在連續攻佔多座城池後,雙方的實力對比已經發生了變化,劉秀已經從剛開始的絕對劣勢轉變為略佔上風。

就在劉秀反擊王朗的關鍵時刻,有一個不好的消息傳來,河北正定的真定王起兵投靠王朗。真定王名叫劉揚,也是劉漢宗室,他攜麾下十幾萬人馬歸順王朗對劉秀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劉秀好不容易扭轉過來的形勢再次逆轉。因此,劉秀必須要把真定王劉揚爭取到自己一方。他派出使者去找劉揚接洽談判,談判進行得比較順利。劉揚表示,劉秀也是他很敬佩的一個人,自己願意歸入其帳下。但條件是,劉秀必須迎娶他的外甥女,這樣雙方的關係才能更牢固。

本來劉秀迎娶劉揚的外甥女也沒什麼,可問題是,此時的劉秀已經迎娶了陰麗華。要知道,劉秀的人生理想可就是仕宦當作執金吾 娶妻當得陰麗華。在理想和現實之間,劉秀違心的選擇了現實。

本文為原創,因為水平有限,敘述難免紕漏,歡迎有不同意見的朋友留言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