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哈佛」,麥吉爾大學的故事原來這麼精彩!

冬日的天氣實在太冷?被寒風吹得受不了?的確,加拿大的冬天有多冷,誰去誰知道!

“加拿大哈佛”,麥吉爾大學的故事原來這麼精彩!

同學們冬天去上課,為了禦寒而穿得太多,上課卻又得把厚重的衣服脫掉的確是一件很麻煩的事。不過如果你來McGill唸書,你會驚喜的發現在冬季的校園裡,有很多方法不讓自己暴露在寒冷的空氣裡。

“加拿大哈佛”,麥吉爾大學的故事原來這麼精彩!

合理使用校園的地下通道系統(Secret Tunnels)就是方法之一。在這個冬天零下三十度的城市,地下通道真的是救命的!

“加拿大哈佛”,麥吉爾大學的故事原來這麼精彩!

McGill的地道多數原先都是維修隧道或蒸汽隧道。隨著時間的推移,部分隧道逐漸開始向公眾開放。McGill的地道為同學、教職工、在校工作人員提供了極大的幫助。

嚴冬時,人們穿梭在地道之間,輾轉於各個教學樓,可完美抵禦刺骨的冷空氣和大雪的困擾。炎炎夏日,地道還能起到避暑防曬的作用。

“加拿大哈佛”,麥吉爾大學的故事原來這麼精彩!

McGill的地下通道大致分為以下幾條線路:

  • The Burnside-Maass-Schulich-FDA-McConnell-Macdonald-Pulp&Paper Network
  • Trottier-Rutherford-Wong-Genome Quebec
  • Mclennan & Redpath Library-Service Point-Leacock-Arts-Dawson Hall
  • Stewart-McIntyre-Bellini
  • SSMU-Brown
“加拿大哈佛”,麥吉爾大學的故事原來這麼精彩!

但如果你剛來McGill,你恐怕需要一個朋友帶你走幾遍才能熟悉這裡。地道鏈接繁瑣,對於新生來說,穿行在地道中尋找教室就如同在玩尋寶遊戲,一不留神是會迷路的。

“加拿大哈佛”,麥吉爾大學的故事原來這麼精彩!

如果你在校園中看到這樣的“蝸牛標誌”,則代表Secret Tunnels的入口到了。和蝸牛與殼的關係相仿,同學們受到了地道的庇護,校園生活也變得溫暖了起來。

“加拿大哈佛”,麥吉爾大學的故事原來這麼精彩!

逛完暖心的地道,我們再來聊一聊McGill大學本身~

“加拿大哈佛”,麥吉爾大學的故事原來這麼精彩!

麥吉爾大學(McGill University簡稱McGill)於1821年遵循James McGill先生的遺囑所建,百年來一直在國際上極富盛譽,歷史上與哈佛齊名。極佳的學術聲譽吸引了加拿大、美國、甚至全世界最優秀的學生爭相報名,其新生入學平均分位居全加第一,也是全加拿大最難申請的大學。

“加拿大哈佛”,麥吉爾大學的故事原來這麼精彩!

追溯歷史,當初爵士的遺產讓麥吉爾不斷髮展壯大,當英皇喬治四世給當時的麥吉爾學院頒發“大學憲章”的時候,似乎就已經註定了它的命運了。

“加拿大哈佛”,麥吉爾大學的故事原來這麼精彩!

當時,皇家進修學院旗下的文法學校因為資金週轉問題和生源短缺而逐漸脫離或關閉,並因此受到沉重打擊,這更使得脫胎於它的麥吉爾大學鋒芒漸露。

“加拿大哈佛”,麥吉爾大學的故事原來這麼精彩!

一所誕生於19世紀的大學直到今天還被人津津樂道,常年被世界各國申請者讚譽有加。不僅是因為McGill良好的學術水準和優勢專業,

更是因為麥吉爾大學是“加拿大大學之母”。

“加拿大哈佛”,麥吉爾大學的故事原來這麼精彩!

如今,同樣名聲在外的英屬哥倫比亞大學UBC當年只是麥吉爾下屬的一所二級學院,維多利亞大學當年也僅是麥吉爾大學的一所大專學院,而道森學院只不過是麥吉爾大學應對戰後生源井噴的臨時校園。不僅如此,就連美國名校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創立者當中,都有麥吉爾大學的畢業生。

“加拿大哈佛”,麥吉爾大學的故事原來這麼精彩!

其實,麥吉爾大學並不是一個幸運的上天寵兒,而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屌絲逆襲”傳奇,此時風光無限的麥吉爾大學卻也有著尷尬的過去。當時,拿到皇家特許辦學資格的麥吉爾大學在剛成立的時候顯然沒有如人們當初期望的那般美好,長期停辦的尷尬現實,直到一次又一次的校園面積的擴展工程才得到緩解,多虧了當時的校長威廉·道森的成功遊說,才贏得了源源不斷的捐款,學校得以運轉。

“加拿大哈佛”,麥吉爾大學的故事原來這麼精彩!

即使進入了正常招生和教學狀態,麥吉爾的學科建設和教學水準也始終沒有起色,直到蒙特利爾醫學研究中心的成立。也許跟其力挽麥吉爾頹勢的功勞有關,直到今天,醫學專業都是麥吉爾的頭號王牌。

“加拿大哈佛”,麥吉爾大學的故事原來這麼精彩!

在諸多醫學專業校友中,有一位絕對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當年這個來自安大略的毛頭小夥在麥吉爾大學醫學院醉心於自己的專業,後來投身於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之後的傳奇經歷更無需贅述——這人正是諾爾曼·白求恩。

“加拿大哈佛”,麥吉爾大學的故事原來這麼精彩!

麥吉爾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甚至連每一寸土地

都是由私人贈予的。與美國一些財大氣粗的大學不同,麥吉爾的經濟基礎從一開始就是孱弱的。它從來沒有得到過一個實力雄厚的大財團的長期支持,所以它不得不常常在困境中求生存,圖發展。

“加拿大哈佛”,麥吉爾大學的故事原來這麼精彩!

正因如此,麥吉爾一代又一代的領導者們才更加珍惜前人創下的基業,力求使學校在原有基礎能更上一層樓。他們尤其注重吸納一切可以利用的社會資源,從資金、房產、土地直至個人藏品,精心加以利用,

使之不斷豐富麥吉爾這片知識的海洋,從物質到精神。

“加拿大哈佛”,麥吉爾大學的故事原來這麼精彩!

正是經過他們這種不懈的努力,才使得麥吉爾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終於屹立於世界名校之林。麥吉爾所走過的這條依靠私人資金辦學的道路,值得世界各國研究、學習和借鑑。

“加拿大哈佛”,麥吉爾大學的故事原來這麼精彩!

麥吉爾的歷任校長們均視學術為學校的生命,他們中不少人自己就是知識淵博的學者。1855年,道森校長的到來,給麥吉爾帶來自由而嚴謹的學風,並且一直保持至今,成為麥吉爾寶貴的精神財富。

“加拿大哈佛”,麥吉爾大學的故事原來這麼精彩!

在教學與科研之間關係的問題上,麥吉爾的校長們一貫認為,大學的教學功能與大學的科學研究密切相關,並且前者受到後者強有力的支持。進入九十年代以來,麥吉爾的學術聲名鵲起,如今它已擁有了90多個跨學科的研究中心,每年的經費預算愈一億兩千萬加元,

它已成為眾多研究者心馳神往的聖地。回顧麥吉爾百多年來的學術發展史,燦若星河的學術巨人們共同為麥吉爾點起了一盞永恆的明燈,指引麥吉爾向著更遠的地方前進。

“加拿大哈佛”,麥吉爾大學的故事原來這麼精彩!

盛行的開拓文化,也給北美高校帶來了些許霸氣和野性,這也就解釋了為何很多學校都是“冤家”和“宿敵”。獨霸加拿大的麥吉爾大學也有自己的“死敵”——哈佛。

“加拿大哈佛”,麥吉爾大學的故事原來這麼精彩!

不是所有學校都敢挑戰哈佛,不是所有學校能跟哈佛有如此悠久的較勁歷史,麥吉爾做到了。

“加拿大哈佛”,麥吉爾大學的故事原來這麼精彩!

兩所北美頂尖名校的較量更多的是在體育比賽上,蒙特利爾和馬薩諸塞的劍橋見證了橄欖球博弈的恩恩怨怨。麥吉爾“紅人”(該校男隊員暱稱)即使到了客場也並不懼怕,在一次次的拉鋸戰之後,美國人也逐漸認識了這個來自遙遠的魁北克的“紅人軍團”。

“加拿大哈佛”,麥吉爾大學的故事原來這麼精彩!

而美劇《辛普森一家》更是讓“加拿大的哈佛”

的雅號傳遍世界。對於這個稱號,麥吉爾大學學生沒有絲毫謙虛的表現,反而理所當然的接受,他們甚至在自己學校的門口擺攤販賣紀念T恤,上面印著:哈佛,加拿大的麥吉爾。

“加拿大哈佛”,麥吉爾大學的故事原來這麼精彩!

對於這種略帶狂妄的表現,哈佛似乎也沒有多麼震怒,兩所學校雖然一直在角力,但同時他們也是惺惺相惜的英雄,在這二者的歷史深處都住著一個叫做“劍客情懷”的東西。

“加拿大哈佛”,麥吉爾大學的故事原來這麼精彩!

麥吉爾的傳奇也正如其吉祥物——無足鳥,無足的鳥卻能翼展北美,甚至飛向世界,箇中神奇況味都融進了學校永不屈服和進取之心中。

“加拿大哈佛”,麥吉爾大學的故事原來這麼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