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孚教育丨个税法第七次大修,个税起征点上调!

中孚教育丨个税法第七次大修,个税起征点上调!

中孚教育丨个税法第七次大修,个税起征点上调!

但对每个普通国人来说,个税问题与自己息息相关,更值得细究。

首先,这是中国个税法自1980年出台以来第7次大修,将迎来一次根本性变革:

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和特许权使用费等四项劳动性所得首次实行综合征税

个税起征点由每月3500元提高至每月5000元(每年6万元)。

首次增加子女教育支出、继续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专项附加扣除。

优化调整税率结构,扩大较低档税率级距。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个税起征点拟提至5000元!

目前,中国实行的是个人所得税制是分类税制,即将个人所得分为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等11个项目分别征税。

现在个税起征点(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标准)为3500元,起征点自1980年确定800元后历经了三次调整,2006年提高到1600元,2008年提高到2000元,2011年提高到目前的3500元。

在2011年调整之后,个税起征点距今已近7年未再进行上调。近些年,伴随着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上涨,提高个税起征点的呼声不断。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终于“一锤定音”,明确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增加子女教育、大病医疗等专项费用扣除。

个税起征点由每月3500元提高至每月5000元(每年6万元),这将对大家产生多大影响呢?

1、个税免征额标准提高,个税缴纳将节省多少钱?

在个人所得税税率方面,我国实行七级超额累进税率,不同的应纳税所得额区间对应不同的税率,税率最低档为3%,最高档为45%。税率具体如下表所示:

中孚教育丨个税法第七次大修,个税起征点上调!

这一个小小的调整,到底能省多少钱呢?我们来算一笔账。以月薪1万元为例,起征点为3500元的情况下,每月要缴纳个税323元。如果起征点提高到5000元,在现行税率下,每月缴纳的个税降至173元,也就是每月收入多增加150元,每月吃饭你可以多加很多鸡腿了。

2、此次个税调整还将进行专项扣除,减轻纳税人的压力。

草案还首次增加子女教育支出、继续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专项附加扣除;优化调整税率结构,扩大较低档税率级距。

也就是说,你还可以在扣除以上这些支出后再纳税,这样一来,不仅降负更多,而且更加公平。所以此次个税改革对楼市、教育市场等,也都构成了潜在利好。

在税负上“追求更加公平”,这个导向值得高度关注。这可能意味着,房地产相关税收上,也可能会体现这一原则。比如,在有人口增量的高级别城市,或许真的会有“累进制的房地产税”,甚至“房屋空置税”。

3、个税免征点提高会影响购房、购车等政策么?

很多城市而言,因为实行楼市限购,对外地户籍的购房者需持续缴纳一定期限的个税或社保证明才能买房。如果这次个税起征点提高了,会导致部分人达不到交税资格,无法买房。

例如北京,外地户籍购房买房的必备条件之一即为“在北京连续满五年纳税证明(指个人所得税)或者在北京连续满五年的社会保险证明”;上海地区外地户籍购房,以家庭为单位,须连续5年以上缴纳不间断社保或个税;在南京地区,外地户籍买房的前提是连续缴纳一年或者以上的完税或社保证明。

对于购车,因为部分地区购车需要摇号,对个税缴纳标准也有规定。比如,以北京为例,非京籍人员参加摇号也需要连续五年以上在本市缴纳个人所得税,所以如果个人起征点上调后,导致纳税间断,可能会影响后续摇号购车。

4、首次增加反避税条款,严防逃税现象。

个税法修正案草案拟首次增加反避税条款,针对个人不按独立交易原则转让财产、在境外避税地避税、实施不合理商业安排获取不当税收利益等避税行为,赋予税务机关按合理方法进行纳税调整的权力。

目前,个人运用各种手段逃避个人所得税的现象时有发生,包括曾闹得沸沸扬扬的演艺明星逃税事件,再比如,私企老板可以不给自己开高薪,富人可以合理避税。

因此,增加反避税条款,有助于堵塞税收漏洞,维护国家税收权益。

中孚教育丨个税法第七次大修,个税起征点上调!

关于这次上调个税起征点,百姓拍手叫好,但是也有人戏称,国外的个税是“富人税”,我们的个税是“工薪税”,事实真的如此吗?

比如在日常生活中,炒股所得免税,而通常能够通过炒股取得巨额收益的往往是高收入人群。同样是工资类所得,股票期权的税负要轻于年终奖,通常情况下,普通工薪阶层只能取得年终奖,无法拿到股权期权,只有公司高管和高级技术人员才有可能取得股票期权。

与此同时,在征管实务中,工薪阶层往往只有工资薪金所得,其税款由单位代扣、代缴,逃税的可能性很小。高收入人群的收入种类较多,逃税的机会很多。由此导致低收入人群的税收负担率(即全部税负除以全部收入)远远大于高收入人群。

而且,征税实际征管不到位,事实上有不少富豪通过各种方式避税。还记得1元年薪的故事么?有的企业高管拿一元工资,这样就可以避免缴纳个人所得税,然后把个人开销算在了企业的费用上。

真相:一个富人少纳税的社会,会带来哪些影响?

BBC纪录片《巨富与我们》,或许可以找到答案。

在英国,85个人的家产可与半个星球的人口媲美,他们是超级巨富。在原先征收高额的税制下,富人通过各种千奇百怪的方式避税。最不可思议的是,甚至可以利用当时的电影业来避税。

1979年,撒切尔夫人上台后,将富人税从原来的83%减到60%,并延续了三十年。这种减税的做法,源于“下渗” 理论 。简单来说,就是认为富人越多,他们缴纳的税减少之后,可以在其他方面增加消费,给社会带来有利的影响。

但是后来的一系列事实证明,这种理论在现实中并不奏效。

富豪少纳税,带给英国的,是经济停滞。

举个例子,有一个富豪,每年赚的钱,差不多是美国中等家庭工资的1千倍。但是他并不会买一千倍的东西。那么,巨富们会把钱投资在哪?

比如说房产、字画、奢侈品等保值产品,甚至是英超足球队,所以巨富们的财富依然还是在顶层流动,财富也不会带来“下渗”的作用。而这种富豪少纳税最终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比如说,贫富差距拉大,形成漏斗型社会。

比如说,开发商为了迎合巨富,打造顶级豪宅。

比如说,中产阶级的减少等等。

总之,一个巨富少纳税的社会,容易产生马太效应:穷人更穷,富人更富。

所以,此次调整个税起征点,是民心所向,众望所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