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說高考志願填報將決定你的未來?人上人,還是凡人?

為什麼說高考志願填報將決定你的未來?人上人,還是凡人?

PS:最想要看的部分“How to Pick?怎麼填報志願?”在最後

昨天看到高考分數線放榜了,我看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就想起了當年填報志願以及接下來的4年的大學生活和4年的工作生涯,我第一時間想到的是:看來高中的畢業生們將要面臨人生的一個很大的選擇,填報志願。只是,我們的準大學生們真的知道怎麼去填報志願嗎?

今年的畢業生基本上都是00後,處於互聯網爆發時代的大家,經常可以接收到各種各樣社會發展的信息,也感受到了時代變化的迅猛,大家也知道要面臨的是什麼樣的時代。我只想問,你準備好面對這個世界了嗎?如果你說可以,那麼四年後呢?

而這些問題並不僅僅縈繞在你的心中,也縈繞在我的心中。如果沒有選擇好,也許從高考志願填報的這一刻開始,將會成為拉開你與他人差距的分水嶺!Be a god, or be a mortal. (要麼成為上帝,要麼成為凡人。)雖然說得有些誇張,但是拉長几十年來看,其實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而這個感悟,來自於最近這幾個月的思考。自從上一年10月,我離開了工作的崗位,我有了更多地時間去思考過往的人生經歷。漸漸地,我理清了這幾年的事情,包括當年的高考志願填報、大學四年的生活與學習,畢業這幾年以來做出的每一個選擇。也是這一段時間的獨處,讓我對人生有了新的認識。另外,這幾個月以來,我看了一些書,個別幾本書,讓我看完後不禁感慨:如果我能夠早點接觸這些書該多好呀!也許那樣的話,我就不會經受這些“慘痛教訓”的“失敗者”了。(當年糊里糊塗選擇了一個專業,雖然不後悔,卻應該能夠更加善用那些時間。)

然而,世上並沒有後悔藥,我只能砥礪前行,就當是還債了!這也是我這幾個月為什麼在努力學習的原因,我希望能夠彌補那幾年我失去了我的時光。

不說我的事情了。總的來說,我從那幾本書得到的一些啟發,讓我改變了人生的活法。所以我就想,也許作為一個過來人,我把現在最新的感悟告訴現在準備填寫高考志願的同學們,說說我對高考志願的填報、大學生活方式的選擇以及畢業後個人未來發展的相關聯繫,應該可以給到報考志願的同學們一些小小的啟發。

所以才有了想要寫這一篇文章的想法,希望通過哪怕最後看到我這篇的文章僅僅是一小部分的高中畢業生,也好!

It's only the beginning!

為什麼說高考志願填報將決定你的未來?人上人,還是凡人?

好啦,回到正題,如何填寫高考志願,我想,需要考慮到的問題有幾個!

1、認清我們過去的學習究竟是什麼樣的一種狀態?

2、接下來的大學生活將會一種什麼樣的狀態?

3、大學期間,我們大概會有哪幾種生活模式?

4、我們畢業後想要過什麼樣的生活?為人賺錢還是讓錢為自己賺錢?

好,接下來就讓我們一一詳細說一說這幾個問題!

1、認清我們過去的學習究竟是什麼樣的一種狀態?

大家也知道從小學到高中12年學習的知識,最多的作用,我想就是開發大腦思維,還有就是讓知識形成系統,除此之外,對於現實生活來講,其實並無大用,相信許多今年的畢業生都會認同這一點,不然的話,我想更加勤奮學習的積極性會更高。

學了這麼多,我敢說大多數人不會學以致用,這也包括當年的我。當然,大家是幸運的,畢竟互聯網時代帶來了許多新鮮的信息,能夠及時補充課堂的缺失,但不可否認,一切停留理論層面多過實踐,我想大家不會反駁我。當然,這並非是大家的錯,現今教育制度仍在努力改革過程中,這是必然要經過的梗。

好啦,說了這麼多,無非就是想說明一點,12年把時間花在了理論層面的學習上,對大家進入社會實在不利,所以如果要掌握適應社會和時代發展的能力,我們的重點就必須放在大學四年時光上了。而這一切,都需要從高考志願報考開始。

為什麼說高考志願填報將決定你的未來?人上人,還是凡人?

2、接下來的大學生活將會一種什麼樣的狀態?

也許大家已經習以為常曾經生活的環境,但是我要告訴大家,大家接下來進入的環境將會與以前有許多的不同,可以說大學是進入社會前的練兵場,一個微觀社會。

那麼,大家準備好上船了嗎?Are you ready on board?

也許12年的時光裡,大家並沒有可以選擇的機會去嘗試感興趣的事情,那麼大學的四年時光,給了大家足夠的時間去體驗。

也許12年的時光裡,大家感覺到周圍的氛圍倍感壓抑,個性無法得到充分的發揮,那麼大學四年的時光,給了大家足夠的空間去發揮。

也許12年的時光裡,大家感覺無法按照自我的想法去安排時間,那麼大學四年的時光裡,將會給大家足夠的自由權去安排自己的時間。

簡單來說就是,不會再有任何人管你,除了必修的課程外,其他科目自選,課外學習時間自己安排,我可以說,大學基本上每天上完課後,總會有空餘的時間,並不會像以前那樣被安排得滿滿的(可能醫學專業除外)。所以這些時間裡,你可以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包括睡覺、打遊戲,怕學習上搞不定?放心,老師不會因為你學習上的問題打電話找你爸媽。

看起來挺吸引人的,對吧?那麼,大家準備怎麼度過這四年呢?

為什麼說高考志願填報將決定你的未來?人上人,還是凡人?

3、大學期間,我們大概會有哪幾種生活模式?

我在大學見過幾種比較常見的選擇。

A、在12年緊張的學習後徹底讓自己放鬆一下,在大學四年的時光裡,使勁地玩,或者打遊戲,或者參加各種活動,然後每天晚睡晚起,經常翹課,專注談戀愛,反正抱著心態就是學習能不掛科就好了,不需要學好,該好好玩玩了。這類同學,這四年鐵定是很開心的,畢業後嘛,看情況羅。

B、繼續12年的勤奮學習,除了上課時間外,課外之間自己安排學習時間和複習,基本上不參加其他非班級活動(當然,班級的凝聚力將會達到有史以來的冰點),想著:只要我努力,專業學好,出去社會找工作不會是什麼難事。這類同學基本上都是獎學金的獲得者,毋容置疑的,畢業後嘛,看情況羅。

C、一邊學習一邊兼顧社團活動,同時學習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在大學期間儘量考證。這類同學畢業後,基本上找工作對他們來說,可以說是十拿九穩了,畢竟身上技能多多,哪個老闆不喜歡一份工資給一個多種能力兼備的人。

D、大學的時候,抓住一切的學習機會,專業課不一定會學好,但是不會太差就是了。除此之外,他們會去選擇學習更多感興趣的課程,比如經常光顧其他學院的課堂。甚至部分同學會專門選擇創業、金融和投資類的課程去學習,不僅在學校,還會參加一些研討會,這類同學基本上屬於創業、投資一類的人馬。

4、我們畢業後想要過什麼樣的生活?為人賺錢還是讓錢為自己賺錢?

昨天在跟讀《This is Us》(《我們這一天》)這部美劇的某個片段的時候,我看到了這樣一段話!

“When I was a littleboy/girl, I didn’t know what I wanted to be when I grew up. Adults always asklittle kids that. You know? I never had a good answer. Not until I was 28.”

大概翻譯就是:當我還是一個小男孩/小女孩的時候,我不知道我長大後想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大人經常會這樣問孩子們。你知道嗎?那時,我總不知道怎麼回答,直到我28歲的時候。

說這段話的主人公的經歷,應該也是千千萬萬的報考志願同學們經歷過的心路歷程,唯一不同的可能就是,我們並沒有經歷“Adults always ask little kids that.”這樣的經歷。可以說,大人壓根就沒有關心過,他她們只想著大家按照他們設想的道路走下去就是了。

為什麼說高考志願填報將決定你的未來?人上人,還是凡人?

說回正題,那麼畢業之後,你想要過什麼樣的生活呢?

Work for money,or Money works for me? One way or the other! (為錢工作還是讓錢為你工作?)

Work for Money

如果你選擇work for money,那麼可以說,對應的,你選擇上面大學生活中的前面三種方式生活就好了,那就是work for money的方式,也就是找工作!為了工作而工作!但我可以告訴你,當失去了個人自由的工作,終將會失去本來的樂趣,除非你真的非常喜歡,喜歡到不計較個人的收入。

另外,前面兩種不一定找到好工作,第一種,如果平常經常接觸各種各樣的人,可能會成為非常出色的銷售人員,似乎也只能找類似銷售員等無技術含量的工作了,畢竟大學裡啥都沒有學到,還奢求什麼呢?當然不確定性挺高的,有可能會一事無成,淪為“窮人”。

當然,第二種如果是專注於學術研究,我想還是很有前途的。如果工作的話,還不一定找得到好的工作,但如果找到,肯定也是兢兢業業去做的了。如無意外,生活會富足,其他的不好說。

第三種同學找工作肯定不會成什麼問題,可以說是打工帝族,是所有公司的香餑餑,穩一些,很快就能晉升了,當然公司不能太小,不然空間就那麼點,除非你能夠完全得到老闆信任,然後把公司做大,不會這種可能性實在太低,你想試試就去吧。同樣人際關係要搞好。成為中產應該不成什麼問題了。

然而work for money最後的結局始終是把命運交到別人的手上,they can fire you whenever they like!(他們隨時隨地可以解僱你!)“手停口就停了”,不幹沒飯吃。如果能夠成為中產階級,最終還是逃脫不了償還各種貸款,房貸、車貸、生活支出等,而這一切都是建立在工作上。只是萬一丟了工作呢?要知道解僱的權利永遠不在你的手上。

如果慎重選擇後,你還是選擇以後成為工作一族,單純從工作上來講,建議大家做第三種,至少能夠過得富足一些,做個臉面光鮮的中產。

如果想要從事學術研究的,好好學習,至少要有有作為的資本,畢竟選擇這條路的人也是有的,你需要和他們競爭,但是人際關係還是要打好,在中國,relationship這是硬通貨。

Money Works for Me

如果你選擇了Money works forme,那麼就是最後一種。

對他她們來說,上大學,他她們為的僅僅是為了在大學裡,習得錢的運作方式,然後讓錢為其工作。這類人基本上不會長期為別人工作的,哪怕工作,他們也只是為了獲取經驗,哪怕免費工作,或者為了積累足夠的投資的資金而工作。

因為他們懂得與其“為錢工作”,不如“讓錢為我工作”,這類人會更“自私”一些,他們只會關管自己的事,別人怎麼看,怎麼想,基本上也動搖不了他們的信念。簡單來說,這些人有著一顆“富人”的心。他她們會一點點積累,不斷學習一些投資技巧,不斷將原有的金錢價值放大,直到財富自由,哪怕離開工作也不會餓死,甚至會隨著投資金額的不斷加大,越來越富足,而這一切都是work for money永遠無法企及的。

為什麼說高考志願填報將決定你的未來?人上人,還是凡人?

How to Pick?怎麼填報志願?

So,如果你已經決定了人生想要走的軌跡,那麼選擇專業就簡單很多了!以下一一對應不同的大學生活方式來進行羅列。

選擇第一種生活方式,我想去哪個學校區別都不大,當然看看分數,能儘量去高一點就去高一點,畢竟大學畢業後還能有一次扯扯大學大旗的機會。當然,我非常不建議這種選擇,如果你現在內心已經萌生了這樣的想法,我勸你儘早撲滅這火苗。不然,舒服四年,真的有可能要受苦一輩子了。

選擇第二種生活方式,我建議是你以後真的打算在學術上走得更遠,本科後,然後把研究生(碩博)讀完,在你分數能夠滿足的情況下,選擇你想要學習的專業最好的院校填報。

第三種,挑一個你最喜歡的專業,選擇你分數可以去的這個專業最好的學校就好。如果那個學校的各種活動非常多,也許是不錯的選擇,比如說汕頭大學。另外建議找找李尚龍的《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這本書看一下,或許會對你有一些啟發!

第四種,我比較建議你直接選擇商學院的專業,免得分心。想要成為一名投資者,那麼一些投資和金融、會計的課程和國家政策、法律的都需要去了解了。作為開頭閱讀,改變觀念,推薦先去看看《Rich Dad Poor Dad》(《富爸爸 窮爸爸》),也推薦你看看巴菲特在19歲看過了一本改變了一生的書《The Intelligent Investor》(《聰明的投資者》),還想看更多的書?我相信你看完第一本後,就會繼續去找其他的了。

為什麼說高考志願填報將決定你的未來?人上人,還是凡人?

後記

時代在改變,似乎高考並沒有像以前那麼重要了,其實不然。

甚至很多人都想著如果進行創業,幻想著怎麼像比爾蓋茨和喬布斯那樣輟學來創業,但是卻不知道他們倆基本上都是從小就接受了足夠多這方面的教育,哪怕後來準備創業了,也是參加了許多學習才開始的。(喬布斯的經歷可以看《Steven Jobs》/《喬布斯傳》)

如果你也意識到高考志願填報將會成為拉開你與他人差距的分水嶺,更加靠譜的方式,還是去好好去學習一些技能,來應對未來社會的變化,從而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而大學現在還是最好的獲取這些知識的地方,而四年的時間裡,如果你能夠善用的話,你能夠收穫很多。畢竟這四年,相對寬鬆,而一旦出來工作,工作的疲累將會磨掉你的積極性。

同時,時代的變化速度非常的快,我想沒有任何一種職業是安全的,哪怕職業是安全的。填報不同的高考志願,選擇不同的大學生活方式,將會決定了未來的階層。我可以告訴你的事,不管你多麼努力,永遠不可能通過工作來獲得與富人一樣多的財富,也永遠不會有富人那樣的抗風險能力,隨便一個厄運就能讓窮人的家庭陷入困境,卻不會出現在富人的身上,能夠影響他們的機會很少,這是社會的運行規律。(詳見《富爸爸 窮爸爸》)而當你的選擇了以“窮人”的方式生活,那麼生活只能給予你“窮人”的生活;同樣,當你的選擇了以“富人”的方式生活,那麼生活只能給予你“富人”的生活。

請記住,做事情,It’s now, ornever. Just get started! (要不現在開始,要不放棄!)

Folks. Fight for you future! (為你自己的未來努力奮鬥吧!)

為什麼說高考志願填報將決定你的未來?人上人,還是凡人?

看世界,尋知己,找聰聰

關注微博號@聰聰角度看世界,頭條號@聰聰視角看世界,公眾號聰聰視角看世界,(ID:theworldseescongcong),或wechat(641061140),都可以關注到更新!願在這個文藝而理性的世界裡,與你以不同的視角看待世界的人事物、傳承粵語,一同讀書、寫作、旅行、成長、文藝,願我們的青春,在追求物質基礎的同時,也不放棄精神生活,願青春無悔,傳奇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