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博物館鎮館之寶

“絲綢古道三千里,黃河文明八千年。”甘肅是中國遠古神話傳說中——中華民族人文始祖伏羲、女媧的誕生地,作為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古代“絲綢之路”甘肅段,因其特殊的地理環境和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遺存使甘肅位於全國文物大省之列,甘肅省博物館也因得天獨厚的條件,收藏有歷史文物、近現代文物、民族文物、和古生物化石及標本約35萬餘件。

甘肅省博物館鎮館之寶

甘肅省博物館鎮館之寶

自建館以來,通過考古發掘、徵集和捐贈獲得歷史文物藏品82000餘件,堪稱精品的歷史文物有3000餘件,國寶級文物17件(組),國家一級文物720餘件(組)。從白堊紀的古生物化石標本到舊石器、新石器時代的彩陶文化;從商周以來的青銅器、陶瓷玉器到漢唐的絲綢之路文明;包括宋、元、明、清的瓷器、木雕、絲織品、繪畫等都有豐富的收藏。武威雷臺漢墓出土的銅奔馬和車馬陣、武威磨甘肅省博物館嘴子漢墓出土的儀禮簡、旱灘坡出土的醫藥簡、涇川唐代大雲寺的舍利金棺、敦煌藏經洞北宋淳化二年“報父母恩重經變”絹畫等等,都是蜚聲海內外的文物珍寶。此外東漢的銅奔馬、魏晉時期的“驛使圖”畫像磚,已分別被定為國家旅遊和郵電事業的標誌。館內收藏的黃河古象化石,是我國目前最大的一具古象化石,也是世界上最完整的劍齒象骨架化石。還有目前發現的亞洲最大的蜥腳類恐龍合川馬門溪龍古生物化石標本,聞名世界,影響巨大。

今天只說17件(組)的國寶級文物

17.鼎形銅行燈

甘肅省博物館鎮館之寶

戰國,平涼市廟莊戰國秦墓出土,開啟高30.2釐米,收合高16.7釐米,口徑11.3釐米。收合時,為三足圓鼎,內盛燃燈時所用的油料,蓋兩側二鴨首,其寬嘴正好銜住雙鍵,鼎蓋便被牢牢扣住。用燈時,將雙鍵支起,可插入鼎蓋中心的圓銎中,此時鼎蓋即成為燈盞。構造精巧,設計科學,使用方便,封口嚴密不溢油,為貴族出行時使用的燈。

16.三綵鳳首壺

甘肅省博物館鎮館之寶

唐代,甘谷縣出土,壺高31釐米。胎呈白色,直口,細頸,口頸相交處作一風首,風眼圓睜,啄張噙珠,神姿英發。橢圓腹,高圈足。鳳冠長伸至腹為柄。腹部兩面的中央雕塑著凸起四瓣形的團花,圓形器座上還雕塑著垂蓮瓣紋,並且精細地刻畫出頭部額下的毛羽、花瓣的脈絡。器身各部位,交錯地施繪鮮亮的赭紅、黃、青三種釉色,流光溢彩。三綵鳳頭壺的造型受波斯薩珊王朝器形的影響,而三彩釉工藝和鳳鳥形象則是唐文化的特徵,瓷器融合中西文化風格於一體,是一件釉彩豔麗,製作精美,造型奇特的工藝品,獨具魅力。

15.鯢魚紋彩陶瓶

甘肅省博物館鎮館之寶

仰韶文化石嶺下類型,甘谷縣西坪出土,高38.4釐米,口徑7釐米,底徑12釐米。小口、長頸、平底,腹上部有雙耳,頸部有堆紋一圈。瓶腹繪黑色人首形的鯢魚圖樣,一雙短臂向外伸出,全身為斜格紋,尾部彎曲。

14.彩塑坐佛與脅侍菩薩

甘肅省博物館鎮館之寶

唐代,武威市天梯山石窟,坐佛高130釐米。全趺坐,圓髻廣頤,長眉細目,嘴唇緊閉,右手扶膝,左手施禪定印。身著通肩式袈裟,衣紋梯形折出。沉思的神情,雍容的體態,流暢的衣線,表現出恬靜的心境。彩繪雖已斑駁,但不掩盛唐時期佛像聖潔安詳的神韻。同窟中的菩薩立像,身姿優雅,氣度端正。左側脅侍菩薩高183釐米。頭挽垂環髻,發綹披肩,面龐圓豐,秀目微睜,神情超脫中又露嚴正。體著緊身束帶天衣及貼腿長裙,帔巾自肩部橫垂兩道於膝下,右臂曲舉,左臂下垂。右側脅侍菩薩高180釐米。髮髻聳起,餘發成3綹垂肩,曲眉豐頤,神情嫻靜,莊重而不失嫵媚。左臂曲至胸前,右臂下垂。寬披帛自雙肩垂落至腋下,羊腸裙層折貼腿,柔和的線條完全同豐肌秀骨的身姿相應合,影塑技藝已臻完善。

13.東羅馬神人紋鎏金銀盤

甘肅省博物館鎮館之寶

公元4—6世紀,靖遠縣北灘出土,銀盤直徑31釐米。原是鎏金,現大部分已脫落。盤內滿飾浮雕花紋,分三圈置列。外圈飾相互鉤聯的葡萄卷草紋,其間棲有小鳥等小動物。中間一圈浮雕古希臘奧林匹司十二神的頭像,每個頭像左側各有一隻動物。盤中央為高佛雕的倚豹、手執權杖的酒神,是銀盤的主題花紋。在圈足內底部有點狀銘刻文字一行,這是在中國絲綢之路上發現的重要羅馬文物。

12.渦紋彩陶翁

甘肅省博物館鎮館之寶

馬家窯文化馬家窯類型,隴西縣呂家坪出土,高26.8釐米,口徑7.1釐米。施黑彩,頸部繪平行條紋,肩、腹部繪四方連續旋渦紋。

11.金棺

甘肅省博物館鎮館之寶

唐代,涇川縣大雲寺出土,高6釐米,長7.5釐米,寬6釐米。棺蓋及棺身用金片、珍珠、綠松石鑲嵌成大蓮花,周圍又飾以金片組成的小蓮花,蓮蒂、蓮葉均對稱。

10.石觀音菩薩立像

甘肅省博物館鎮館之寶

隋代,秦安縣出土,像高132釐米。頭戴四瓣花冠,冠正面飾阿彌陀佛像,以示觀音將來繼承阿彌陀佛在西方極樂世界成佛。面形圓潤,眉目清秀,表情慈善安詳。袒上身、斜披絡腋,頸佩寬邊項圈,正中綴一寶石。左右肩頭各飾三條披帶。整個造像刻畫細膩,手法洗練,神態自然。這種單體的觀音造像在北周至隋代時期,成為中國佛教雕塑的一大特色,是件難得的佛教藝術珍品。

9.彩繪木軺車

甘肅省博物館鎮館之寶

西漢,武威市磨嘴子漢墓出土,馬高88.2釐米,長78.8釐米;車高95.2釐米,長96.5釐米。由輿車、傘蓋、御奴和馬組成。輿車有雙轅,雙輪各有輻條16根。御奴跪坐,作雙手持韁狀,以黑、白兩色勾出眼、鼻及冠服。馬用紅、白、黑三色彩繪,馬口含獸面飾銜嚼一副,頸上套軛。據漢代制度,此車為六百石至千石的官吏乘坐的車。

8.彩繪木博戲俑

甘肅省博物館鎮館之寶

西漢,武威市磨嘴子漢墓出土,人高29釐米。兩位老者在玩博戲,這是戰國到漢代非常盛行的一種娛樂形式。匠師以簡單明快的藝術造型,刻畫了兩位老者全身貫注的博弈場面,惟妙惟肖地表現出對弈時蓄勢待發的場面。

7.彩繪木獨角獸

甘肅省博物館鎮館之寶

西漢,武威市磨嘴子漢墓出土,高35釐米,長93.7釐米。分體制作身、角、尾、足,再粘合而成,通體用紅、黑彩繪,一側塗白色。此獸做前行衝刺的動作。身體造型厚實,頭、角、頸、背、尾高低起伏,錯落有致,四肢動作變化生動,具威猛的氣勢。獨角獸又名獬豸,是傳說中的一種神獸,能抵禦邪佞,將其置於墓葬門口,是為了起鎮墓辟邪的作用。

4.三彩騎俑隊列

甘肅省博物館鎮館之寶

唐代,秦安縣葉家堡出土,俑高36—38釐米,長36釐米,寬12釐米。這組三彩騎馬俑施黃、白、綠、褐等色釉,胎質與燒製工藝均佳。女騎俑頭飾高髻,身穿窄袖圓領或“V”形領緊身衣。男騎俑頭戴軟幞頭,身著圓領緊袖緊身衣。其中一俑深目高鼻,長著旋頰及耳的大鬍鬚,身穿翻領胡式大衣,足著長靴,為典型的胡人形象。這組騎馬俑的造型設計和藝術手法,都具有明顯的盛唐風格。

3.胡騰舞俑

甘肅省博物館鎮館之寶

高13.4釐米,舞者深目高鼻,頭戴尖頂帽,身穿窄袖長衫,裙裙飛揚。足蹬彎頭軟靴,身背酒葫蘆,右臂上舉,左臂屈肱身側,左足立於覆蓮花圓臺上,右腿屈伸上提,做舞蹈狀。這件銅俑是目前國內僅見的“胡騰舞”雕像,1996年被定為國家一級文物。

2.絹底平繡人像

甘肅省博物館鎮館之寶

漢代、武威市磨嘴子漢墓出土,高7.2釐米。紅色絹底用絳、淺綠、淺黃、黑色絲線平繡二人像,作對話狀。菱花織金錦抹胸元代漳縣汪世顯家族墓出土長26釐米,寬30釐米。這是一件女子內衣。抹胸形似背心,為兩層,表層以色彩豔麗的菱格寶相花紋織金錦,襯裡為褐色的麻製品。

1.馬踏飛燕 銅奔馬

甘肅省博物館鎮館之寶

東漢,武威市雷臺漢墓出土,通高34.5釐米,長45釐米,寬13.1釐米,重7.3千克。造型矯健精美,作昂首嘶鳴、疾足奔馳狀。塑造者攝取了奔馬三組騰空、一足超越飛鳥的剎那瞬間。讓飛鳥回首驚顧,更增強奔馬疾速向前的動勢。其全身的著力點集註於超越飛鳥的一足上,精確地掌握了力學平衡原理,具有卓越的工藝技術水平。銅奔馬是按照良馬式的標準去塑造的,集西域馬和蒙古馬種的優點於一身,特別是表現出河西走馬秉賦的對側步特徵。構思巧妙,藝術造型精煉,鑄銅工藝卓越。銅奔馬被認為是東、西方文化交往的使者和象徵,被確定為中國旅遊的標誌。

1969年,武威新鮮公社社員在雷臺南部開挖戰備地道,一件出人意料的事件發生了。幾鎬頭下去,只聽轟隆一聲,磚牆上出現了一個黑洞。當人們爬到裡面才發現,那是一間用青磚砌成的墓室。裡面遍地是排列整齊的銅人、銅車、銅馬等,旁邊還有座棺床,裡面呈放著兩具屍骨架,在屍骨腳下堆放著幾件陶罐。第二天傍晚,公社王隊長叫人將原來封好的洞口又重新打開,將裡面所有值錢的東西全部裝進了麻袋,悄悄用架子車轉移到大隊庫房裡藏了起來。

在沒有保護措施和任何考古工作者參與的情況下,這座古墓就這樣被揭開了。那時正值“文化大革命”時期,由於對文物的不重視,古墓遭到了嚴重破壞。半個月以後,武威派黨壽山和張有專門負責調查,追繳失散文物。經過反覆動員並耐心解釋這批文物的重要價值,許多農民紛紛交出了私藏在家中的文物,隊長王洪尚這才同意讓他們去看看那些藏匿在大隊庫房裡的文物。他們對這批重要文物進行了詳細登記,並將藏匿在大隊庫房裡的文物全部轉移到文廟收藏保管。從考古發現來看,這座墓葬在歷史上曾經多次被盜,但是,仍然出土了230多件珍貴文物。銅奔馬就是這230多件中的文物之一。

其實,這件名揚中外的青銅工藝珍品,出土時已殘缺不全:馬的頸部有1釐米平面大小的洞孔數個,馬頭及尾巴的幾綹鬃毛掉下,奔馬的三個馬蹄心空著,等等。面對傷殘的馬踏飛燕,故宮博物院著名青銅器修復專家趙振茂先生憑著多年的修復經驗將這件國寶珍品修復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