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了不要急,一文透析水稻倒伏的原因及应对措施,及时到位!

事农农机助手

遇到了不要急,一文透析水稻倒伏的原因及应对措施,及时到位!

一、水稻倒伏的类型

有不少稻一种是根倒,是由于根系发育不良,扎根浅而不稳,缺乏支持力,稍受风雨侵蚀,就发生平地倒伏。

一种是茎倒,是由于茎秆不壮,负担不起上部重量,因而发生不同程度的倒伏。

遇到了不要急,一文透析水稻倒伏的原因及应对措施,及时到位!

二、水稻倒伏的原因

1. 水稻纹枯病主要危害稻茎基部,致使稻杆早衰,造成倒伏。

2.耕层浅,栽植密度不够合理:每亩插秧穴数多或每穴中秧苗株数过多,严重影响水稻的通风透光,造成根系生长不良,植株生长细弱,基部节间增长,易招致倒伏。

3.片面重施氮肥:使植株生长过旺,封行过早拔节长穗期叶面积过大,造成倒伏。

4.秸秆还田过多,产生有毒有害物质,毒害根系,容易引起倒伏。

5.烂泥田根系发育不良后期又容易徒长,易引起水稻倒伏。

6.长期淹长期淹水不晒田,根系不发达引起水稻倒伏。

7.分蘖肥施用过晚,肥效反应在水稻拔节期,使水稻底节拉长容易引起倒伏。

8.盐碱地撤水过早,盐害根系,容易早衰,造成倒伏。

9.水稻缺素早衰容易引起倒伏。

遇到了不要急,一文透析水稻倒伏的原因及应对措施,及时到位!

10.二化螟、细菌性茎基腐病和菌核病等病虫害严重的水稻,容易出现病虫害倒伏现象。

11.超强大风容易导致水稻倒伏。

因此,在水稻生育期间,应注意以下几项措施:

1.浅水勤灌:在水稻各生育时期,应实行浅湿间歇灌溉的方法,水层保持在3-5厘米,在孕穗期水层可适当加深,抽穗后则继续保持浅水层勤灌。

2、合理密植:水稻群体过大容易引起倒伏,因此在生产上,适当稀植有利于提高抗倒能力。合 理 稀植,在确保高产所必需的穗数前提下,尽量减少单位面积插秧穴数,科学安排每穴基本苗数,以减少水稻群体内穴间、株间生长竞争,避免前期生长过于繁茂。

遇到了不要急,一文透析水稻倒伏的原因及应对措施,及时到位!

3、平衡施肥:施肥措施对构成茎秆材料的量与质有很大影响,适当降低氮肥用量可使茎秆强度增加,从而加强水稻的抗倒性。在生产上,防止倒伏的合理施肥措施应该是: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使用,减少无机氮肥的施用量,防止水稻植株生长过旺造成虚长;适当增施硅肥和钾肥,增加水稻茎秆的机械强度;采用一次性全层施肥技术,同时尽量减少追肥的次数。

一、合理施肥:

要适量施用氮肥,合理增施磷钾肥和有机肥,同时,施肥后要保持田间湿润,并注意稻瘟病、纹枯病、稻螟虫。

二、适时晒田:

水稻晒田是防止水稻倒伏的一项重要措施。因此在水稻分蘖未期要进行排水晒田,控制无效分蘖,改善土壤环境,增强根系活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