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關於「公攤面積」的問題 不看,沒準兒就攤上了

幾個,關於“公攤面積”的問題 不看,沒準兒就攤上了

對於公攤面積的處理,目前,尚無明確法律法規出臺。因公攤面積的不明確,使其成為房地產交易過程中,爭論的焦點。從1998年,進入商品房時代始,由購房者,分攤購買的共有建築面積,就因不符國際慣例、現有法律法規沒有設定上限等問題,一直被詬病。2018年8月,因房屋公攤面積,再一次將房地產問題顯現了出來。

一、什麼是公攤面積?

(一)房屋公攤面積,是分攤的公用建築面積的簡稱:指由整棟樓的產權人共同所有的整棟樓公用部分的建築面積。

它與套內建築面積之和構成了一套商品房的建築面積。

(二)可分攤的公用建築面積(即公攤面積),有哪些?

根據2000年開始實施的《房產測量規範》,分攤的公用建築面積有:

1、電梯井、管道井、樓梯間、垃圾道、變電室、設備間、公共門廳、過道、地下室、值班警衛室等,以及為整幢服務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的建築面積,以水平投影面積計算。

2、共有建築面積還包括套與公共建築之間的分隔牆,以及外牆(包括山牆)以水平投影面積一半的建築面積。

(三)計算公攤的公式:公攤面積=商品房建築面積-套內建築面積。

二、幾個有關公攤面積的問題:

(一)只有過道和電梯是公攤的?不是。

在《房產測量規範》中,上文已經列出了分攤的公用建築面積。

(二)公攤越小越好?不一定。

公攤面積太小,則公共空間也是相應的小。會對美觀、居住舒適度上,有著影響。所以,公攤不是越小越好。

(三)高得房率,就是公攤面積少?不是。

高得房率,並非是公攤面積少。而是開發商,將贈送面積,算入到套內面積計算。由此計算,對於公攤來說,面積不僅沒減少,相反卻能獲得高得房率。

(四)零公攤=無公攤?不是。

零公攤,並非無公攤。而是開發企業,通過大面積贈送,填補公攤面積。但需注意,贈送面積不寫入產權。

(五)公攤百分比,就是公攤面積?二者有差距。

實踐中,售房者往往只會告知公攤比(或公攤比的區間),但實際上,公攤百分比得出的數值,是測繪部門計算整個小區的結果,而非單純的某一套房子。因此,具體到每套房子的面積,會有一定的差距。

(採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