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娃哈哈,25歲康師傅……食業的巔峯與失利,創變與新生!

30歲娃哈哈,25歲康師傅……食業的巔峰與失利,創變與新生!

此文來源於:食業家(ID:shiyehome)

2017年是特殊的一年,在這一年的時間節點上,72歲的宗慶後領著娃哈哈跑了30年,63歲的魏應州也陪伴康師傅走到第25個年頭。娃哈哈與康師傅體量相當,都曾創造了中國食業的神話,縱觀它們幾十載食業風雨,巔峰與失利經歷了哪些?

巔峰時代

01 康師傅,方便麵代名詞

在中國,康師傅是一個家喻戶曉的品牌。當年的康師傅以106億包的年銷量被稱為“中國面王”,同時也成為了世界上銷量最大的方便麵生產商之一。

30歲娃哈哈,25歲康師傅……食業的巔峰與失利,創變與新生!

1992年魏氏兄弟回臺灣四處籌錢、員工認股投資,在天津設廠,開了第一條泡麵生產線。泡麵一出,訂單如雪片般飛來。

當時天津第一條生產線一個月只能生產十幾萬包泡麵,供應天津及附近市場都不夠,但是有一位廈門的經銷商專程飛到天津住了一個月,每天跑到總部要訂泡麵“當時只要拿到提貨單,走出大門就有人搶著用現金高價收購。”真是不可思議!

自康師傅生產出第一碗紅燒牛肉麵以來,“康師傅”就成為中國方便麵的代名詞,先後在全國13個城市共建立了114條方便麵生產線,日產方便麵達2.5億包,年銷售方便麵65億包,平均每個中國人一年要吃掉5包,市場佔有率47%,是不折不扣的“中國面王”。

1995年,“康師傅”開始在天津開發區生產糕餅;1996年,開始在杭州生產飲料。如今,這兩大事業群分別擁有4個工廠21條生產線和13個工廠82條生產線,與方便麵共同構成“康師傅”的三大支柱,遍佈國內13個城市,擁有員工近4萬人。

30歲娃哈哈,25歲康師傅……食業的巔峰與失利,創變與新生!

1996年“康師傅”在香港成功上市,其股票在2002年進入香港股價增值最佳前三甲。同年,頂新國際集團併購德克士開始涉足餐飲連鎖行業,如今已擁有“德克士”西餐、“有樂和食”拉麵、“牛樂亭”烤肉三大品牌,僅“德克士”在全國就已有店面逾2300家。1998年,頂新集團併購臺灣味全公司,康師傅獲得經營管理權。

隨處可見的康師傅品牌產品幾乎成了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魏應州也離自己創建商業王國的目標越來越近。

02 娃哈哈,聯銷體帝國

宗慶後在20世紀80年代從代銷汽水和冰棒開始白手起家,靠著兒童營養液締造億級銷售神話,30年來搭建了一個龐大的食品飲料集團。

30歲娃哈哈,25歲康師傅……食業的巔峰與失利,創變與新生!

在國內乳品市場上,娃哈哈營養快線這款單品銷售額過百億元,橫跨乳品和飲料兩個行業,10多年來一枝獨秀,創造了一個不可逾越的神話。2011年,營養快線銷售總量突破了150億元,2013年又突破了200億元,數度創造了國內飲料行業單品銷量的奇蹟。

顛峰時期娃哈哈能取得800億元銷售額,其聯銷體渠道模式功不可沒,幾乎把快消品渠道模式玩到了極致,其押倉、預付款、廣告轟炸三板斧看似普通,其實大象無形,大音希聲,這些平淡無奇的技巧被娃哈哈玩得爐火純青。

聯銷體將經銷商和工廠捆綁在一起,充分調動經銷商的積極性,使其全心全意銷售娃哈哈的產品。據說娃哈哈每推出一個新品,能在3天時間鋪滿全國所有的渠道終端,速度之快可見一斑。

30歲娃哈哈,25歲康師傅……食業的巔峰與失利,創變與新生!

▲1992年宗慶後從上城區委手中接過10萬元獎金時哭了(重獎經濟開拓者)

2012年的經銷商年會上,來自全國的經銷商一起歡呼“娃哈哈萬歲!宗老闆萬歲!”的場面著實壯觀。而“聯銷體”模式也自然而然被捧上了天,還被美國哈佛商學院作為唯一引用中國渠道創新的案例。

這年宗慶後梅開二度,問鼎中國內地富豪榜首富寶座後,其定下了2014年銷售額的千億目標!

2013年前:豐功偉績

01 康師傅“現金牛”變“瘦”

作為“世界方便麵大國”,中國方便麵銷量在2007年達到巔峰,接近500億份。但在2012年後,中國方便麵銷量出現連續下滑。中國方便麵大會發布數據顯示,2015年國內方便麵總銷量362.49億份,較上年下跌8.54%;銷售額490.91億,較上年下跌6.75%。

30歲娃哈哈,25歲康師傅……食業的巔峰與失利,創變與新生!

伴隨著中國方便麵市場銷量的下滑,康師傅銷售額在2013年以後出現了拐點。單從方便麵業務板塊來看,2014年銷售額同比下跌4.49%,直到2015年下跌速度擴大至12.69%。

師傅方便麵這一頭“現金牛”逐漸變“瘦”,從客觀上來說,受到方便麵市場衰落的影響。就康師傅本身而言,銷售渠道的沉沒成本、產品的差異性不夠以及對於替代品的反應略有滯後,都是導致“現金牛”變瘦的原因。這家承載著一代人回憶的方便麵企業,其實很努力,只是時代不爭氣!

02 娃哈哈“跨界”之傷

然而,2014年是娃哈哈業績最差的一年,整體銷售額下降7%,對於娃哈哈而言,7%就意味著56億的損失,而2015年下滑10%。

2002年娃哈哈多元化經營元年,進軍童裝市場時,宗慶後揚言:“娃哈哈童裝三個月內組建2000家加盟連鎖店,年銷售額突破十億元。”十年後,娃哈哈童裝公開銷售額只有兩億元。

30歲娃哈哈,25歲康師傅……食業的巔峰與失利,創變與新生!

2010年,愛迪生奶粉最初進入中國市場的時候,宗慶後為其確定的目標是,要在創立兩年時間內達到十萬噸的銷量、100億~200億元的銷售額。如今,這款原裝進口奶粉離目標還有很長的距離。

30歲娃哈哈,25歲康師傅……食業的巔峰與失利,創變與新生!

曾擔任宗慶後四年貼身營銷秘書羅建幸也說,娃哈哈業績持續下滑的原因有偶然更有必然,如果沒有多元化經營分散了宗慶後及管理層的時間和精力,近年娃哈哈的飲料主業肯定會做得更好。

此外,受網絡謠言的負面影響,不僅給整個行業帶來了不利影響,更讓娃哈哈損失不計其數。消費升級下的消費觀念轉變巨大,主力消費群更替換代,包裝和品牌正在接受市場考驗。

不過宗慶後也曾樂觀的表示,雖然業績有所下滑,但是再次反彈也沒有什麼大的問題。“我這個人心態比較好,碰到困難、碰到周折,過去就是了。”

新的時間節點,新的時代生機

4月,娃哈哈帝國“隕落”消息鋪天蓋地,而這一切的源頭在於娃哈哈沒有完成千億目標,而且實業寒冬下娃哈哈近幾年的銷售業績並不理想。可是,娃哈哈巔峰時的780億是神話,如今的600億體量就隕落了嗎?近年來,娃哈哈遇到了轉型瓶頸:一個客觀的事實,飲料行業經過多年的發展,排名前五的飲料企業佔據了全國60%的市場份額,任何一家企業想要獲得高速的發展都很困難。

回顧6月,康師傅售賣5家飲品公司,力圖讓企業變“輕”的舉措,讓媒體議論紛紛。甚至有人認為,康師傅水土不服、業績下滑,要“跑路”了。對傳統企業來說,售賣資產或許要“完蛋”,但對於一個年銷售額在574.4億(2016年數據)企業水土不服,未免過於簡單。8月21日,是康師傅成立25週年的日子,這一天,康師傅公佈2017半年業績報,業績出人意料大漲。半年收入285.68億元,淨利潤大漲54.59%至7億元,其中方便麵、飲品淨利潤漲幅分別達到33.54%、33.54%,康師傅半年淨利潤已經遠超統一去年全年所賺的6.073億元。就在全行業唱衰方便麵,不看好康師傅之際,它用實力回擊了一切質疑。

娃哈哈和康師傅從創業以來能夠迅速成長並長期保持行業龍頭地位,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一直奉行"小步快跑"戰略,始終做到領先對手半步,依靠不斷創新保持競爭優勢。

30歲娃哈哈,25歲康師傅……食業的巔峰與失利,創變與新生!

娃哈哈和康師傅這樣的食品巨頭,一直是行業和媒體關注的對象。在經濟寒冬下,實體經濟確實遇到了不小的阻力,哪怕是巨頭也不能倖免。像娃哈哈和康師傅這樣百億級體量的食品企業,經歷了發展巔峰和低谷,但它們依然是各個品類的領頭羊。發展中出現問題不可怕,發展中的問題在發展中解決。

30歲娃哈哈,25歲康師傅……食業的巔峰與失利,創變與新生!

近年來,娃哈哈和康師傅不斷推陳出新,它們從未停止過轉型升級的探索。新時期,娃哈哈佈局無人售貨機、在300億瓶身打廣告、加碼新零售等;康師傅產品升級、優化通路改革、探索新零售等也都在穩步進行著。它們依然是食業的開拓者和先行鋒,這兩個巨人在新時期依然小步快跑著。對於未來,請給這些實業堅守者多一些寬容和理解,中國食品行業30年輝煌不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